【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隨著社會氛圍的轉變,昔日「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型態,漸漸成為雙薪家庭,很多媽媽都在家庭和職場蠟燭兩頭燒。
有的職場媽媽還必須母代父職,家庭和工作都是她們從上帝所領受的呼召。《箴言》讚美這樣的婦人:「才德的婦人誰能得著呢?她的價值遠勝於珍珠」(參三十一章10節)、「艷麗是虛假的,美麗是虛浮的;惟敬畏耶和華的婦女必得稱讚」(參三十一章30節)。這些媽媽們,靠著信仰的力量,活出「可以勇敢也可以溫柔」的影響力。
沐光家園癌友關懷協會理事長周玲玲牧師,週間擔任萬芳醫院和雙和醫院腫瘤科的靈性關懷師,帶領沐光團隊關懷院內的病患及其家庭,她也正在衛理神學研究院攻讀教牧博士學位,主日則在所開拓的沐光幸福家教會講道和牧養。周玲玲牧師感謝主在她年逾60歲之後,仍願意使用她、賜給她夠用的體力和一群有相同心志和看見的同仁,在神量給她的醫院和沐光社區長照據點一起同工。這群同仁多半都是中高齡女性、其中不乏跟她一樣都是中年喪偶的單親媽媽,周玲玲牧師鼓勵她們:「在神沒有難成的事,作主的工作,是沒有退休的那天的。」
中高齡職場媽媽仍有價值和動力
周玲玲牧師表示,衛福部今年推動一項方案,鼓勵各大醫院的癌症中心與NGO合作,投入癌症患者的社區關懷。她所服務的醫院也詢問她是否願意承接這項任務,她知道這是上帝的帶領和託付。參與這個計畫的團隊全是女性,她也常勉勵身邊的職場媽媽,特別是邁入中高齡的姊妹們,不要懷疑自己的價值或提早放棄,因為主的應許是:「主發命令,傳好消息的婦女成了大群。」(詩篇六十八篇11節)。
沐光團隊中有許多女性過去曾擔任職場主管,有豐富的社會歷練,但她們願意來沐光當志工、投入服事。周玲玲牧師表示,媽媽在家中是溫暖與支持的推動者,在職場則展現出成長導向與服務精神,發揮「為母則強」的女力。她觀察到,許多職場媽媽善於溝通與經營人際關係,當她們在家庭與職場中都獲得關係感與成就感的滿足,心中常常充滿喜樂,而這份喜樂正是上帝透過她們,帶給家庭與職場的祝福。
周玲玲牧師說,在世界的職場,會有屆齡退休的限制,但她看到很多基督徒職場女性即便離開了職場,依然不斷學習和追求成長,善用恩賜去服事有需要的人。她的團隊中有一位志工,既是媽媽,現在也做阿嬤,就跟著她一起進到醫院陪伴和關懷,因為想要給病患和家屬更專業的關顧自我成長動機,這位媽媽不但去空大社工系進修,還通過國家考試取得社工師資格,雖然這位媽媽已經50多歲,但為上帝做工的心志和行動,是很讓她感動的。
周玲玲牧師說,她雖然已經64歲了,但她在世界的職場和上帝量給她的禾場,仍要竭心盡力做主工,她這樣的特質,也吸引了一群有相同信仰和心志的姊妹們一起進到醫院同工,她也傾囊相授自己多年陪伴和關懷癌症病人和其家屬的經驗,因為她和兒子溫奕哲陪伴先生溫鴻基抗癌的那段時間,上帝就教她「將心比心、與哀哭的人要同哀哭」。
她表示,很多醫院因為編制內的人員有限,很多個管師要同時關心眾多癌友,就已是備多力分,很難再照顧到更多癌患家人的心靈層面,但一個癌患要抗癌,同住家人扮演非常大的支持力量,以沐光服務的癌友家庭為例,醫院沒有辦法做到的,沐光的團隊就來補足。例如她的媽媽同工中,有的人會做精油、有的人會教手語歌。周玲玲牧師說,她在職場不是單打獨鬥,而是邀請和培訓有各自恩賜的婦女一起成為服事團隊,每個參與服事的人,都能在服事中找到成就感、持續為主做工、奔跑。
從癌友病患將心比心成為服事者
周玲玲牧師說,她帶領的團隊中,有的本身就是癌友,走過了死蔭的幽谷後,抱著感謝上帝的心再去服事在病痛中的人,生命重新找到意義和價值,還有的跟她一樣,在親人癌逝後出來服事,這樣的服事者,對於癌症家庭也會特別有憐憫和負擔。
像5月5日這一天,沐光的團隊就在萬芳醫院辦母親節活動,周玲玲牧師就帶了社區長照關懷據點的長輩一起參與服事,這些長輩很多都還在慕道階段,他們很多都是手語和日文歌唱班的學員,他們就來醫院獻唱,她們大部分都是女性,多數都已經當奶奶,70、80歲的不在少數。她們跟沐光一起進到醫院的安寧病房,在表演前,都很認真在練歌,很讓人感動。
周玲玲牧師說,這場活動中,有一位已經臥床的安寧病房病患來參加,當這位大哥聽到〈媽媽請妳也保重〉這首歌時,眼淚就流下來,手還一直揮打著拍子。她去關懷這位病患,一旁的看護就說,大哥很喜歡唱歌,她就唱〈甜蜜蜜〉給這位大哥聽,這位病患就從頭到尾跟著唱,唱完後不停說謝謝。周玲玲牧師說,人在生命可能即將走到盡頭時,若能感受到來自家人和他人的溫暖和愛,他會有很大的平靜和平安。
周玲玲牧師感謝主,她在先生癌逝後,神仍帶領她能在醫院的職場服事這麼多病人和其家屬,用信仰關懷和他們交流,跟他們分享上帝的愛,還有機會帶病患信主,告訴他們都是蒙上蒂所愛的子民。神也帶領他的兒子溫奕哲,在得了金曲獎之後,國外演出的邀約不斷,但還是非常關心媽媽,常叮嚀她不要太累了,她還記得有一次,兒子為了支持媽媽的職場服事,還特別把電子琴搬到病房去演奏,安慰癌末病人。周玲玲牧師感謝主,讓她和兒子可以在主愛和親情中,彼此牽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