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容珍編譯整理】在數萬人的歌聲、祈禱、掌聲以及鐘聲的伴隨下,梵諦岡於羅馬時間5月8日下午選出來自美國的羅伯特.普雷沃斯特(Robert Francis Prevost)樞機成為天主教第267任教宗,10萬人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見證了宣布「我們有教宗了」的那一刻。
新教宗良十四世首次發表談話,一開始就說「願你們平安」,這是復活的基督所帶來的和平,一種令人放下武裝的和平,一種令人放鬆、謙卑堅持、不屈不撓的和平。這份和平來自於主,祂無條件地愛著我們所有人。
向世界送上祝福 期勉信徒攜手前行
良十四世表示,前任教宗方濟各在今年復活節清晨,向全世界送上了祝福。他也延續同樣的祝福:「主愛你們所有人,邪惡不會得逞,因為我們都在主的手中。」這讓我們無所畏懼,與主、與他人攜手並進、繼續前行。良十四世說,我們是基督的門徒。基督走在我們前面。世界需要祂的光。
面對動盪不安、分裂的世界,這位新教宗到底他是什麼樣的人?天主教會面臨的關鍵問題是什麼?未來他將面對什麼挑戰?
出身美國 多年海外經驗
新教宗良十四世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他的身世背景。他是歷史上第一位來自美國的教宗,出生於芝加哥。長期以來,許多人認為,美國人永遠不會被選為擁有14億追隨者的領導人,因為美國已經擁有如此強大的全球影響力。但因良十四世過去在海外的服事經驗及在天主教界的領導地位,使他成為具凝聚力的候選人。
良十四世在向世界各地的天主教徒發表演說時,用義大利語說:「願你們平安。」而且繼續用西班牙語和拉丁語傳達和好團結的信息。對許多人來說,這凸顯了他對全球南方下層階級的承諾。雖然他出身美國,但是多年在海外進修、服事。
芝加哥人希望他記住「卑微出身」
他的當選,讓芝加哥市民非常興奮,許多居民前往他童年時的住所拍照留念,並對這位「來自我們之中」的教宗感到自豪。由於教宗來自芝加哥南區的普通家庭,經歷過工人階級的生活,這樣的成長背景讓當地人對他產生強烈的親切感與認同感,芝加哥人希望教宗良十四世能記住他的「卑微出身」,即便身居高位,仍能保有對百姓的理解與關懷。
新任教宗的信仰是從南區的一座教堂開始的。他的一位同學說,即使在十幾歲的時候,良十四世就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想去哪裡。一位梵蒂岡內部人士所說:「他是美國樞機主教中最不美國化的。」但也有梵蒂岡內部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良十四世的美國血統,可能是一種優勢。「他了解美國,能夠與這個國家對話,這在川普時代非常重要。」
自認不該像坐在自己王國裡的小王子
身為奧斯定會的成員,新教宗良十四世過去致力於幫助窮人、關注移民,並走到民眾中間,這一點與方濟各相似。去年他接受《梵蒂岡新聞》採訪時說示:「主教不應該像一個坐在自己王國裡的小王子。」作為奧斯定會的領袖,他訪問過世界各地的修會。
人們常說,他為人矜持、謹慎,作為教宗,他的風格會與方濟各有所不同。支持者認為,他很可能會延續方濟各推動的協商,邀請信徒與主教會面。
分裂世界建立對話和好 將是艱鉅任務
教宗良十四世擁有兩種文化背景,能講五種語言。對許多人來說,文化交融是21世紀現實的一部分,但如今在地緣政治緊張、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的時期;在烏克蘭、加薩、蘇丹、緬甸、印度和巴基斯坦等衝突日益加深的世界中,新教宗堅定不移地維護團結,在分裂的世界,期待能夠建立和平對話的橋梁,將是艱鉅的挑戰。
在成為教宗之前,一個以他名義開設的社群媒體帳號,分享了對川普政府移民立場的批評。不過,《宗教新聞社》梵蒂岡專家湯馬斯.里斯表示,良十四世不會與川普政府發生衝突,他的工作是傳播耶穌的福音。
面對對性別認同和性侵爭議議題挑戰
至於對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的立場,他曾在2012年對主教們的一次講話中,哀嘆西方新聞媒體和流行文化助長了「對與福音相悖的信仰和行為的同情」。自從2023年,已故教宗方濟各授權神父可以為同性伴侶施予祝福後,良十四世曾為非洲主教們對此舉的反對立場辯護。他在去年的記者會上說:「這並不是在拒絕羅馬的教導權威,而是在說:我們的文化處境使得這份文件的應用在這裡無法實行。」他補充說,每一個主教團都要能夠說出:『我們該如何在我們所處的具體現實中理解這件事?』」
然而,與許多高層教會領袖一樣,良十四世也因所屬的奧斯定會在處理兒童性侵案件方面仍存在保密問題而受到批評,而這依然是未來天主教會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
當各界密切關注新任教宗良十四世在領導力、神學、宗教對話以及公共見證各方面,將引導天主教會未來的方向,也需要為他禱告。(資料來源:New York Times, Chicago Sun-Times,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Christianity Today, The Christian Post, Vatican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