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3 基督教論壇報 / 社論言論

遶境的腳步與靈魂的呼喚: 從媽祖文化談靈性主體的重構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賴聖洋(諮商心理師、生態建構靈性治療研究者)

每年白沙屯媽祖徒步遶境,是台灣民間信仰文化中最壯觀也最具生命力的集體行動之一。數十萬信徒在夜裡跋涉、風雨無阻,步步隨行、虔誠以待。他們祈求的不只是身體平安或家業順利,更在心中期待一種無法言明的保護與慈愛。有些人說,在遶境的長路中,他們哭了、放下了,也重拾了某種人生的希望。這些經驗本身,的確反映出人心深處那分對「超越」的渴望。

反映人心深處對超越的渴望
這樣的宗教行動,不只是儀式與傳統的延續,更是台灣文化中極具情感張力的靈性實踐。但作為一位靈性治療的研究者與實務工作者,我也不斷地思索:這樣的文化現象,除了安慰人心,是否也能真正引導人進入一場靈魂的轉化?或者說,它是否可能成為人與造物主相遇的途徑?

筆者提出的「生態建構靈性治療」,是一種結合心理與信仰、身體與靈魂、關係與語言的整合性觀點。我們理解一個人的信仰歷程,並不是單單行為上的順服或儀式上的參與,而是從內在出發,經歷與神的對話、悔改與更新,逐步走向真正的靈性主體建構。

在這個角度下,媽祖文化雖然形式上是民間信仰,但它所承載的,其實是許多人在生命破碎時的一種依附、一種求助、一種未說出口的祈禱。媽祖的形象——無私、慈悲、守護、犧牲——在許多人的生命敘事中,成為了母性安慰的象徵。特別是林默娘為父守喪、為漁民禱求的故事,更觸動了人們對家庭、對倫理與對超越者的情感投射。

心理學家榮格(Carl Jung)指出,宗教象徵若無法被內化,將只停留在潛意識的投射階段。這也正是媽祖文化在當代所面臨的挑戰:當信徒的信仰只是祈求平安、點燈求財或還願祈福,而缺乏與神的語言性互動時,他們的內在生命便無法真正建構,也無法被更新。

我們也不能忽視一個事實,那就是台灣某些地區的宮廟,在長期的發展中,已不只是宗教場所,更成為地方權力結構的一部分。宮廟的勢力若結合幫派與政治,它所承載的就不再只是保護,而可能成為社會控制與暴力正當化的工具。法國哲學家保羅‧雷克爾(Paul Ricoeur)提醒我們,所有神聖象徵都具有雙重性,既能開啟人的靈性向度,也可能被用來遮蔽良知、合理化排他與傷害。

然而,真正的信仰,從不以恐懼為基礎,也不以利益為交換。英國神學家羅雲‧威廉斯(Rowan Williams)在《成為人》一書中說道,靈性不只是讓我們感覺好一點,而是讓我們學會如何成為一個能夠愛、能夠承擔的人。

耶穌基督所啟示的信仰,是那位願意為罪人死、並邀請我們進入與祂同行之路的救主——祂不是用力量壓服我們,而是以愛呼喚我們悔改與更新。

溫柔陪伴進行主體重構
那麼,面對媽祖文化的信徒,我們基督徒可以做些什麼?

我們的任務,不是直接否定他們的宗教經驗,而是溫柔地陪伴他們重新詮釋這些經驗。很多信徒曾說,媽祖在夢中安慰了他們,或在遶境時獲得超自然的力量。我們不必急著去證明真假,而是可以問一個深層的問題:「在那一刻,你是否感受到,有一位比你更了解你、願意靠近你、與你同在的存在?」我們稱這樣的經驗為共時性(Synchronicity),是一種創造主透過人熟悉的語言和文化,與人相遇的方式。

靈性轉化的第一步,是認出那位看似遠卻其實一直在的人。當人們願意將「神蹟」不只看作祂的能力,更看作祂的臨在,就會開始從符號走向關係,從儀式走向對話。

第二步,是進入語言的轉化。許多信徒有感動、有淚水、有深夜的呼求,卻說不出來。我們可以成為他們信仰語言的同行者,陪他們持續探索,並漸漸洞察那句關鍵的話:「原來我一直在尋找的,不是只會幫我解決問題的神,而是一位不離不棄、愛我到底的神。

當語言開始建立,第三步便是信仰重構。我們引導信徒從交易性的信仰邏輯「我拜祂、祂保佑我」,轉向基督的救恩邏輯:「祂先愛我,祂為我死,我願意回應祂的愛。」這不是一套宗教制度的轉換,而是一個人生命核心的轉化。當人從恐懼中被釋放,從依附中被建立,他就開始成為一位願意愛、願意原諒、願意承擔的人。

走向那位用愛召喚萬民回家的神
這整個歷程,就是我們在靈性治療中所說的「主體重構」。不是抹煞文化,而是讓文化中的渴望被引向真理;不是拆毀信念,而是讓信念的方向轉向那位造物主。

我們相信,許多今天走在遶境路上的人,內心也正渴望著那位可對話、可信靠的神。他們需要的,不是批評與論斷,而是陪伴與尋找。他們需要的,不是一套新的宗教形式,而是一位真正願意聽他們、愛他們、為他們死並復活的救主。

願我們的腳步,如同那些隨行者一樣不懈,但我們的目的,不只是走向香火鼎盛的廟宇,而是走向那位用愛召喚萬民回家的神。願我們在文化中種下福音的種子,用理解與敬意開啟對話的大門,在主的引導下,成為轉化的器皿。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

2025-05-13 基督教論壇報 / 愛家真情
成為神劇本裡的陪伴者: 與亞斯/ADHD兒子同行
2025-05-13 基督教論壇報 / 社論言論
【睿智雞精特別號】不進則退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