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4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戰火不息,和平在哪裡? 廖天威解析分裂世界下教會的回應與代禱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梁敬彥 追蹤
國際關係學者廖天威。(圓圖/受訪者提供)

【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具有美國與秘魯雙重國籍的新任教宗良十四世,在就任後的首次公開主日講道中,呼籲世界強權要努力促成「永遠不要再有戰爭」,教宗也提到目前仍持續中的俄烏戰爭和以哈衝突,應當立即停火、釋放所有人質,祈禱真正、公平和持久的和平到來。教會和信徒如何不被政治左右、持守屬靈的代禱視角,為戰爭止息、和平來臨禱告呼求?

中華亞太安全治理學會研究員、中國文化大學共同科目與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廖天威博士受訪時表示,從現今的國際局勢和區域競合,發現下列世界趨勢正在發生:

國際關係學者廖天威。(圖/受訪者提供)

教會的禱告要為萬人和一切在位的

一、分裂加劇,走向極端與激化:

21世紀以來,東西方都有激進領袖崛起,他們都是強勢作風、敵我分明。這樣的氣氛讓東西方社會議題、政治議題越來越兩極化。

二、多點引爆的區域衝突風險升高

包括東歐的俄烏戰爭、中東的以哈衝突、伊朗問題、朝鮮半島、釣魚台的中日對峙,甚至南海的中菲摩擦,這些地區一旦爆發更大規模的軍事衝突,很可能就變成全球性危機,所以新任教宗在首次的公開講道,就為著「世界不再有戰爭,和平可以到來」祈禱,而且期待從世界強權帶頭做起。

廖天威表示,以賽亞書九章6-7節提醒台灣和全球的教會和信徒,耶穌降生在這世界上,祂是和平之君,祂的政權與平安必加添無窮。教會和信徒如何不被政治左右、持守屬靈的代禱視角?就像在美國南北戰爭的時候,交戰的南北兩軍都向上帝禱告,要上帝幫助自己這一方成為最後的獲勝者,當時林肯的禱告是「我不敢禱告求上帝來站我這邊,但我禱告上帝讓我站在祂那一邊」。

這提醒基督徒,包括傳道人和教會領袖,有各自的政治偏好及意識形態固然在所難免,但在教會內舉起禱告的權柄為戰爭止息和世界和平禱告時,不能讓信徒覺得教會的禱告是選邊站的,就算是要選邊站,也必須堅定站在上帝這一邊,這也是提摩太前書二章1-2節的提醒。教會禱告的對象是萬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而非自己所喜愛及偏好的一方。

此外,美國總統川普5月12日出訪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卡達等中東國家,川普並表達有意順道赴土耳其,參與15日舉行的俄烏談判,加上先前美方與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直接談判釋放人質事宜,而哈瑪斯也在川普出訪中東前夕,釋放具有美國與以色列雙重國籍的人質,川普展開這個任期的首次中東行,刻意跳過以色列,意味什麼?又透露出什麼訊息?

美國對以色列的關係可持續觀察

廖天威表示,川普在上一屆總統任期時,宣布美國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後來美國以色列大使館也從特拉維夫遷移至耶路撒冷,當時的以色列總理就是現在的納坦雅胡。

廖天威說,但在川普的這個任期,以哈衝突已經持續了近兩年,川普面對的是政府內部主張「降低美國過度捲入中東事務」的聲音日旺,且蓋洛普今年3月的調查顯示,支持以色列的美國人比例為46﹪,是近25年最低,但同情巴勒斯坦人的美國人,卻創下33﹪的歷史新高。川普的內政外交決策,向來是以「美國優先且美國利益極大化」為主軸,此次川普出訪中東三國,並非著眼地緣政治和區域的安全穩定,而是爭取三國投資美國當作政績,川普刻意跳過以色列,他認為也有一挫納坦雅胡在國際間高張氣焰的外交宣示。

廖天威認為,川普這次的出訪跳過以色列,「直到明年美國的期中選舉,都會是觀察期」。從昔日兩伊戰爭前例,美國一旦對中東國家的區域衝突介入過深,美國國內人民都會有一定的反彈,因為美國境內的猶太裔公民,在美國東西岸都有一定的政經與社會影響力,像是前國務卿布林肯就是猶太裔。

但是近來愈來愈多的美國人,對巴勒斯坦人的處境報以同情的比例提高,這對川普來說,勢必也會相當程度影響對以色列的外交策略和決策。

廖天威說,目前共和黨在參眾議院和大法官都取得多數席次,共和黨必須通過明年的期中選舉才能繼續維持全面執政的優勢,所以川普做任何的內政外交決策,都要考量到民心向背和美國利益優先。而在關稅風暴讓美國經濟衰退的此刻,川普這次中東出訪行繞過以色列,未必是美以兩國的關係生變,而是力求讓中東國家與美國的關係可以正向發展著眼。

為世界和平禱告 顧念所有受苦的人

廖天威說,普世教會包括台灣教會在內,都面臨政治化和世俗化的衝擊,信徒來到教會,若是牧師或教會領袖在台上帶領禱告時,是帶有個人偏好去論斷,不是出於聖經的真理教導,想要影響信徒群體,都可能會造成教會內的衝突、世代鴻溝甚至是分裂。教會要為政治領袖禱告,但要跟他們都保持等距,牧者和信徒各人的政治偏好不要帶進教會,特別是為戰爭止息與世界和平禱告時,要為所有受苦的人們禱告。

廖天威說,現今的世代,社會上發生的公共議題是層出不窮的,人們普遍期待著政治領袖可以帶領人們出黑暗、入光明、過好日子,但使徒行傳四章12節已經默示;「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神興起歷代的教會和使徒,神揀選大衛、掃羅和但以理,在敗壞的世局和政權中為主站立,亞哈和耶洗別為惡行惡,上帝同樣揀選以利亞在暗昧的時代靠主站立。雅各書五章16節提醒教會和信徒「義人祈禱所發出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當眾教會能夠一起為戰爭止息、和平來臨禱告呼求時,神必從天上垂聽,按祂的時間成就。

相關新聞:戰火中的應許與呼召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