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5 好牧人

哈拿:一個敬虔的母親

檢舉
張慧康 張慧康 追蹤

◎張慧康(高雄標竿教會主任牧師)

經文:舊約〈撒母耳記上〉1-2章

上帝給每一位作母親的期待是很高的,責任也很重大。因為經上說:「智慧婦人建立家室,愚妄婦人親手拆毀(箴14:1)」。我們要思想一個敬虔作母親的榜樣:哈拿。

受了委屈心裡愁苦卻不爭不鬧,只是禱告,顯出她對神的信心

聖經一開始說到這個愁苦的婦人名叫哈拿,她嫁的丈夫名叫以利加拿。譯本雖介紹他娶的兩個妻子「一名哈拿,一名毗尼拿」但按原文直譯:「第一個名叫哈拿,第二個名叫毗尼拿。」表示哈拿是以利加拿的元配。

但為何她丈夫再娶一個太太呢?後面的經文似乎告訴我們答案:「毗尼拿有兒女,哈拿沒有兒女」(而且毗尼拿的兒女原文都是複數,至少兩男兩女)。很可能是因為哈拿與以利加拿結婚多年卻無法生育,使得她丈夫不得不再娶一個,以傳宗接代,承繼香火。

至於哈拿為何無法生育?聖經只說:「無奈耶和華不使哈拿生育」,原來意思是「耶和華關閉她的子宮」。是她做錯了什麼事嗎?如果有兒有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福,那無兒無女又該怎麼說?難道是上帝的懲罰或咒詛嗎?

真的不能這麼說!我們只能說,上帝有另外的帶領,是我們不知道的。

前監察院長王建煊夫婦都是虔誠的基督徒,沒有生育,他們接受專訪時表示:「我和王建煊結婚50多年了,我們非常喜歡小孩,婚後也期盼有屬於自己的孩子,但非常遺憾的,我們一直沒有子女。老實講,我實在弄不懂有人甚至可以得到5、6個孩子,而我卻一個都沒有。但是我相信:我的神比我聰明,祂的安排一定高過我的安排,我堅定的相信,我沒有孩子是上帝的美意,祂讓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做有意義的事。」他們成立無子西瓜基金會,專門負責照顧和他們一樣年紀老邁卻沒有子女的人,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

只是,毗尼拿見耶和華不使哈拿生育,就大大激動她使她生氣,以致她哭泣不吃飯。即使她丈夫以利加拿安慰她說:「哈拿啊,你為何哭泣,不吃飯,心裡愁悶呢?有我不比十個兒子還好嗎?(8節)」但是這樣的安慰,真是一點用也沒有。

第十節:「哈拿心裡愁苦,就痛痛哭泣,祈禱耶和華」

仔細想想,哈拿心裡的愁苦應該有三:其一,被迫要與別人分享自己的丈夫,原先的愛情已大大貶值。其二,自己無法生育,當不了嬤嬤,還得看著心愛的丈夫跟別的女人恩愛生子,而且還是兒女成雙。其三,時不時還要受這個女人的氣,活活被她羞辱!

哈拿即使心裡有許多愁苦,卻是不爭不鬧。她沒有像撒拉那樣,強勢要求丈夫要把這個女人和她的孩子趕出去(創21:10),也沒像拉結那樣無理取鬧說:「你給我孩子,不然我就死了(創30:1)」。她只是安靜地來到神的面前懇切禱告,顯出她對上帝的信心。

以前德國有個哲學家尼采,他批評基督徒遇到什麼事都講禱告,講謙卑,講順服,講安靜等候。他認為這都是「奴隸的道德」,譏其軟弱無用。哈拿這時的反應,遇到事情不會挺身而出捍衛自己的權益,只是禱告,你是否也會認為她像奴隸一般軟弱無用呢?

其實那是不信之人的不理解才這樣說。看到後面就知道,哈拿不爭不鬧,只是禱告,這才是有真正的大用呢!

因為哈拿真誠無私的禱告觸動上帝的心,讓上帝動工,開始翻轉她的人生!

把你心裡最愛的奉獻給上帝,不會心痛,反而因此大大快樂揚聲讚美

哈拿向上帝許願說:「萬軍之耶和華啊,你若垂顧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賜我一個兒子,我必使他終身歸與耶和華,不用剃頭刀剃他的頭。(11節)」上帝垂聽她的禱告,真的讓她生下一個兒子,就是撒母耳。等到孩子斷奶之後(約有三歲),她就把他帶到大祭司以利那裡還願,要把撒母耳獻給上帝,「使他終身歸與耶和華」(28節)

我遇過有些人急難時呼求神幫助,也請牧師幫忙代禱,還會許願若上帝幫助他,事成之後必定如何答謝上帝。但是等到上帝幫助他真的挺過去了,事過境遷之後,人也不見了。探訪時,我忍不住提醒他之前許願的事,卻說忘記了!

哈拿不是這樣,她對上帝是認真的,曾經講過的話,許過的願望過了三年依然記得,等到孩子斷奶,就帶來示羅這裡要奉獻給上帝,無須旁人提醒,完全出於自發主動,可以看出她對神的敬虔與認真。

也有人說,奉獻要奉獻到你心痛,那才是真正的奉獻。其實不然!哈拿把她心愛的兒子奉獻給上帝,有心痛嗎?她是很快樂的!她揚聲讚美上帝:「我的心因耶和華快樂;我的角因耶和華高舉。我的口向仇敵張開;我因耶和華的救恩歡欣。(撒上2:1)」從她一長串澎湃如浪潮般的讚美之歌(1-10節),不但看出她甘心樂意的奉獻,還有極力頌讚上帝的偉大與奇妙,哪裡有什麼心痛呢?

哈拿的奉獻告訴我們,把你心裡最愛的奉獻給上帝,不會心痛,反而因此大大快樂揚聲讚美,因為深知祂是完全配得的!

真正的奉獻不是犧牲,更不是被剝奪,是交在神的手中得到更美的成全

我們常把「犧牲奉獻」講在一起,以為犧牲就是奉獻,要奉獻就得犧牲。甚至認為我獻給上帝,那我自己就沒了,我給出去的有多少,那我自己就少更多,有被剝奪的感覺。這樣子看奉獻,心裡是很拉扯很糾結的。

其實不必這樣看。哈拿把撒母耳獻給上帝之後,從此她就失去了這個兒子嗎?上帝不但讓她後來又生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加上撒母耳總共有了六個孩子!),而且聖經提到撒母耳都說:「那時,撒母耳還是孩子,穿著細麻布的以弗得,侍立在耶和華面前。(撒上2:18)」,「那孩子撒母耳在耶和華面前漸漸長大 (撒上2:21)」彷彿告訴我們,這個孩子是被神保守的,神親自看顧他,他是安穩在耶和華的手中。

若你問哈拿是否覺得奉獻出去就失去這個兒子?我想她是不會這麼覺得。她每年獻祭時探望撒母耳,看到他在耶和華面前又長大了不少,穿著祭司服在學習事奉,他是在上帝那裏得到更美的成全。她不會因失去而痛苦,反而看到他的成長感到欣慰。後來撒母耳身兼君王(代表神管理百姓)、祭司(代表百姓向神獻祭)與先知(代表神向人說話)三個尊榮的職份,在以色列歷史上成為與摩西齊名的屬靈偉人,深受世人的敬重。

被喻為二十世紀的先知,陶恕博士有段話講得很深刻:

『無可懷疑的,在人的生命中最有害的事,就是受了對「物」的佔有慾的綑綁。因為這是很自然的事,所以很少人認識它的害處,然而它所造成的結局,卻是非常悲慘。我們不肯把自己寶貴的東西交給主,是因為恐怕不安全,尤其是當我們以所愛的親戚朋友為寶貴的東西時,更是不肯交出來。其實我們用不著害怕,主來到這世上不是要毀壞,乃是要保全。我們所交託給祂的一切,都是頂安全的,反之,凡我們沒有交託給祂的,沒有一樣是安全的。』陶恕,《渴慕神》,P25-26。

總之,天下父母心,每個做母親的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有些母親的愛讓人窒息,讓人抓狂,讓人承受不了。哈拿當然鍾愛她的兒子撒母耳,這是她在極大的痛苦中禱告向神求來的,何其寶貝!但因著她對上帝的信靠,沒有把她的兒子緊緊抓住以求安心。她的禱告、奉獻與交託是我們學習敬虔的好榜樣。

上帝藉著哈拿的見証告訴我們,祂是聽禱告的神,是施恩眷顧你的神,當你的人生到了快走不下去的時候,你要像哈拿那樣來到神面前禱告!當你甘心奉獻給上帝什麼,你不會因此失去一切,反而要在神那裏,得著更美的保全!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