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華人社會提到「壯有所用」,指的是處於青壯之齡的人,身體的健康狀態、心靈的成熟度與在職場的專業能力和表現,都處於人生的高峰期,有能力承擔責任,能在社會上發揮作用且有所貢獻。聖經中的耶穌、約瑟、摩西、保羅和彼得等人物,也是從年少時,就開始預備自己,並在壯年時回應神的呼召出來承擔事奉。
目前進行中的「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世壯運),就是以「宣揚終身運動及全民運動價值理念,促進壯年運動發展」和「建構永續、友誼與尊重之運動平台,增進國際交流」。運動員出身的平鎮浸信會執行牧師黃祈翰,就以實際的行動參加這次世壯運「35+男子跳高」,並在該組別來自世界各國的十餘名參賽選手中,拿到第4名的成績。
雖然與獎牌失之交臂,但黃祈翰牧師受訪時表示,他卸下田徑運動員已經10多年的時間,難得台灣首次舉辦世壯運這樣全民都可以參加的國際賽事,他心底潛藏的運動魂和熱情再度被喚醒。當他上場比賽的時候,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視線變得模糊,那是他在過去運動員生涯中從未遭遇過的。但當他靜下心禱告,上帝賜給他哥林多前書九章23節,他知道自己不單是世壯運選手,更是天國運動員。
每跳越一個高度 都是靠主得勝
黃祈翰牧師想起自己從賽前的自主訓練,到正式上場比賽期間,是上帝親自帶領他一次次勝過體能撞牆期和心裡煩雜的壓力。「每跳越過一個高度,都是一次挑戰自我極限、靠主得勝的里程碑」,他說。這次比賽時肌力、爆發力其實都不如年輕時,且他上場時突然下起暴雨,但人生就好比是一場馬拉松長跑,上帝藉著哥林多前書六章19節和提摩太前書四章8節提醒他,不但要保養顧惜身體這個聖靈的殿,更要「操練敬虔,凡事有益,享有今生和來世的應許。」
黃牧師說,他也在參加世壯運的過程中,感受到妻子和孩子,以及教會的家人為他打氣和吶喊加油的盛情,激勵他縱然遇到暴雨仍然堅持不放棄。他也在比賽過程中,和各國選手交朋友;就像上帝帶領他在邁入壯年後,連結台灣和海外教會,特別是青壯牧者,一起同心合意到處宣教傳福音。他既領受了天國的運動員的呼召,就要「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
即使他參賽的項目已經落幕,但他「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的天國福音運動馬拉松仍在持續進行,他要追求的,是那從天上來的不會朽壞的冠冕和天國的獎賞。
談到這次參賽世壯運的起心動念,黃祈翰說,他在學生時代曾是代表台灣出國比賽的國手,參加國際運動比賽是他人生非常重要的經歷,今年台灣破天荒舉辦世壯運,讓他當年為國效力的記憶被喚醒,感謝主讓他從報名到參賽的過程中,有繼續創造生命經歷與核心記憶的機會。
維持規律運動習慣 以運動會友
這次世壯運比賽之前,黃祈翰除了參與桃園美好城市節的事奉之外,也剛結束在土耳其的海外服事返國。他表示,雖然卸下運動員的身分已經十幾年,但由於還是維持跟桃青盟牧者,以及教會年輕人打籃球的習慣,所以雖然年齡開始步入中年,體態還是有所維持的。
在世壯運比賽前兩週,黃祈翰刻意加強訓練肌耐力與跑動和彈跳的爆發力的訓練。他說,平時維持身體健康的方式就是規律運動,像是在健身房的跑步機上跑步和做訓練,也會到游泳池游泳,把體重控制在標準的範圍內。
黃祈翰認為,他這次參賽世壯運和昔日當國手時相較,最大的差別就是年輕時體能好,現在則是心理層面更成熟可以享受比賽。以前是拚奪牌,這次則是以爸爸的身分享受和妻子孩子在比賽過程中的互動;除了跟自己對話、跟神對話,還增加跟家人的互動,因為知道「這是一場能參加就是恩典的比賽」,就更能去享受比賽的過程。
黃祈翰跟兒女說,「人生不是每次都要贏,我們也要學習享受輸的時刻。我們不是要拼勝負,而是要挑戰自我的極限,並且堅持高山低谷都要與主同行,就算處於最艱難的環境,仍可倚靠主向著標竿直跑,這是很重要且一生受用的信仰價值觀和生命態度。」
大會剛好將黃祈翰比賽的時間排在主日下午。他說,如果是排在主日早上,他就不會參加。因為守主日對牧者來說還是最重要的,天國運動員的態度就是「其實地上的這些都會過去,但我們追求的是天上的、永恆的、不會衰殘、榮耀的冠冕。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黃祈翰感謝主,上帝也讓他在成為全職傳道人之後,藉著參加世壯運的經歷、化為可以跟年輕人分享的生命教育。牧師的工作不是喊口號、而是身體力行活出耶穌的樣式。他也和孩子、教會會眾分享,跳高這種運動,除了彈性和技巧外,心智的成熟度也是關鍵,因為竿子擺在那邊,不是每個運動員都能克服那種恐懼的,這種心智的成熟、信仰對他是很重要的操練,雖然體能不如以往,還是能夠上場挑戰自我極限。
進入全職事奉後的天國運動員歷程
談到對「壯有所用」的領受,黃祈翰表示,運動員講的就是「永不放棄、堅持到底」,想到以前密集的訓練強度,就像是聖經中描述的「以艱難給你當餅,以困苦給你當水」(參以賽亞書三十章20節)。從地方性的比賽到全國比賽,再到國際競賽,把吃苦當吃補,一步一腳印地去累積經驗、能量和成績。
進入全職服事的「天國運動員」歷程也是一樣,上帝帶領他從桃園平鎮鄉下的小教會開始歷練,因著領受台灣可以成為列國祝福的呼召,他從地方小鎮被主使用,差派出去進到列國,這都是點滴的累積。現在進入青壯年之後,面對教會牧養和服事挑戰,更需要「天國運動員」的心志,能吃苦耐勞,相信每個磨練都是讓屬靈肌肉更強壯,每個挑戰都是幫助突破自我的限制,是投入很多心力,流了很多眼淚和汗水累積出來的。
黃祈翰說,過去他在擔任運動員時的刻苦訓練,成為現在服事的助力,包括身體和心理層面,他把運動員精神轉化成作為天國運動員的企圖心和行動力。隨著年紀增長,體能會慢慢衰退,但靈魂卻是一天新似一天,越來越興盛。而在天國運動員的服事歷程中,他深刻領受「同心合意興旺福音」,不是一個人跑得很快,而是一群人跑得很遠的接力賽。所以他除了在桃青盟培力年輕的一代起來接棒之外,上帝也帶領首次的全球華人浸信會青年宣教大會(全華青宣),6月2-4日在嶺頭山莊舉行,預計會有200位、30歲以下、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牧者參加。
黃祈翰說,這次的全華青宣就是他負責主責與籌備,6月3日,這群年輕牧者會在懷恩堂與上一代的牧者一起參加「兩代之夜」,預計會有七、八百人聚集,他會在那一晚講道、分享,盼望宣教的火炬能夠一代傳給一代,就像運動接力賽一棒接一棒,興起一代又一代的基督精兵起來事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