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主筆】我們正面對亂世,大概沒有人會反對這一點。
俄烏戰爭點燃了烽火連天的第一支火把,以伊戰爭如煙花般劃破寧靜的夜空,加上台海危機,全世界在短時間內就籠罩在戰爭的威脅與不安中,加上全球關稅戰尚未底定,疫情又有捲土重來之姿⋯⋯台灣同時還在上演朝野政爭,整個世界用風雨飄搖來形容,並不過分。
與此同時,我們卻發現,越來越多人開始聚焦於聖經對亂世的看法,基督徒大量接觸有關末日預言以及舊約先知的啟示,也等於開啟了新的讀經眼光,慕道朋友也透過媒體接受了許多從未思考過的觀點,因此,亂世中的復興是值得期待的。
早期教會復興與福音廣傳關鍵
回顧教會歷史,信仰的高峰很少出現在太平盛世,這個定律非常明確的出現在士師記,一旦以色列人有好日子過就很迅速地忘記上帝,遇到了困難痛苦,信仰就會在沙漠曠野開出美麗的花朵。混亂帶來害怕,同時卻也帶來警醒。難怪耶穌告訴門徒:「你們不要害怕,因為在我們裡面的比外面的更大」。
初代教會的復興以及福音迅速的廣傳,就是建立在大逼迫與困苦的背景之下。
14世紀的黑死病殺害了歐洲三分之一的人口,整個社會的經濟與文化都受到難以想像的重創,當時的人也覺得世界末日近在眼前,人類文明瀕臨滅絕;但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信仰得到了真正的提升,因為人們開始認真思考永恆,也在絕望中不斷深思生命真正的意義。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孕育了宗教改革的土壤,讓貪腐的教會文化絕處逢生,為今日信仰闖出了一條新路。
17世紀的清教徒再次面對了沉重的打擊,為了追求信仰的實踐大批移民遠渡重洋,把復興帶到了全世界,也開創了宣教歷史璀璨的一頁。
近代歷史最著名的例子則是韓國的復興以及中國的家庭教會,他們都在患難中見證了信仰的力量。
整個教會歷史都在應驗希伯來書的論述,基督徒的信心帶著歷世歷代的信徒走過令人窒息的漫漫長夜,縱使世局混亂,基督信仰卻越顯出盼望。
在亂世操練敬虔的具體建議
當然,並非每個人都能夠在動盪之中穩步向上,還是有許多的人被環境打倒,背棄了信仰,失落了信心,畢竟理想歸理想,現實很殘酷──這也是為何我們必須在亂世裡心存敬畏,操練敬虔。底下是幾個給基督徒的具體建議:
1.更系統性的了解聖經
基督徒先別急著從媒體中尋找聖經與新聞的應對,歷史已經證明,基督徒用時事套入聖經是人之常情,卻未必準確。環境的混亂應該促使我們更有系統的理解聖經,歷史的長廊懸掛許多駭人聽聞卻並未實現的錯誤預言,我們需要的是真理而不是民間的傳說與預言,亂世會是基督徒釐清信仰的絕佳機會。
2.操練簡樸生活,建立靈修習慣
亂世帶給人的不安全感,主要在於擔心失去優渥的生活方式以及蒙受金錢的損失,但耶穌早就說不要為明天憂慮,基督徒一直被教導要先求神的國,也要學習過簡樸的生活,粗茶淡飯,甘之如飴。如果信徒過度聚焦於物質的享受,在亂局中定會失去平安。
如今之計,我們更需要進入內室,建立穩定的靈修習慣,透過每日親近神的靈修默想與讀經禱告把憂慮交給神,支取上帝的應許,平安度日。
3.調整親密關係與優先順序
對忙於工作的現代人來說,不安的局面代表所有的身外之物、財富地位,都有失去的可能,我們無法活在人的保證當中,也不禁思考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我們的生活方式該如何調整?
現代人終究會發現,家人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必須花更多時間在家人身上,親密的家庭關係才是幸福的根源。
真正的靈性復興不是激烈的肢體動作,超自然的神祕經驗,而是在困境中不失去盼望,展現出榮神益人的生活方式,在聖靈的引導下擁有真正的平安喜樂,帶著對上帝的敬畏,經歷上帝同在的聖潔與榮耀。
耶穌復活後向門徒顯現的第一句話就是:不要怕!這句響徹雲霄的話,今日依然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