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2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耶穌很酷,那我呢?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Jesus And the Woman From Samaria"(detail), by Follower Of Guido Reni

◎恩雨

耶穌與撒馬利亞婦人的對話,是一段基督徒耳熟能詳的經文。我們熟悉祂在井邊開口,打破文化與種族的界線,展開一場改變生命的對話。

最近,與一位Z世代年輕人的交談,讓我重新體會耶穌的舉動是多麼顛覆人心。

觸動流浪者回歸的愛
這位年輕人是在美國長大的「信二代」。從小在教會裡長大,聖經故事聽了又聽,對各種禮儀規範與「屬靈話術」也早已耳熟能詳。然而,成長過程中讓他一度遠離教會的,正是他親眼看到一些自稱「屬靈」的基督徒,在教會之外對不同背景的人充滿偏見,甚至冷漠地迴避。

上大學後,他開始接觸到社會正義與多元文化的課程與討論,發現教會在這些議題上的語言與反應令他感到格格不入,甚至顯得偽善。他說,自己那時候「在教會外流浪了一陣子」,直到某天重讀耶穌與井邊婦人的故事,才重新找回信仰。

這位年輕人說:「我希望能像耶穌一樣,真的看見人、靠近人,祂的愛是從心裡流出來的。」對他而言,耶穌「真的很酷」——祂突破種族、性別與文化的藩籬,主動與一位社會邊緣人對話;這幅畫面彷彿讓那些從小聽熟的真理再次具象化,變得鮮活可觸。

井邊對話換到現代超市
那天的對話像一面鏡子,也照出我內心的掙扎。我想起不久前在超市停車場,一位看起來疲憊不堪、衣衫襤褸的非裔女子小心翼翼地靠近我,說她急需奶粉餵寶寶,希望我能給她一些錢。她甚至說可以留下電話與轉帳資訊,將來一定會還我。

老實說,我的第一反應是警覺與猶豫。這樣的新聞故事聽過太多,社區警察也提醒民眾不要輕易上當。我是母親,明白孩子的需要;但我也是成年人,知道騙局的存在。

我站在原地,心中拉扯。就在準備婉拒的瞬間,心中閃過一個念頭:「如果她說的是真的呢?若這孩子今天真的沒奶喝呢?」

我鼓起勇氣問她:「妳的孩子喝哪一種奶粉?」她說出一個品牌。我點了點頭,轉身進超市買了一罐出來。把奶粉遞給她的時候,我只輕聲說:「這是我送給妳的孩子。希望寶寶健康長大。」

沒有留下聯絡方式,也沒有多說什麼,但我內心很平靜——不是因為做了什麼了不起的事,而是因為那一刻,沒有讓恐懼與懷疑主導我的選擇。相信這也是「一口井」,不是在曠野,而是在停車場;不是在聖經故事裡,而是在我願意靠近的那個瞬間。

如果那天的撒馬利亞婦人站在現代社會的街角,或是在教會門口徘徊,我是否能成為像耶穌一樣,成為那個「先開口」的人?還是我會用「不熟悉」、「不安全」、「不方便」的理由,把對話關在安全距離之外?

又或許,當我站在井邊的時候,有沒有人正默默觀察我這個「基督徒」?他們在掂量:妳所信的耶穌,真的有像妳說的那麼「酷」嗎?

我的禱告:
主啊,幫助我,讓我不只是當一個熟悉聖經故事,而是能活出祢真理的人。讓我在每一個井邊,不錯過祢為我預備的對話機會;讓我不畏懼跨出第一步的尷尬,不錯失帶出醫治與安慰的可能。

主啊,我知道自己無法改變整個世界的偏見與歧視,但我可以選擇,在生活的角落,活得像祢一樣。求祢幫助我,不錯過每一次微小卻神聖的「井邊對話」,讓我願意停下來、開口、給出祝福,成為這世界的一點光。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