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5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安息是回到神面前的操練 何有義牧師:健康牧者才有健康教會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梁敬彥 追蹤
何有義牧師。(圓圖/梁敬彥攝影)

【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氛圍的轉變,包括基督徒在內,愈來愈多人關注「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利未記二十五章2節也提醒,「你們到了我所賜你們那地的時候,地就要向耶和華守安息」,上帝起初設立安息年,是要祂的百姓停下來,恢復與上帝的關係,重新對齊生命的優先順序,特別是這時代的人們普遍面臨過勞和高壓的環境,如何在基督裡得享安息,更是重要的學習和操練。

台灣貴格會板城教會何有義主任牧師受訪表示,台灣超過60﹪的教會都是聚會人數100人(含)以下的中、小型教會,有的教會甚至只有一名有薪的主責牧師(傳道人)和「不支薪但卻全時間配搭服事」的教會師母兩名全職同工,教會大小事都必須牧師夫妻一肩扛,非但早已工作超時而過勞,還有壓力和情緒耗竭的問題,就算所屬宗派有「安息年」的制度設計,絕大多數的牧師也是「看得到,休不到」,像他已經在台灣貴格會的教會牧會超過30年,但從未休過安息年,印象中也僅有一名已經安息主懷的貴格會老牧師,曾經跟所屬教會申請過。

何有義牧師。(圖/梁敬彥攝影)

除了神學院 安息年在教會鳳毛麟角

曾擔任台灣貴格會聯會主席、也是中華福音神學院教牧博士班事奉團隊成員的何牧師說,據他所知,除了神學院的老師因為教學進修的需要,申請「安息年」並獲准的情形較普遍外,一般牧會的教會牧師曾經休過安息年的,真的是鳳毛麟角。甚至他還聽過教會的領袖級傳道人,以自己「Day and Night,服事不停歇」來鼓勵後進傳道人,但以台灣超過六成都是百人以下的中小型教會的規模而言,主責牧師(傳道人)已是一人承擔多工(服事),除了師母和其子女之外,普遍缺乏可以穩定服事的信徒同工來分憂解勞,且很多信徒常認為「牧師就是要隨時找得到」,但這常造成牧師過勞和情緒耗竭,很多牧師甚至因此積勞成疾。

何牧師說,福音協進會2023年公布的「教牧事奉生活調查」就曾提醒台灣眾教會牧師和信徒,牧師最主要的職分是帶領「人」,忽視生活與家庭和服事平衡的牧師,也無法把群羊牧養好,建立健康的教會,他的經驗是,牧師一定要有從牧會的服事中抽離,卸下重擔和勞苦愁煩,在主的話語和愛中得安息和得安慰的時間和空間,像他每天不管多忙,都會寫靈修心得筆記,並且每天發布在教會的臉書粉絲專頁。

何牧師全家福。(圖/受訪者提供)

何牧師說,像他先前就和師母與教會的同工,參加神學院舉辦的保羅腳蹤之旅,這樣結合靈修和休憩的旅行,不僅讓他可以暫時抽離繁忙的牧會現場,他也可以跟師母一起放鬆心情,踏著保羅的宣教腳蹤,身心靈都得著放鬆和安息。

何牧師說,從摩西律法中的《利未記》來看安息年,就是人與人、人與神和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當土地能夠得到休養與安息,土地就可以永續發展;因為土地有安息,才能產生地利和收成,人能夠得著安息,感受到被人性的對待,上帝才是萬物的主,人得自由和土地得釋放的主權,都是出於祂,當傳道人過於忙碌,忽略了守安息的重要,不但容易產生靈性的枯竭和事奉的倦怠,也容易影響到和同工、家人、信徒和自己的關係,真正的安息是與神同在,享受完全的安穩和滿足。

何牧師和師母在海外靈修旅行合影。(圖/受訪者提供)

牧師的身心靈需要安息和安頓

何牧師說,像他的教會就是社區型的中型教會,他除了應邀到國外去講道、授課和家庭私人行程的長假之外,他會利用每天的零碎時間來安息親近神,像在主日聚會之後,信徒和教會的同工都先離開,他還會留下來讀經親近神,並且撰寫靈修筆記,傳道人的事奉,是對神負責,他可能某一週非常忙,甚至忙到好幾週都沒空,但每個星期一教會的例行休假日,他和師母原則上都會一起到郊外走走,他們會事先溝通,基本上就是哪裡有花就往哪跑,再則要有新鮮感,網美景點有什麼沒去過的,就一起去走走,親近神所創造的大自然,就是一種尋求主的身心靈放鬆和安息。

何牧師說,聖經提到「願你靈魂興盛、身體健壯」,心靈的安息和身體的休息都很重要,像他早年同工不夠的時候,半夜還都會有電話打來,特別是教會有人快要安息主懷的時候頻率更高,現在考慮到有心靈需要的信徒愈來愈多,就聘請了諮商的同工,分工出去;另外教會的牧區分老人、社青、學生、兒童各有主責同工,他要鼓勵中小型教會的主責傳道人,不要把教會的服事都攬到牧師和師母的身上,什麼都自己做,一定撐不久,就算因為現實考量,沒有辦法休安息年,牧師和師母一定要把自己的身心靈和家庭都安頓好,在基督裡安息,才能進一步事奉神。

何牧師說,他在牧會現場也遇過有同工感到服事疲乏,心中沒有安息,他的做法是,首先要了解,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疲乏,是他個人的原因?團隊的問題?還是客觀環境的因素?如果是個人的問題,就要進一步了解:他是否還有意願繼續服事?像教會有同工,覺得不適合繼續當全時間傳道人,只想在週末協助。那教會就協助對方轉成兼職,換一種方式參與服事,所以事奉是可以調整的。

何牧師說,一位牧者如果跟神、跟人以及跟教會的關係都健康完整,健康的牧者會帶出健康的教會,這是很直接的關聯,神是看重事奉的工人勝過事工的,事奉工人身心靈的健康是一切服事的基礎,一個身心失衡的牧者,所牧養的教會和信徒一定很難平衡。

失衡的牧師一定要去尋求幫助,回到主裡守安息和去尋求屬靈遮蓋的幫助;他的經驗是,一位傳道人屬靈時間的分配很重要,包括牧師在內,休假時間就是個人的自由安排,按照制度來運作的,可以互相支援,所以就算有人休假,工作也不會因此中斷,彈性是很足夠;教會有進修申請假,而且還有補助,想去上某些課程,只要跟教會的服事有關,提出申請後,教會就會依照原則來補助費用,讓同工可以身心靈得安息。

相關新聞:安息年 神聖休息的現代啟示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