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職場上班族,你累了嗎?根據勞動部統計,2024年台灣勞工的平均年總工時達2030.4小時,在全球39個主要國家排名第五,在亞洲則高居第二。媒體以「過勞之島」來形容台灣職場高工時的現況,很多勞工都心有戚戚焉。
Yes 123求職網所公布的「工作壓力爆肝指數和職場小確幸」調查則顯示,由於智慧型手機和各樣的通訊軟體普及化,54.2﹪的上班族認為自己的現職是「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70.7﹪的人「手機24小時開機待命」,更有93.4﹪的上班族,曾經在下班後和放假時,透過手機處理來自上司和客戶臨時的公務需求,很多長期低薪且過勞的上班族,更常感「身體疲憊、心好累」。
身體疲憊,心好累?主裡充電得安息
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一直是各行各業的職場上班族戮力追尋的目標,上帝也藉著創世記二章1-3節提醒世人,即便工作再忙碌,都要實踐「安息」的重要。上帝的提醒是「神賜福第7日,定為聖日;因為在這日,神歇了他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職場基督徒如何從己身做起,在忙碌生活中實驗安息?遇到工作或生活壓力時,會用什麼方式回歸安息?
新北市家庭扶助中心(家扶)新店服務處組長朱涵姊妹,本身擔任第一線社工,為了第一時間進行受扶助弱勢家庭與個案的生活處遇和心靈關懷,手機24小時開機「不漏接任何一個需要」,可以即時連結資源提供必要協助。但在社會上,包括社工這種第一線的助人工作者,容易成為「高工時過勞」的高危險群。
朱涵感謝主,家扶在體制內設立「二六(星期二到星期六是上班日)工作制」讓包括她在內的第一線社工,可以申請彈性上班,而她也會依照「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參出埃及記二十章8節)的聖經教導,主日就是她的安息日,這一天分別出來記念神的創造和掌權,全人全心在主日浸泡在聖經神的話語,敬拜神,身心靈都得恢復。很多家扶的同事看到朱涵總是活力滿滿地來上班,且在忙碌的工作中,總是帶給人正能量,也對基督信仰產生興趣。
朱涵說,她從踏入職場,就很受馬太福音十一章28-30節的激勵,這處經文提到「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每次主日來到教會親近神,就是她非常得安息的時間,禮拜天就是她的安息日,職場工作有各樣的煩擾,安息日就是把世界的事暫拋一旁、將勞苦愁煩卸給神,她可以單單享受當神的兒女的喜樂。希伯來書四章3節的應許是「我們已經相信的人得以進入那安息」,從主而來的安息,不單只是肉體疲勞的恢復,更是與基督連結,領受與神同在,全然的安穩與滿足。
朱涵說,她在教會參加詩班服事,也結交到一群談得來的團契姊妹淘,彼此有很多肢體間的情感交流,也會約出去郊遊,和一起參加退修會。在教會有團契的生活真的很重要,若只是聽牧師講道,聽完就走了,跟其他弟兄姊妹的互動不夠,就很難建立關係。像她在詩班的服事,除了結交到一群志同道合喜歡唱詩讚美主的朋友之外,也會一起去婚禮等場合服事。她也在每次詠唱詩歌的過程中,心在主愛裡得安息。像她教會的姊妹都知道她週一休假,要找她喝下午茶和散心,都約這天。
在神學院進修 主的話語中得安息
而週一也是朱涵分別時間出來到神學院延伸制進修的時間,幫助她持續在主裡得安息。她說,像華神開設跟助人工作有關的課程,這就是裝備,先把其他事情放一邊,專注於神的話語、與神親近,這其實就是安息。像她有一位教會的屬靈長輩,女兒就利用福音機構給的安息年,整年去神學院進修。
她所服務的機構,雖沒有安息年的制度,但長官鼓勵組織從上到下落實「職家平衡」,也提醒員工善用年假休息和充電,她覺得台灣社會已漸漸脫離過勞之島的惡名,因為整體勞動市場都在改變,早期的職場文化講求使命必達,即便是下班或放假,有什麼任務就得馬上處理。可是現在社會真的不同了,愈來愈多職場工作者會很在意在工作和生活中劃定明確的界線,這是時代的改變,也是自我調整。
朱涵說,像她的團隊有工作群組,有時候她下班留言,年輕同工都不會看,要到隔天上班才會,久而久之她就知道他們的想法。其實大家界線都越來越清楚了。沒那麼急的話,其實沒必要當下回應,如果真的很急,她就會打電話。像如果有家庭個案突然找來,就不能拖延,社會的職場已經有這樣的趨勢,教會和福音機構也要更關注全職同工(包括傳道人)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主裡得安息 心態眼光就大不同
朱涵說,因為職場工作真的很忙,她選擇在每週的例假去神學院修課,是一學期修一門課,由於都是出於自發性對上帝話語和靈命追尋的渴慕,每次上課她都心 很得安息,她已經修畢延伸制新、舊約課程的學分,她在追求工作、信仰和生活的過程中,深刻體驗到「歸回安息」的重要性,因為工作常讓人感到焦慮,也會面無法解決的問題,有時候真的會覺得自己無能為力,但聖經神的話讓她可以歸回安息,她也會事先規劃每一年的年假,維持工作、信仰和家庭的平衡。
朱涵說,她傾向放假就出國走走真的放鬆,用來陪伴家人和家族旅遊,也會跟朋友約一約,出去走走、在台灣玩個幾天,或參加教會活動、退修會。以前帶孩子出國的行程多半都是在暑假,等孩子大一點,就開始自由行。現在孩子安排,她和先生就跟著走,她覺得去不同的地方,心境會有不一樣的改變,在主的話語和愛裡安息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有時候停下來,不管是運動還是出去走走,換個環境,那段安靜與神獨處的時光裡,她會跟神對話,聖靈會光照她,會讓她覺得自己要改變,要調整想法,放下一些事情,這就是以賽亞書三十章15節的應許。
朱涵說,她服務的機構,會送員工去在職進修,給員工充電和得著安息的機會。像她在6月份,和一群家扶員工去美國進行社工專業在職訓練,平日一至五學習,六日就由旅遊組排行程,一行人到附近的景點,像是海灘和自然公園去體驗上帝的創造之美。神也在這樣的過程中,提醒她凡事先看到別人的優點,這樣更容易接納別人,也比較容易和別人建立關係、相處,學習調整界線,讓自己在身心上取得平衡。領受從神而來的安息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