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5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天使房客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流蓀

大姊與姊夫有了三個孩子後,決定為一家五口換個較大的房子。雪梨雖說是澳洲最繁華的城市,然而相較台灣,土地仍遼闊得奢侈。上帝為他們預備了一間四房、兩廳,還有前後庭院的寬敞屋子。購置妥家具,姊姊與姊夫立刻開放客廳供作小組聚會場地。一週數日,幾個小組輪流,常常一聚就是十餘人。

那幾年,我差不多每個暑假都會去澳洲一趟。在華人移民教會,屢屢有來自各方、剛踏上這片土地的新面孔,而姊姊總鼓勵我參加不同的小組,多結識點朋友。

好幾次聚會結束後,我興致大好地向姊姊誇說誰長得真好看、誰邏輯論述好、誰才華洋溢誰又品味過人,然而這些她都不以為意。在姊姊的記憶藏寶盒中,就記錄著誰離開前幫她洗了碗、整理了餐桌,誰甚至連他們家的垃圾都帶走。而會做這些事的人,在團體中通常不怎麼亮眼,表達靦腆,時常靜默。大姊偶爾甚至說出「我覺得我和單身者之間有代溝」這樣顯老的話。當年的我常覺得大姊怎麼變得如此無趣。

而許多年後,我在台北亦租了間自己的小套房。

其實獨居一人,我只需要有個淋浴間,能擺張床、幾個書架,與一套桌椅便能安居。然而當時掙扎的一間,開價比我的預算高出三千元,卻多出一個挑高的半獨立小夾層。最終教我下定決心的念頭是:今後可以將小夾層布置為膠囊旅館,擺張單人床墊、燈具與摺疊矮桌,接待海外友人入住。而這可不正好是聖經所教導的嗎?「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旅客,因為曾經有人這樣做,在無意中接待了天使。

***
小小民宿甫開張便生意興隆。做的自然是口碑。

在房客抵達前,我吸塵、拖地、刷浴室;洗淨床單、被套、枕套與毛巾,讓它們曬飽太陽,再仔細鋪妥床包。床頭的燈應調得暖黃,延長線則須以膠帶沿牆角謹慎黏妥,確保房客夜半下樓方便時不致絆倒。最後,將購自誠品的奇異果鳥玩偶擺在淺灰條紋的床單一角,作為風格之完成。

除了空間整潔,住房禮與伴手禮同樣不可馬虎。我給每位房客準備住房禮包,拉開麻布袋,裡頭備有牙刷、牙膏、面膜、眼罩、護手霜;外加手寫卡片乙張。伴手禮則端看訪客來自何方,若為少小離開台灣的海外遊子,便準備懷舊味濃的維他露P與王子麵迎賓,並將蛋捲、太陽餅、鳳梨酥或小米酒等在地名產裝在台灣LV——茄芷袋中;訪客若為現居美國的香港人,則除了台灣特產外,還準備好幾本香港無法販售的文學新作(當然對方得是喜愛閱讀之人)。

於是桌上一本 guestbook 被訪客寫滿五星好評與「下次還要再來!」的溫暖留言。連我都不得不相信,自己實在是挺好的民宿主人。

***
然而去年八月起,一場膝傷,讓我的生活經歷動盪。

膝蓋時時有兩團火球灼燒,站立、行走皆疼痛難耐,徹底失去行動能力。接連幾個月,除了搭計程車上下班與看病,哪裡也去不了。偏偏早就答應了從各國來台觀光的友人可以借宿,省卻台北昂貴的住宿費。翻開行事曆,一個月內竟有16天家裡將住有訪客。怕友人臨時找不著住宿,或要價不菲,只能硬著頭皮接待。

無法爬樓梯,我先請託朋友來幫忙打掃夾層空間,鋪床、布置,之後只能請每個房客退房前,將被單枕套棉被拆下供我清洗,再由下一位房客自行將潔淨的床包帶上樓,鋪妥。其餘吸塵、拖地之類的事情自然是顧不得了,只能希望友人不嫌棄。

病痛似乎將我的幽默感也暫時奪走。不想承認自己成了一個無趣的人。然而,儘管晚了大姊十幾年,人身上的某些質地,如今我終於也能品評出來了。

我的心細密地記得,誰撕開試用包後便將垃圾隨興擱置皂盤;誰洗浴後留了一把頭髮在排水蓋,待他人來清理丟棄;誰未沖洗使用過的餐具,乾掉的咖啡沫給潔白的杯身留下圖騰。身體無恙時,我連房客的水杯都不肯讓他們洗,想要他們盡情放肆,盼這小民宿給客旅的台灣印象加分。但那段時光,膝蓋連站立洗漱、淨身都難以負擔,所有的勞動於我更是格外沉重。

然而粗線條的友人終究佔數極少。我也同樣記得,誰每日默默吸塵,使地上一根髮絲也找不著;誰又連牙膏封膜那樣細小的鋁片都謹慎拾起;誰離開前,放了一箱葡萄糖胺飲在桌上,要我給膝蓋多補給點營養;誰又趁我去上班,花了一整個早晨替我以抹布將夾層空間擦拭乾淨(連床墊底下都不放過),最後甚至在 guestbook偷偷夾了三張千元紙鈔,才前往機場。

還記得一次正好遇上颱風,附近店家皆關門。友人翻看我的冰箱,逕自就開始洗菜、備料,煮了一鍋麵共享。飯後又捨不得我久站,替我刷洗了所有鍋具碗盤、將垃圾仔細裹好。外頭狂風肆虐,幾度傳來遠近物品墜落或遭拖曳的聲響,然而我們打開為彼此準備的喫食點心,泡壺熱茶,就這麼享受風雨中的溫馨與笑談。

我想起從前曾讀過 Christine Pohl的書《Living Into Community》,談到接待人,她說:接待不僅只是主人給予、客人接受,乃是彼此皆因接待的行動而受益。在真實的接待中,主人無有偽裝地敞開自己的房間、自己的生活,並認清自己是脆弱又不完整的;而客旅與他們所能帶來的貢獻被看重,他們所帶來的禮物,也被竭誠接納。另一處讀物則這麼形容真實款待的樣貌:倘若由一個誰也不認識的人從遠處觀望,她將分不清誰才是家裡真正的主人。

就這樣,友人殷勤地彎腰吸塵、拖地,而我鬆弛地坐臥床墊上,睡意漸濃。無論誰從遠處觀望,或都將以為她才是主人,而我貴為上賓,受盡款待。也是在那些微光灑落的片刻,我打從心底知道,自己接待了天使。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