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8 基督教論壇報 / 特會活動

「我們是耶和華軍隊!」南聖19隊300人短宣出征 不畏風雨酷暑下鄉點燃信仰火種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台南聖教會今年暑假期間組成19個短宣隊,300多人次成員,分兩梯次到部落和西海岸偏鄉地區與當地教會配搭服事,圖為行前誓師,與弟兄姊妹一起為短宣隊禱告。(翻攝自台南聖教會臉書)
他們不怕颱風、酷暑、停電或陌生環境,只願為主出征! 今年暑假,台南聖教會超過300人次組成19支短宣隊,深入台灣各地偏鄉與部落服事,從台南到花蓮、從台東到新竹,他們以剛強壯膽的心回應神的呼召。

【記者李容珍採訪報導】「我們是耶和華的軍隊!」台南聖教會今年暑假期間動員超過300人次,組成19支短宣隊,分兩梯次深入台灣各地原住民部落與西海岸偏鄉,與當地教會攜手服事。從南投山區到台東海岸,從颱風天提前出發到烈日停電夜宿,他們以剛強壯膽的信心,跨越環境挑戰與身心疲累,展現出基督精兵的生命見證。

二十多年來,從1隊到19隊,短宣行動已成為教會代代傳承的榮耀呼召。牧者高敏智強調,這不只是一次暑期活動,更是一場生命的操兵與信仰的塑造──每位隊員都是正在書寫新故事的主角,無論年輕或年長,都在這支「耶和華軍隊」中合一前行、發光作鹽。

短宣隊出發前誓師,隊長向高牧師敬禮。(翻攝自台南聖教會臉書)

短宣隊獻唱〈新耶路撒冷〉詩歌。(翻攝自台南聖教會臉書)

行前軍隊誓師操演 「剛強壯膽不後退」

台南聖教會今年暑假期間組成19個短宣隊、300多人次成員,分兩梯次在兩週期間分別前往台灣各部落、西海岸偏鄉等19個地區,與當地教會配搭服事。第一梯次共10個短宣隊:(台南)下營、(屏東)草埔、(台南柳營)加恩屋、(嘉義)來吉、(屏東滿州鄉)長樂、(花蓮吉安鄉)東昌、(雲林)崙背、(南投)人倫、(台南)漚汪教會、(台東)布農等隊,從6月30日至7月4日,共5天行程。

第二梯次短宣隊,原本預定7月7日至11日,第二梯次短宣隊包括:(屏東)新路、(台南)白水溪、(屏東)上內獅、(高雄)主愛、(南投)都達、(南投)明潭、(台東)博愛富岡、(台南)大壇、(新竹)喜樂等隊。其中前往南投(都達)和(台東)博愛富岡的短宣隊,適逢颱風來襲,提早於6日中午就出發,下午全都安全抵達當地。

值得一提的是,短宣隊白水溪白河那一隊,當機立斷停止所有的營隊活動,遇到颱風改成救災行動,因為這次台南地區颱風災情實在慘重。

在6月29日的誓師行動中,成員身穿紅色、綠色和黑色制服,在教會講台上,以軍隊操演模式,高聲唱著詩歌〈新耶路撒冷〉,在稍息、立正口令下,整齊劃一的團隊高聲呼喊「南聖短宣隊,剛強壯膽不後退!」

高敏智牧師感恩地表示,二十多年,從起初只有1隊,到今年19隊,一代又一代,前仆後繼地迎向感動,興起的「耶和華軍隊」。「這些年輕人的臉龐所綻放出來喜樂,他們的歌聲與腳步,將成為我們新的故事與榮耀」,高敏智牧師在臉書上這樣寫到。

每個人要寫下新的生命見證故事

誓師當天,他向台下弟兄姊妹表示,希望透過短宣隊,為他們的生命寫下新的故事,也成為他們生命的轉捩點。也許他們從小嬌生慣養,或是成長過程中不知道人情世故,但當他們進入神的殿堂,不僅生命會改變,眼光也會完全不一樣。

高牧師說,現在中華民國的軍隊,氣溫達32度就不用出操,睡眠不足也不行,但是他們短宣隊到各地,不論怎樣的環境都要站出來。他說,二十多年來,短宣隊經歷了颱風、土石流等各種災變,也遇到毒蛇、蟑螂等各種情況,大家都不害怕,因為神與他們同在。

高敏智牧師。(翻攝自台南聖教會臉書)

短宣隊三個禱告:順服、平安、見證

高牧師在會中提出三個禱告事項:

一、順服:彼此相愛。每個隊伍經過近一個月的時間訓練、編排課程、彼此分享,各自報名後,由各隊隊長指名該隊所要的人,參與的成員都要順服。所以,不論參加哪一個梯隊,都會有同樣的操練與體驗。每個梯隊唯一的要求是「順服」,在「順服」中,感覺他們的生命是「一條心」,才會真正彼此相愛。

二、平安:警醒禱告。不管是遇到颱風、大雨,甚至土石流,都能在神面前堅定不移;沒有什麼困難能夠攔阻他們。真正的平安,在他們的警醒禱告。

三、見證:滿有聖靈。他說,這次短宣隊以到原住民部落和西海岸偏鄉為主,不論到任何地方,當地的長執、會有、兒童或家長,看到短宣隊成員,都會認為「他們是我心中最好的榜樣!」二十多年來,有些教會為了迎接南聖短宣隊,甚至加蓋、裝修房舍,也讓更多孩子參加。

報名短宣隊成員 必須有一定要求

高牧師受訪時表示,今年短宣隊因為從6月底出發,高中期末考尚未結束,大學聯考也在七月中,很多學生準備考試,所以今年參加短宣隊人數比去年少40多人;今年有280多人報名,其中有些人參加兩個梯次,所以有300多人次參加。其實,很多人想報名,也不一定可以參加,參加者必須是區牧長同意且已經受洗、參與牧區事奉、團契生活,而且要國三以上。看到大家的投入,他心中非常感動。

第一梯次短宣隊:(上圖左至右)崙背、來吉;(下圖˙左至右)長樂、布農短宣隊。(翻攝自台南聖教會網站)

高牧師說,第一梯次10個短宣隊,除了花蓮以外,各隊去的地方他也前去探訪,主要是和當地牧者深度了解,以後短宣隊還可以如何配搭?因此,他們去過的地方,多數牧者後續都會固定聯絡。譬如,台南聖教會一年有一次原住民主日,去年就有12個部落教會牧者前來,一起參與。而且,各部落的農產品,會在主日拿到教會販售,希望彼此能像一家人一樣,把台南聖教會當成他們的部落,能站在一起。

天氣炎熱身體再累也不叫苦 以參加為榮

第一梯次短宣隊所到之處,天氣都很炎熱,其中有兩三個地方剛好停電,有的地方冷氣壞掉。有的短宣隊對於冷氣的室內空間,夜裡悶熱的住宿條件,成為身體上的挑戰。然而,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們更加學習倚靠主,也學會彼此體貼、互相扶持。

他也聽到也有隊員見證,當地冷氣壞掉,下午和晚上都下大雨,晚上還被冷醒。而每個人都不叫苦。他說,早期短宣隊,到了第二天隊員就開始叫苦、叫累,現今大家都以「參加短宣隊為榮」,顯見年輕人在教會已經長大成熟。

高牧師表示,短宣隊每個成員,不僅沒有報酬,還要繳費1, 500元,作為短宣費用,教會也會視短宣隊去的遠近,有不同的補助,甚至還需向弟兄姊妹另行募款。

19短宣隊名稱去的地點。

高牧師也提到,短宣隊年輕人居多,也有六、七十歲的弟兄姊妹,跟著隊伍一起行進。很多教會驚訝,一個隊伍有10幾歲的年輕人,也有60幾歲的壯年,居然可以像一家人一樣一起服事,玩在一起。二十多年下來,當時的國高中生,現在很多都成為傳道人或是區牧。

「軍人格局」訓練 教會合一如一個軍隊

他以「軍人格局」來訓練弟兄姊妹,使他們的生命經歷真正的脫胎換骨。他強調,教會的合一不是靠呼喊來實現,而是每個人都願意投入如軍隊般的操練與紀律。各個團隊展現出優雅而精準的質感,每一次短宣行動就如同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他深信,第二梯次短宣隊返程後,將帶回更多激勵人心的見證與故事。

他也觀察到,現在少子化,原住民的孩子更少,每個營會梯隊大多30幾人,50多人已算很多。但重點不是當地有多少小朋友參加,而是大家帶著喜樂的心參與服事。除了帶領營會,短宣隊也會陪當地牧師到社區探訪,甚至投入社區服務。

後面提供補給或需要成堅實後盾

高牧師指出,除了出發的短宣隊之外,後面還有超過百人參與補給支援。每一隊都有探訪小組前往關懷,提供所需的食物和用品,成為堅實後盾,使整個教會動員起來,充滿活力。

他回顧,過去短宣多與學校合作,雖然場地寬敞、參與人數眾多,但團隊離開後,孩童並未因此走進教會。自5年前起,他們轉而與當地教會合作,雖然空間有限、學員較少,卻更貼近社區實況。短宣隊出發前一個月,能夠先進入學校介紹課程,並獲得老師鼓勵學生報名,讓當地教會實際得著祝福與連結。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