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容珍採訪報導】「願你賜給我們十萬個拿細耳人!」隨著敬拜與禱告如火如荼展開,2025 SHINE青年營會於7月1至4日在台南嘉南藥理大學舉行。本屆營會以「成為拿細耳人」為主題,不只是一場聚會,更是一場屬靈覺醒的運動,呼召年輕人活出分別為聖的生命,在敬拜中對齊神心意,在禱告中領受命定,進而興起新世代領袖,成為照亮時代的光。
大會總執行曾敬恆牧師受訪時表示,這次聚會有一個環節,要大家在旗子下「SIGN THE LINE」,簽下自己的名字,表達信心的行動,願意與神立約。營會期間,來自全台超過70間教會、795位學員及近270多位同工齊聚,近九成學員回應「成為拿細耳人」的呼召,84位未信者決志信主。現場舉起手機燈光、簽名立約、跪地呼喊,全然獻上的場景成為對黑暗世代最有力的回應。一場青年復興的火焰,正從台南燃起,延燒至各地校園與教會——這不只是一次營會,而是一個國家被轉化的起點。
在黑暗世代找到上帝呼召命定
SHINE青年運動,是由台南眾教會、台南市基督教協進會、台南YMCA從2006年發起的活動。7月1日下午開始第一場,陳培恩牧師在會中分享「拿細耳人」主題時表示,SHINE的意思就是「發光」,在以賽亞書六十章1-2節表示,這段經文把兩個極端的現象告訴我們:黑暗遮蓋大地、幽暗遮蓋萬民。
陳培恩指出,當代許多年輕人活在憂鬱情緒或難以言喻的內在傷痛中,對生命的意義感到困惑與迷惘。雖然我們都渴望過上美好的人生,現實卻往往充滿黑暗與破碎。他舉例說,在社群媒體如IG或Threads上,常見年輕人留言:「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走下去」、「讀書壓力好大」、「努力這麼多到底是為了什麼?乾脆放棄」;甚至因為感情受挫寫下:「一個人過一生也可以很開心」。這些真實的言語,深刻反映出他們內心的孤單與掙扎。
「那麼,我們活著的目的究竟是什麼?要如何才能活出意義來?」陳培恩說,儘管這個世代看似愈加黑暗,但神的光——如同「SHINE」的主題——正是要照耀每一個人的生命,喚醒我們明白:我們被創造並不是偶然,而是出於神的美意與計畫。祂在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個獨特且美好的旨意,呼召我們成為祂手中的發光器皿,照亮這個世界。
如「SHINE」成為發光的人
陳培恩表示,神創造我們,是為了讓我們明白:生命的意義不在於外在世界尋找種種事物來填補內心的空虛,而是活出神所賦予的命定。他說,當一個人真正認識神、被祂的光照耀,就不再只是理性地知道有神,而是能夠親身經歷生命的轉變,活出有方向、有意義的人生。尤其當我們願意將自己全然獻上,成為神手中的器皿,就能活在一個承載使命與盼望的生命裡,成為世界的光。
韓裔美國牧師David Kim分享專題「無可取代的那位」時指出,1990年代的青年復興運動曾從台裔美國人社群開始,當時有個象徵性的行動——「踩碎你的偶像」。他說,凡是攔阻我們親近神的事物,無論是人、事、物,都是偶像。只要心中仍有偶像存在,我們的眼睛就無法看見神、耳朵也無法聽見神的聲音。
他強調,無論每個人的偶像是什麼,神今夜正邀請眾人,把心中的偶像帶到祭壇前,願意拆毀、獻上。他也帶領現場會眾舉手禱告,願意放下偶像,全心歸向神。
拒絕偶像私慾成為聖潔拿細耳人
David Kim牧師指出,拿細耳人代表一群拒絕妥協、選擇全然分別為聖的人。他們不僅遠離罪惡與肉體的私慾,更是主動轉向神,對祂說:「我願意」,活出一個全新的生命。
他進一步說明,舊約中拿細耳人的條例,包括三項重要象徵:
一是不剪頭髮,代表公開表明自己分別為聖的身分與信仰立場;
二是不喝酒、不吃任何葡萄製品,象徵捨棄世上的歡愉,單單追求神那至高的滿足;
三是不靠近屍體,表示遠離屬靈的死亡與污穢。
這樣的生命態度,是對神的宣告:「神啊,我要祢,我願意用全心來愛祢。」
他呼籲現場會眾:「讓我們把偶像徹底踩碎,不要再把它們帶回家!」並引用哥林多後書三章17節:「主就是那靈;主的靈在哪裡,哪裡就有自由。」強調唯有在神的靈同在之處,人才能真正得著釋放與自由。
David Kim牧師最後說,神認識我們每一個人,並渴望我們真實回應祂的呼召。「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那位『無可取代的』——在神眼中獨一無二、被祂全然愛著的人。讓我們用全心來回應,也成為祂所喜悅的器皿。」
David Kim牧師也指出,當一個國家陷入危機時,神所賜下最寶貴的禮物,就是興起拿細耳人──一群分別為聖、願意為神而活的生命,將成為改變國家命運的關鍵。「這是台灣的時刻!」他強調,神正在尋找願意回應呼召的人,在這片土地上興起屬靈的拿細耳人。
他進一步挑戰會眾:「你願意成為其中的一位嗎?你是否願意立下心志,活出真門徒的樣式?如同真門徒那樣,將生命完全為主傾倒,甚至為福音而死,毫無保留地獻上自己?」這番話語激勵許多年輕人回應呼召,舉手禱告,渴望成為神手中改變時代的器皿。
不僅是在自己教會 也能帶出轉化
4日上午,大會總召集人陳榮敏牧師在營會尾聲表示,這次為期四天三夜的聚集,是經過六、七個月的籌備,由22個部門分工協力推動,其中95%的同工都是志工。他特別感謝這群默默付出的志工們,現場也以熱烈掌聲向他們致敬。
陳牧師提到,「SHINE青年運動」已經十餘年,始終懷抱一個異象──渴望看見台灣成為敬拜神的國家。多年來,團隊持續為教會復興、為青年學生的屬靈甦醒迫切禱告,期盼這股屬天的火焰持續燃燒在台灣土地上。
他強調,SHINE青年運動的目標,不只是興起一群禁食禱告、火熱追求的年輕人,更要看見這些年輕人在自己所屬的教會、小組中被神興起並使用,進而帶來城市與國家的轉化。
陳牧師坦言,營會結束後,許多人可能回到教會、學校或家庭中,生活仍會回到以往的模式。因為我們的思想常對自己說:「我無法改變。」我們所處的環境——不論是社會、學校、教會或家庭——似乎也一成不變,於是我們的行為就反映了這樣的思維模式。
他指出,聖經清楚告訴我們,真正的轉化必須從「思想」開始。所有屬靈的爭戰,其實都是一場思想的爭戰。我們雖然領受許多真實的神的話語,但唯有當我們深信這些話,並讓生活扎根於神的話語中,這些話語才有能力轉化我們,也轉化我們的家庭、社區、學校、城市,甚至整個國家。
「否則,」他提醒,「我們每次參加營會,可能只是打一劑屬靈的強心針,回到現實後又重新陷入過去的軟弱;即使狀況稍微好一些,也可能只是維持幾天、幾週,甚至幾個月,等開學後又回到原本的光景。」他鼓勵年輕人,不只在營會中經歷神,更要讓神的真理在日常生活中持續運行,帶來長久而真實的改變。
帶出生命復興不是只有短暫幾天
「我活著就是基督!」陳榮敏牧師在結束時引用JIM牧師曾說過的一句話:「一個國家的強盛,取決於教會的強盛」;他也提到,DAVID牧師曾分享:「國家的轉化不需要很多人,只要有一位真心相信神的人,就能帶出改變。」
陳牧師鼓勵眾人,不要再對自己說「我沒有辦法」,而是要相信:神已揀選我們成為現今世代的拿細耳人,可以勇敢對神說:「我可以!」更重要的是,因為神說「我可以」,我們就能宣告:「我就可以!」他期許,這四天的營會不只是短暫的激勵,而是帶來持續的生命復興,並且延伸到每個人的家庭、教會與校園。
「不要再相信那個曾經軟弱的自己說『我不行』,而要相信神說『祂能』!」他提醒,靠著住在我們裡面的基督,我們凡事都能做。最後,他邀請全場彼此鼓勵,先對左右兩邊的人說:「神可以的!」接著宣告:「神使用我,我也可以的!」
陳牧師也發出屬靈的宣告:「我相信,台灣可以興起十萬個拿細耳人般的年輕人!他們將帶出國家的轉化,使台灣成為自由、安全的國度,成為宣教的基地,讓福音從這裡不斷傳揚出去,直到耶穌基督再來的日子。」
陳榮敏牧師也呼籲眾人,持續為2025年所有SHINE青年運動的參與者禱告。他相信,神要藉著這次營會,在末後世代興起一群聖潔、公義、火熱愛神、全然無保留、為基督而活的年輕人──不僅包括同工,也包括所有參與的學員。他們在這四天中所領受的恩典與呼召,將化作一把屬靈的火焰,帶回各自的學校、教會與社區,不斷發光發熱,進而帶來社會與國家的轉化,讓台灣成為宣教的基地。
後續持續為青年復興禁食禱告
SHINE青年營會策劃團隊的曾敬恆牧師表示,本屆營會所有學員皆由各地教會報名推薦,其中已受洗者不到五成,超過一半為首次參加,國高中生占比高達七至八成。他特別指出,過去三年積極推動「拿細耳人」運動,現今正值關鍵時刻,神正在各地興起一群願意全心委身、為主而活的年輕人。
他提到,在經歷「烽火行動」以及全台各地網絡連結後,觀察到各大教派所舉辦的青年營會,也多不約而同圍繞在「拿細耳人」的主題上,顯示神正在超越宗派、同時在不同地區推動這股屬靈的運動,興起一代為神而分別的青年軍隊。
曾敬恆牧師坦言,主辦團隊在初期規劃時,曾對國高中生是否能理解這類屬靈信息有所顧慮,擔心內容是否過於深奧,或他們是否有勇氣回應。但在聚會過程中,深刻感受到聖靈強烈運行,特別令人感動的是,現場有九成以上的學員勇敢回應「成為拿細耳人」的呼召,顯示出這一代年輕人內心渴望為主而活的火熱。
他指出,台灣的轉化不會一蹴可幾,但會從這一批被神興起的拿細耳人開始,逐步在各層面帶來改變與更新。會中也發出呼籲,在營會結束後至7月21日,持續召聚願意委身的拿細耳人,為亞洲青年的興起與屬靈復興禁食禱告,深信青年復興將引領亞洲復興的浪潮。
本次營會講員除David Kim牧師與陳榮敏牧師外,還包括JIM牧師、柴佳明牧師,以及萬國差傳訓練中心的陳盈吟傳道。他們分別分享主題信息,包括:「復興:攻擊女性的戰爭與可靠男性的誕生」、「天父的心」、以及「少年人成為磨亮的劍」等,從性別、身分、屬靈裝備等不同層面,帶領學員深刻對齊神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