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 基督教論壇報 / 見證宣教

曠野裡的同在: 當我們被倒空,祂才得以完全進來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斯里蘭卡大城可倫坡街景。

◎得撒(Tirzah) 

斯里蘭卡,一座曾多次經歷破碎的島嶼——被殖民過、歷經內戰,又遭遇海嘯。

當年,許多國際援助組織前往協助,從重建房屋、修復學校、發放物資,物質生活逐步恢復;但我們深深覺得,最難痊癒的,是那道藏在心裡、無形卻真實的裂痕。然而,在這樣一片曾多次被撕裂的土地上,主卻沒有放手——祂差遣人將生命的見證帶來,成為這裡一條又一條恢復的線索。

撕裂土地的恢復見證
Lionel 弟兄原出身天主教,在讀到主恢復的書報後,生命被主摸著,逐步進入主的恢復。2001年,他首次訪台,在交通中堅定了召會立場。此後,高雄市召會持續探訪、訓練與傳揚,協助各地從小規模聚集,逐步拓展至今日,地點已從可倫坡延伸至北部的Jaffna(泰米爾語區)、東岸的 Batticaloa、中部的 Kandy,以及中北部的 Polonnaruwa,全國共22處召會,每處召會定期皆有華語同工在當地配搭訓練與牧養。

Batticaloa教會年終數算聚會合照。(作者提供)

2023年,我們夫婦來到斯里蘭卡,正是這個國家情勢最動盪的時刻。曾有朋友勸我們暫緩前行,畢竟連政府都已無力保障最基本的生活條件,誰也無法確定明天是否會更好。但配搭的同伴說:「人的盡頭,是神的起頭。」這句話不只是安慰,更成了我們繼續往前的信心。我們選擇留下來,也開始學習與這地一同生活。

三年,不算短的時間了。

如果說第一年是「被環境拆解的我」,那也許就是主在外面的安排中,對我天然人的拆毀與破碎;第二年是「被愛割捨的我」,是在深處親情的對付裡,讓我從魂的生命轉向靈裡;而第三年——「學會抱著空空的手過生活」的我,也才開始真正摸著什麼是倒空自己,好讓祂在我裡面得著安家之處。

今年五月,開始經營社群、有更多書寫,起初只是想留下點什麼。沒想到一句留言、一個鼓勵,竟像鬆開了心底的水庫閘門,使我願意慢慢說出這些日子的故事。被整理的不只是資料夾,更是我的思緒和心情。

服事所在地Batticaloa。(作者提供)

進入異地的曠野
從台北到屏東,再踏上斯里蘭卡東岸的 Batticaloa,那些地名好似一站一站地,把我搖晃到世界的邊緣。濕黏的氣候、辛辣的飲食、陌生的語言、模糊的身分,我從一個追求成就感的職業婦女,成了只在廚房燒飯、家庭打掃、洗衣的家庭主婦。每天與蚊子、螞蟻、烏鴉為伍。原來,一個人所有「以為的我」,竟可以這麼快就脫落。

這就是「暴露」的開始。主沒有多說話,但祂把我安置在一個什麼都聽不懂、吃不習慣、也沒有舞台與掌聲的地方。祂好像什麼也沒做,卻把我那層層包裹的外殼,一點一層地剝下來。

第二年,煉淨從裡面開始。

母親的離世像一場無聲的地震,不驚天動地,卻震央直落我最深處。我原以為自己已經成熟,沒想到她一走,我的心好像空了一塊,永遠填不回來。

我心裡似乎聽見主對我說:「我曾教你製造帳棚的細工,也教你製造香壇的法則;但如今,我要你認識我,不再憑你學來的技能,而是憑我作你的生命。」換句話說,我的天然依靠、才幹、能力,若不被對付,就成為建造的阻礙,所以我需要被了結,神的建造才能開始。

第三年,約翰弟兄的離世,是主對我們的另一次深刻試驗。這位比我小二輪歲數的年輕弟兄,從語言、服事到日常生活,幾乎與我們朝夕共處。他是我們初到斯里蘭卡的翻譯、配搭、也是我們生命中的同伴,我們早已將他視如己出,如同自己的屬靈孩子。

曾經,我一面為他預備飯食,一邊想像他未來的婚禮;甚至在心裡已開始為他物色利百加,盼望為這位忠心的年輕人覓得最合適的幫助者。

然而,在一場無聲的清晨裡,主卻把他接去了。那種失落,不只是情感上的抽空,更像是配搭中的一個肢體被拿走,讓我們在靜默中接受主的主權與安排。但主不急著解釋,只溫柔地把我們「變成答案」的一部分。祂沒有立刻告訴我們為什麼,只是讓我們繼續煮飯、洗衣、做日常的事,像是提醒我們:生命的往前,不是靠著理解,而是靠著交通與信託。

撒母耳記下十二章裡,大衛在孩子離世後,不是崩潰或停滯,而是起來洗臉、更衣、敬拜神。那不是情緒的壓抑,而是認識了神的主權與時間:「他不能回來見我,我卻要去見他。」這節經文常安慰我,也引導我從痛苦轉向等候。

那段時間,我沒有太多能做的,只是繼續煮飯、洗衣、打掃。不是因為我堅強,而是因為我太軟弱了,除了持續日常的事,我什麼也做不了。真正的安息,並不在於日子不苦,而是在撕裂之後,仍然能心存感謝地燒一鍋飯。

我曾經什麼都「不」:不吃辣、不吃重甜、不愛做家事、不愛哭;不肯低頭、不願放手。

如今,我都做了、都吃了、哭了,也都放了。也終於慢慢學會了——在沒有選擇的環境裡,讓神有機會選擇我們。

看望聖徒合影。(作者提供)

曠野裡靠主前行
這些年在斯里蘭卡的生活,有時真的像出埃及記所寫:一面,主雖將我們安置在為難之中。但祂在白天預備雲柱為我們遮陽,夜晚預備火柱伴我們過冷冽的曠野。環境始終沒有改變,但祂一直就在其中。雲柱火柱的同在,是祂悄悄地照料祂的子民,使我們在每一段乾渴裡,仍有水喝、有路行的隱密保守、照顧。

這就是「曠野裡的同在」:神不一定讓我們繞過荒涼,但祂必定與我們一同經過。當我們在環境中一層層地被倒空,祂就越能在我們的裡面得著安家之處。

這三年,我學會了不是去證明「我能」,而是去承認「我不能」,然後經歷「祂能」。主所給的功課,有時並不是要我們完成什麼任務,而是要我們被製作成一個更真實、更屬祂的器皿。

我們來,是因著祂的呼召;

我們能留下來,是因著祂全般的恩典;

直到那日,祂能在我們的裡面,建造祂永遠的居所。

後記:斯里蘭卡因新政府上任後政策有所變動,宗教團體的正式登記對當地福音工作與外籍同工簽證續辦尤為重要,請代禱相關程序能順利推進。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