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近日,美國政府所通過「大而美法案」和陸續對各國寄出關稅通知函,預期將會為全球經貿帶來深遠影響。而在台灣,7月26日的大罷免投票日亦迫在眉睫,投票結果也會牽動政黨和國會消長,同樣是充滿許多不確定性的變局。
面對國內外充滿「不知明日將如何?」的種種變局,教會該如何幫助信徒和所接觸到的人,在多變的世局活出不變的盼望?台灣社會的正反意見相互拉扯,基督徒如何扮演「和平之子」為台灣社會和罷免投票禱告?
當答案不夠時?主耶穌有解答
中華基督教基層宣教訓練促進會理事長尹可名牧師受訪時表示,若以現今台灣人的平均壽命為80歲來計算,60多歲的他,已遇到多次國內政黨輪替和國際政經局勢震盪,特別是當科技(3C產品)、網際網路和生成式AI日新月異的此刻,「變」已是常態,每次有變動發生,人們總是會問Why?然後以各種出於人的方式去尋求解答和找尋出路。
尹牧師曾在受邀到教會主日講道時,以「當答案不夠時」為題,引用詩篇三十七篇5節勉勵弟兄姊妹:「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祂,祂就必成全」。他表示,6月初的時候,他跟太太到地中海旅遊,看到很多昔日皇宮和教會的遺跡,那些皇宮過去都是曾經權傾一時的國王所建立的,為要彰顯自己的豐功偉業,這些國王也會立石為碑,來記載自己的成就,為的是要豐功偉業被傳頌到萬代。
但時至今日,這些過去位高權重的君王已經沒有幾個人記得他們是誰,多數過去富麗堂皇的宮殿,如今也只剩下斷垣殘壁。尹牧師說,這讓他深刻體悟到:「世上所有國家的政權,終究都會過去,只有神的國度昔在、今在、永在」。他從事身心障礙權益促進和法案修訂等公共事務參與的導師──已故的伊甸基金會創辦人劉俠,也曾勉勵他,最大的愛來自於耶穌,願意「無罪的代替有罪的,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而人世間最大的愛,就是所做的事,是出於哥林多前書十三章5節「不求自己的益處」的愛。
尹牧師說,世界上包括透過民主制度投票選出來的執政掌權者和民意代表,在參與選舉或是面臨罷免投票時,通常身段都會放得很低,或訴之以理、或動之以情,來爭取選民支持。像這次面臨罷免投票的立委,就會希望選區當初投給他們的選民,出來投「不同意罷免」,罷團成員也很賣力地要催出「同意罷免」票,雙方也都會跟教會的信徒拉票。
尹牧師說,有的信徒,甚至是牧師很積極參與其中,但耶穌當時在巡撫彼拉多前受審判時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參約翰福音十八章36節)。耶穌透過祂的話提醒教會和信徒,一旦教會涉入了世界上政權紛爭之時,連主的臣僕都要彼此爭戰,這提醒我們,無論是贊成罷免或是反對罷免,這都不是信徒,甚至是牧師去推動的事,也不是耶穌給他的兒女要成為「和平之子」的託付。
耶穌給祂的兒女成為和平之子託付
對於來到教會的人,教會要幫助他們在基督信仰和聖經的話語中「向下扎根,向上結果」,教會一旦涉入立場之爭,一定會破壞教會內的信徒彼此之間的關係,以及教會與鄰舍的關係,使徒行傳六章4節也提醒使徒事奉主,要以祈禱、傳道為事,而非捲入世界政權相爭的紛爭。
但尹牧師引用列王記下十九章,希西家王當年面臨亞述王大軍壓境時,希西家王選擇上耶和華的殿,大聲呼求耶和華,救他脫離亞述王的手,提醒有教會生活和牧師擔任屬靈遮蓋的政治人物,要真心來到神的面前尋求祂的幫助。
尹牧師引提摩太前書二章1-4節勉勵眾教會,面臨726罷免投票即將到來,接下來的日子,台灣社會乃至教會可能會出現的撕裂、對立和紛爭,我們所禱告的對象,首先應該是「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和祝謝」,再來才是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該如此。為的是使我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的度日。神的心意是希望「萬人得救,明白真道」,而非是哪個政黨取得國會的多數和政權。
尹牧師說,身為基督徒、牧者,焦點應放在信仰的核心,「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耶穌開始傳福音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們要悔改,因為天國近了」。所以,我們要傳的是耶穌,是救恩,是悔改。
當年劉俠為了身障者的權益走上街頭,是為了公眾利益,是為了受歧視、被遺忘的弱勢發聲,訴求的是身心障礙者的「就學、就業、就醫、就養」這四大需求,教會要關心那些弱勢的、被壓迫的人能夠得到國家的資源照顧和保護。尹牧師還記得,當年殘障福利法能夠順利在立法院闖關,就是一位來自基督徒家庭,也曾在教會做過見證的立委;基督徒從政,看重的是對社會有益、而非個人利益。
尹牧師說,基督徒知道,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地雖改變,山雖動搖,我們知道神與我們同在而不害怕擔憂,教會和基督徒要成為變動時代的和平之子,關鍵就是倚靠神,因祂是和平的君,一個有神的愛在裡面的傳道人和信徒,會以耶和華的心為心,會惦記的,是耶穌來到這世上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把福音傳遍天下,當人不求自己的益處,就能夠贏得友誼,使人和睦,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