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詐騙事件層出不窮,手法推陳出新,雖然政府很努力「打詐」,想要遏止犯罪,但總還是不斷有人挺而走險去謀求「不義的錢財」,所為何來?教會可以怎麼加入防詐和打詐?
更生團契駐台北監獄牧師戴善盈受訪時表示,罪犯能洗心革面成為新造的人,關鍵就是「心意更新而變化」。這個動力來自於當事人感受到「我是蒙愛的」,所以願意跟過去的「老我」告別,痛改前非並且不再犯罪。
遏止詐騙必須從心救起
戴善盈牧師說,社會大眾會好奇,政府一直在打詐、也一直在宣導防詐,但為什麼詐騙還是那麼猖獗?回到根本的問題,就是箴言四章23節所提醒的:「你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從過去在教會牧會,到現在從事監獄教誨關懷,他發現現今整個社會太過於標榜追求個人利益,甚至出現「利益至上,為了得利不擇手段」的社會氛圍。
因為社會價值觀的偏差,讓愈來愈多想要「急速發財」的人,不是鋌而走險去詐騙別人,就是自己成為被詐騙集團鎖定的對象,法治上的防堵只是治標,最根本的還是要從教育層面去做人心的導正,家庭、學校、職場、社會和教會都要一起來做。
戴牧師說,現在的詐騙手法愈來愈科技化,以前是金光黨傳統的詐騙手法,現在包裝改變了,對象也不同了。以前針對歐巴桑和退休人士,現在對象多了上班族、知識分子和年輕人。因為他們普遍都在使用AI和3C產品,上網是他們的生活日常,若是他們的生活過得很「薪」苦,就很容易心懷不平或是懷抱著快速致富的念頭,他們很容易成為詐騙集團鎖定的肥羊,甚至有人被詐騙集團吸收。
戴牧師說,為什麼總是有人被詐騙集團欺騙?而且還有人被一騙再騙、愈陷愈深,積蓄騙光了,還去借貸投資,有時是出於人性的貪婪和不甘心,一開始是「想要快速致富」的貪念讓人陷進去,然後當人跌了一跤,旁邊又有人出主意,讓這人繼續投入,一步一步愈陷愈深,這就是詐騙集團「養、套、殺」的連環套。當人被貪念牽引,上了當、吃了虧,產生不甘心的情緒,往往就會讓人陷入一連串的陷阱,這些投資詐騙手法讓人覺得「只要你參加、操作一下,就可以輕易賺到很多錢,但結果常是血本無歸」。
現在詐騙集團成員被抓到之後,是不是因為刑罰很輕,讓人不怕以身試法?戴牧師說,現在詐騙集團的結構包括車手、水房、機房等,分工詳細、層層相連,刑責也就分散了,被詐騙的對象包括教授、牧師、老師,什麼人都可能被騙。
詐騙橫行的年代 教會要加緊傳揚真理
那麼在這個詐騙猖獗的時代,教會可以做什麼來幫助防詐?戴牧師說,教會最核心的責任,還是在好好傳講神的話語,讓來到教會的人,都能發自內心不欺騙人也不欺騙神,靠著信仰的幫助和聖靈的引導,神會提醒我們在作選擇時有平安或不平安的領受。教會要教導信徒正確的聖經真理,這其實就是最強的防詐根基。因為人若有正確的價值觀,把神的話語好好地放在生命中,在生活中行出來,就不容易被外在的誘惑牽動。
其實不只是打擊犯罪行為,真正的問題,是出在心靈深處。我們要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人與人之間的教育,還有「人與神」之間的教育來處理。這些才是最根本的信仰內容,打詐並非治亂世用重典的法律條文可以解決,而是從最根本的人心出發,靠著信仰的幫助回到「簡單、樸實、真實」的狀態,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