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7 基督教論壇報 / 普世教會

「一支牙刷、一份衛生用品包」英牧師盼給弱勢族群帶來尊嚴與改變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編譯余友梅 追蹤
倫敦聖墓教堂牧師尼克.莫特謝德發起「倫敦市衛生銀行」活動,5年來協助超過2萬名缺乏個人衛生用品的弱勢者。(圖/翻攝自FB@Lansdowne Church)

【編譯余友梅/報導】面對英國日益嚴重的「衛生貧窮」(hygiene poverty)問題,倫敦聖墓教堂(Holy Sepulchre London)牧師尼克.莫特謝德(Rev Nick Mottershead)發起「倫敦市衛生銀行」(City of London Hygiene Bank)活動,5年來協助超過2萬名缺乏個人衛生用品的弱勢者。儘管規模有限,他堅信:「一支牙刷、一份盥洗包」的行動,能為人們帶來真正的尊嚴與改變。

倫敦聖墓教堂。(圖/Wikimedia)

所謂「衛生貧窮」(hygiene poverty),是指個人或家庭因經濟困難,無法取得最基本的個人清潔用品,例如牙膏、牙刷、衛生棉、沐浴乳、洗髮精、除臭劑等。這不僅影響身體健康,更可能導致羞恥感、社交隔離、影響學習與工作表現,甚至造成心理創傷。

根據英國慈善機構In Kind Direct最新調查,英國近五分之一的成年人正處於這種狀態,比去年增加近100萬人,其中四分之一的家庭還有未成年子女,情況日益嚴峻。

衛生銀行:離開教會倉庫的社區援助

聖墓教堂位於倫敦市中心,是一座歷史悠久的英國聖公會教堂。5年前,該教會成立「倫敦市衛生銀行」,目前由尼克.莫特謝德牧師統籌。他強調,衛生銀行不直接向個人發放物資,而是與學校、庇護所、家庭支援中心和其他慈善機構合作,由前線工作人員將必需品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

(圖/翻攝自thehygienebank.com)

截至目前為止,這項行動已捐出36噸物資,僅2024年就超過11噸。義工們將收到的物資分裝成「衛生用品包」,內含基本清潔與個人照護用品,由合作單位轉交給受助者。

一份用品包,重拾一份尊嚴

莫特謝德指出,接受支援的人來自各種背景,包括單親家庭、癌症病患、接受照護的身心障礙者,以及遭遇家暴的女性。他回憶,一位受助者曾含淚表示:「這讓我知道,有人關心我,不只希望我安全,還希望我活得有尊嚴。」

他也提到,一名青少年因家中沒有除臭劑與牙膏,長期拒絕參加學校社團活動,甚至請假不去上課。這些看似小事的缺乏,對一個人的身心與社會連結可能造成長遠影響。

(圖/翻攝自thehygienebank.com)

企業與社區攜手響應

該行動吸引多家企業響應捐贈,社區也設有物資收集箱,義工們協助整理與包裝,將用品分成適用於不同年齡與性別的配套包,再由合作單位轉交。

「我們不會一下子解決整個倫敦的問題。但我們可以幫助一戶家庭、一所學校、一位需要幫助的人。這就是希望的起點」,莫特謝德說。

(圖/翻攝自thehygienebank.com)

衛生,是一項人權

他強調,清潔不該是特權,而是基本人權。「一份衛生用品包不只是物資,而是能夠參與生活的門票。這關乎孩子是否敢舉手回答問題,女性是否能安心上班,人們是否能有尊嚴地走進社區。」

莫特謝德呼籲更多社區、教會與企業加入,「我們的任務就是,確保沒有一個人因為缺少牙刷或肥皂而失去信心與尊嚴。」(資料來源:Premier Christian News)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