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8 基督教論壇報 / 靈修禱告

在十字架下改變屬世價值觀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 The Last Sigh of Christ" (Detail), by Julien-Michel Gué

◎王武聰(牧師)

經文:哥林多前書一章17-31節

基督教信仰太荒謬了吧!說什麼耶穌被釘十字架可以救贖人的罪,只要信耶穌就可以得救、罪得赦免,對那些罪大惡極的人來說,太便宜了吧?

這不是今天的台灣人才認為不可思議,二千年前當時絕頂聰明的猶太人、希臘人更認為「十字架的救贖」簡直太愚蠢了!

然而,二千年來世人視為羞恥、愚蠢、軟弱的十字架,卻帶來無與倫比的震撼力與影響力。

猶太、希臘文化背景的價值觀
保羅蒙召成為外邦的使徒,他說「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哥林多前書二章2節),「基督差遣我,原不是為施洗,乃是為傳福音,並不用智慧的言語,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哥林多前書一章17節)

保羅傳福音只單單傳講十字架,但是對當時的猶太人、希臘人不只是不可思議,更認為是荒謬到極點,十字架的價值觀與當時猶太人、希臘人的價值觀差距太大了。那麼當時猶太人、希臘人要的是什麼?

1.猶太人要神蹟  視十字架為絆腳石
上帝曾應許要給以色列百姓一位彌賽亞來拯救他們,然而他們期待的彌賽亞卻是政治性的彌賽亞,他們渴望一位大有能力的君王帶領他們推翻羅馬帝國,重建大衛王朝。

因此,當耶穌行神蹟、醫病、趕鬼時,眾人擁擠跟隨祂,當祂變餅餵飽五千人時,眾人隨即要擁戴祂為王──就為了耶穌擁有超自然能力,符合猶太人要神蹟的期待。以致當祂進耶路撒冷,眾人夾道歡呼、脫下衣服鋪路迎接祂,門徒們更是急著分配大位而明爭暗鬥,他們正期盼耶穌登高一呼,一舉推翻羅馬帝國,洗刷他們長期被殖民、欺壓的羞辱。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耶穌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祂不僅拒絕作猶太人的王,反而溫柔謙卑服事罪人,並且甘心樂意為世人的罪被釘在十字架上,這對猶太人來講,怎麼想也想不通,更是無法接受。

摩西律法清楚寫著:「人若犯該死的罪,被治死了,你將他掛在木頭上,他的屍首不可留在木頭上過夜,必要當日將他葬埋,免得玷污了耶和華─你上帝所賜你為業之地。因為被掛的人是在上帝面前受咒詛的。」(申命記二十一章22-23節)

對猶太人來講,被釘十字架掛在木頭上處死者,乃是被上帝咒詛的人;因著耶穌被釘十字架的事實,猶太人完全否定了祂是彌賽亞、是上帝的兒子的身分,因此,他們視十字架為軟弱無力的絆腳石,十字架使他們彌賽亞的美夢破滅了。

哥林多古城遺跡。

2.希臘人要智慧  視十字架為愚拙
在希臘人心目中,上帝的屬性被認為是「apatheia」,意思是「完全沒有感覺的」,他們認為上帝不能有情感、感受,如果祂有喜怒哀樂,那麼祂就會被人類感動、受影響,如果人類能影響上帝,那麼人就比上帝更大了。

因此,當基督信仰說這位上帝對人有深厚的情感,以永遠的愛愛人,上帝的心且會傷痛……這些對希臘人來講,他們很難接受一個有位格的上帝,這是他們的智慧所無法理解的。至於上帝道成肉身成為人,像耶穌這樣愛人又為人悲傷,並且為義受苦,那更是不可思議。

希臘人熱衷於追求智慧,只是他們追求的智慧乃是指向口才知識、頭腦靈巧,善於辯論、華麗言辭,以致他們視基督教傳道者的信息為粗魯愚拙,十字架的道理愚蠢可笑。

十字架改變屬世的價值觀
儘管當時屬世的價值觀著重在追求神蹟能力、智慧聰明、身分地位,然而保羅卻說哥林多教會信徒按世界的價值觀,他們當中「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貴的也不多」。保羅不是輕看他們,而是要提醒他們,哥林多教會的信徒成了何等人,有如此被看重的位分,乃是因世人所看為軟弱、愚蠢的十字架所成就的。

哥林多教會信徒之所以「凡事富足」、「口才知識齊備」、「在恩賜上沒有一樣不及人的」,乃是上帝的揀選與恩典──「上帝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上帝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及那無有的,為要廢掉那有的。」用意是要人「在上帝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

當時在羅馬帝國,有多少的奴隸不被當人看待,多少愚拙、軟弱、卑賤的人被欺壓,多少被歧視的人被看成社會的渣滓,多少在罪中受捆綁轄制的人,基督信仰恢復他們做人的尊嚴,並提升他們成為上帝兒女的身分,這些都是因這被視為軟弱、無能、愚拙的十字架所完成的功勞。因此,保羅勉勵信徒「一切有血氣的,在上帝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誇口的,當指著主誇口」。

神揀選被輕看卻信祂的人
回想160年前,福音來到台灣,早期信主的都是典型社會中貧窮卑微、疾病痛苦、邪靈附身、走投無路、被歧視輕看的人,上帝將他們從如同糞堆中抬舉起來。例如台灣第一位信主者──高長,原來是個賭徒,他準備將最後一點錢作最後一賭,卻在路旁聽到福音信主,後來跟著宣教師到處傳福音。上帝賜福他的家庭,後代子孫培養出許多牧者和醫生,在台灣無論是教界或社會均倍受敬重的高俊明牧師就是他的孫子。

保羅說:「因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上帝的大能。」(哥林多前書一章18節)我們都要在「滅亡」與「得救」之間作抉擇,只是由我們的聰明智慧所做的選擇,常常是走向滅亡之路,因憑著人的智慧,我們很難認識上帝,以致「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不認識上帝,上帝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這就是上帝的智慧了。」(21節)

"Christ Healing at the Pool of Bethesda", by Carl Bloch

以愛服事鄉親的烏腳病之父
再舉兩位因著十字架的愛,一輩子奉獻服事的例子。被譽為「台灣烏腳病之父」的王金河醫師在回憶錄自序中說:「歡喜做憨人,越做越有興趣,越做越高興。我是一個平凡的醫師,自從日本東京醫專畢業當醫師以來,深深體會到做為一個醫師必須竭盡醫師的天職,來解除、減少病患的痛苦,讓病人同享人生的樂趣與幸福,這是我做醫師的宗旨。」

1950年代中期,台灣西南部沿海地區爆發烏腳病,患者因為飲用被汙染的地下水致病,病況輕者腳趾酸、麻、疼痛,病況重者腳趾脫落、截肢,既不能睡,又不能食,痛苦萬分;另一方面又需承受親友鄰舍異樣的眼光,漸漸被眾人疏離,真的是痛苦萬分,宛如活在人間地獄。

王醫師以有限的資源在診所親自看診、照護烏腳病患,透過福音和詩歌分享盼望,只希望竭盡所能,為台南鄉親、為烏腳病患做一些事情。

前台南縣長蘇煥智說:「王金河醫師不僅懸壺濟世,他與夫人還協助遭截肢的烏腳病患謀求生計成立手工藝訓練中心及生產中心,使醫療與技訓及就業能連線發揮作用,並帶領病患唱聖詩、禱告以取得心靈的平靜,甚至遇到不幸往生的病患,其家屬無法處理喪事時,還自己親手替死者釘棺木及所有下葬事宜。」

台灣的史懷哲「甘願做憨人」
在台南北門烏腳病免費診所執行外科手術的是「甘願做憨人」的謝緯醫師,謝醫師不畏路途遙遠,固定每週四偕同護士及助手,從南投至台南北門,為烏腳病患進行截肢手術,並為列為貧戶的其他患者動手術。

謝緯醫師長途跋涉,長時間在醫療器材不足、缺乏空調設備的開刀房裡從事攸關性命的工作,其辛苦可想而知。但謝醫生從不抱怨,每週都風雨無阻,數十年如一日。如同他常說的「不要把醫術當算術」。

當時烏腳病的治療法只有截肢一途。謝緯醫師對此極為不忍,卻別無他法。他在日記中寫道:「這是一件對患者是好的事情,但是我的內心覺得很對不起,切斷腳又不會再長出來,若是二隻腳都切了,覺得非常悲慘,所以我一直在想有沒有其他新的治療法。」

謝緯醫師終生為病患奔波,1970年6月,在埔里開刀後,趕赴二林基督教醫院應診途中,因過度勞累不幸車禍喪生。車禍發生前留下一句令人心酸、感動的名言:「我晚到一分鐘,病患就多痛苦一分鐘」。

親愛的弟兄姊妹,你信主前和信主後的生命有何不一樣,信主前、後的價值觀又有何不同?

你是否認為自己今天成了何等人,有何可誇口的事,乃是出於上帝的憐憫和恩典呢?我們該如何回報上帝的恩典呢?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