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台灣社會接連傳出多起家內和幼托機構兒虐事件,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刑法》相關條文修正草案,加重兒虐施暴者的刑責,盼能有效遏阻兒虐,讓孩子可以安心且安全長大的空間。台北真理堂將7、8月份訂為「福音化家庭」主題月,藉由系列主題講道推動福音化家庭,鼓勵信徒「從我家做起」,成為「福音生活化,生活福音化」的見證,影響未信親友與鄰居,傳遞「基督是我家之主」成為祝福。
台北真理堂主任牧師蘇哲明受訪時說明推動「福音化家庭」的動機和看見。蘇牧師說,教會是由許多不同的家庭所組成的信仰群體,建立家庭和建立教會是密不可分的,建立家庭就是建立教會,這世代很多適婚男女,對於結婚生子與建立家庭沒有意願,甚至採取抗拒的態度,這除了可能是原生家庭帶給他們的傷害外,另外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社會上太多婚姻家庭的負面消息,影響了他們對成家的想望。
法律無法根本改變人心 須靠信仰結合家庭教育
蘇哲明牧師說,包括基督徒在內,看到剴剴案等兒虐事件,會覺得痛心和不捨,政府想要用提高兒虐刑度來遏止犯罪,他的看法是,「徒法不足以自行」,從家庭教育的根本做起,才能帶出人心的改變和良善家庭價值的恢復,而「福音化家庭」就是結合家庭教育和信仰教導的實踐。
蘇牧師說,包括基督徒在內,很多人是在結婚之後,才開始學怎麼當丈夫、當妻子、當爸爸媽媽,很多時候就是照自己原生家庭的經驗,或是看別人的例子,學會在家庭中應該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家庭的價值是什麼?他認為在現今這個時代,教會更應該要負起責任,因為聖經把家庭價值、上帝創造家庭的目的,都講得非常清楚,而且上帝眷顧家庭,上帝設立家庭,就是要讓所有人在家裡,得到醫治、得著建造和被成全。
蘇牧師說,推動「福音化家庭」,不單是真理堂,台灣的教會在這關鍵時刻要起來承接這個呼召,魔鬼攻擊家庭,讓家庭破碎,上帝對教會的呼召,就是要透過教會這個屬靈的家庭,重新把地上的家庭建立起來,因為上帝把無條件的愛賜給祂的教會和兒女,特別是當很多人對婚姻家庭失去盼望的此時,更多福音化家庭能被傳揚出去,對國家、社會和地方政府,其實都是有幫助的。
特別是政府對少子化加劇束手無策的時刻,更多信徒建立福音化家庭,看到孩子的價值、生養孩子會有辛苦的歷程,但真的有很多祝福在其中,政府只要推動更多協助爸媽友善育兒的政策,也讓爸爸媽媽可以在職進修,恢復家庭價值,讓每個成員都互助互愛,才能從根本杜絕家暴和兒虐,因為「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唯有福音能改變人心」。
7月20日主日,教會邀請亞西亞宣教聯盟主席楊寧亞牧師,分享「福音化家庭的實踐:福音生活化,生活福音化」。
楊牧師說,他問過很多弟兄姊妹:「如果你現在要為自己的家庭求一件事,你會求什麼?」根據他統整起來的資料,他們最渴望的兩件事情,第一件是「全家歸主」,包括爸媽、兄弟姊妹和孩子都能信耶穌,第二件是「家庭原本緊張的關係能夠改變,家庭和樂」。
福音化家庭每個成員都要活出基督
楊寧亞牧師說,「福音化」根據以弗所書四章23-24節的教導,就是「脫去舊人換上新人」,福音化家庭就是「讓基督的福音全然改變全家的生命和生活習慣」,讓基督無條件的愛進入家庭每個成員的生命中,而福音化家庭的焦點,除了成員之間彼此相愛之外,更關鍵的焦點是面對罪的處理,不單處理別人的罪,也面對和處理自己的罪。
楊寧亞牧師語重心長地說,很多不信主的家庭在別人的眼中也是模範家庭,那麼福音化的家庭和非基督徒的家庭,最大的差別是什麼?他表示,就是基督徒跟世人一樣,都會犯錯甚至是犯法律上的罪,但福音化家庭的基督徒,面對罪的態度和事到臨頭的價值觀和反應,是很容易看出來是否實踐「福音生活化,生活福音化」,有不一樣的外在表現,可以用耶穌無條件的愛來面對自己的罪、面對別人的罪,都能夠靠主勝過。
楊牧師說,福音生活化的實踐,就是道成肉身,這在歌羅西書三章16節有教導,就是讓基督的福音真實進入家庭生活,改變價值觀和行為生活的模式和習慣,他的原生家庭有6個兄弟姊妹,他的大哥大姊信主後,帶領全家歸主,楊爸爸信主後,開始每天讀聖經和禱告,有一天爸爸突然對兒女宣布「從今而後,我們不再祭祖了」,福音的大能就改變了他原生家庭的習慣。
生活福音化,是基督徒在面對任何生活問題時,都是禱告尋求從聖經的教導來處理和面對。楊牧師說,這是「肉身成道」,特別是碰到人生重大決定的時候,依照歌羅西書三章17節的教導,尋求基督的榜樣和身量,按著基督的思想模式行事為人,時窮節乃見,基督徒是倚靠上帝的話還是按著世界的價值觀來活,在遇到人生重大決定的時候,就顯露無遺。
楊牧師帶孩子吃飯 勇於面對過犯成榜樣
楊寧亞牧師說,他剛全職事奉的時候,有一天帶六歲的兒子和四歲的女兒去公館吃Buffee,店家言明6歲(含)以上和以下是不同收費的,他當時告訴服務生「兩個孩子都是6歲以下」,那時楊牧師的兒子推了推爸爸,小聲對爸爸說「我已經過6歲生日了」,當時他不以為意,還對兒子說「差不多啦」,吃完結帳後,他走在回家的路上,受到良心的譴責,愈走愈不平安,他就跟兩個孩子認錯,對孩子說「爸爸剛才做錯決定了,不應該這樣做」。
楊牧師也隨即回到店家去跟店家道歉,並要補給不足的餐費,那店家很驚訝,因為過去沒有人會自己承認還回來付錢,爸爸勇敢面對自己的過錯,還以誠信的方式去補救,對兒女產生了最好的身教。
還有一天晚上在教會特會前,楊牧師的孩子主動來找爸爸認錯,承認自己因為貪玩,把聚會用的譜架弄壞了。楊牧師說,他非常感動的是,孩子很勇敢地在他面前承認自己犯了錯。
楊牧師說,人性使然,即便是基督徒,在面對罪還隱而未現的時候,通常都會因為害怕不會輕易主動向他人承認,因為害怕人設崩壞和被定罪,人在犯錯和犯罪的時候,不願意面對,最主要的就是害怕,害怕被處罰、害怕損失,害怕吃虧,但他要鼓勵每個建立福音化家庭的信徒,福音可以讓人勇敢面對自己的過犯,也可以面對別人的罪,因為在愛裡面,沒有懼怕,因為基督徒已經得到上帝無條件的愛。
楊寧亞牧師呼召福音化家庭的建立,家裏要有上帝的道和每個成員的奉獻委身,領受福音、活出福音,就像撒種的比喻,福音化家庭的成員的心要向上帝敞開,上帝的話才能進到人的生命中,結出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