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3 基督教論壇報 / 靈修禱告

【耐心點系列】耐力,來自超越的看見和盼望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莫非(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主任)

在聖經路加福音第十八章中,那位寡婦的故事成為忍耐得勝的最佳範例。但是她的忍耐和堅持,是憑著什麼呢?憑她被一個信念所驅使或支撐,就是相信在所遇見令人絕望的環境後面,一定有什麼是超越她現狀的存在。因此,她能夠在現實的艱難中不斷呼求。她相信生命的價值超過眼前的苦難,不讓困境定義她的存在。

這位寡婦所處的情境,是一個典型的弱勢角色處境:孤苦無依、被人欺凌、在社會邊緣掙扎。這是外界對她的看法。然而,她不讓這樣的處境定義自己。相反地,她相信被奪去的,正是她應該擁有的。被剝奪的尊嚴和公義,成為她繼續呼求和堅持的動力,幫助她忍受現在遭遇的邪惡。這寡婦為我們提供了信心的最佳示範:不要讓現狀定義你,而是用信心來定義你的現狀

她的故事也告訴我們,在基督徒的信仰中,現實之外還有一個更高的真實,那真實就是神。這位不義的法官最終屈服於寡婦的堅持,並非因為他被公義感動,而是被她的毅力打敗。耶穌用這個故事提醒我們:如果一個冷漠的法官尚且因堅持而動容,何況是那位關愛我們的神呢?

對神的認識影響信心深淺
耶穌接著說:「上帝的選民晝夜呼籲他,他豈會延遲不給他們伸冤嗎?」(路加福音十八章7節)

這問題對基督徒而言至關重要,包含兩層面向:

1.神會不回應我們的禱告嗎?
2.神的回應會遲延嗎?

首先,神會回應嗎?你所認識的神是怎樣呢?你是否相信祂一定回應你的禱告呢?

老實說,我們對一個人的信任,常建立在我們對他的認識有多少。對神也是如此。對神的信任,來自我們對祂的認識。我們是否相信神一定會聽我們的禱告?我們對神的認識多少會影響我們的信心深淺。

當我們默想神的性情,要問自己:神是慈愛的嗎?是嚴厲的嗎?還是遙不可及,把地球像鐘錶一樣設好,讓它自己去轉動?還是親密地看顧我們的生活?神是大能的主,但祂是否也在乎渺小的我?還是,神會在患難中讓我們自生自滅、不聞不問?這些問題會影響我們是否願意全然依靠祂。

如果你相信神是美善,你就會尊榮神在你生命中的權柄和能力。這個認識很重要,因為這會影響我們面對生命的態度:不是看自己能做什麼,而是看神對我們的託付是什麼?來到這世上的目的又是什麼?然後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在反映神創造我們的目的。

對神的認識越多,我們的信心就越穩固。神是聖潔的神,是全能的創造者,是慈愛的供應者,也是永恆的救主。祂是永生神,是萬軍耶和華,是平安,是磐石……這些屬性會成為我們信心的基礎,使我們在困境中擁有更大的耐力。相反地,如果我們對神有誤解,認為祂是嚴厲或冷漠的,則會削弱我們的信心。

大衛在詩篇就常稱神為「磐石」,這是他對神堅固不變的認識。因此,他能堅信神的應許。信心中的堅忍,便在於將我們的脆弱放在對神的信賴之中。

上帝的選民晝夜呼籲他,他豈會延遲不給他們伸冤嗎?

為何仍覺得神未回應呼求?
但是,為何我們時常感到神沒有回應我們的呼求呢?美國牧師提摩太‧凱勒曾說:「我們確信神,我們的天父,始終希望給孩子最好的。神或者會供應我們所求,或者會供應如果我們知道祂所知道的一切後,所作的要求。」

神的回應往往符合祂對我們最好的安排。當我們能以神的視角看待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我們的祈求也會隨之改變。所以每次禱告只有兩種結果:神按照我們的請求回應,或神按照祂更大的智慧給我們所需。無論如何,祂總是會回應。

然而,我們經常感覺不到回應,是因為神的時間不等於我們的時間。在詩篇中,大衛稱頌神,因為神聽見他的呼求。

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因為他聽了我懇求的聲音。」(詩篇二十八篇6節)

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向我的上帝呼求。他從殿中聽了我的聲音;我的呼求進入他的耳中。」(撒母耳記下二十二章7節)

這表明我們不僅要相信神,也要相信祂已經聽到,並且會按祂的時間回應。所以,在禱告中有兩種時間存在,一個是神的時間,另外一個是我們的時間。顯然神的時間不等同於我們的時間。在神的時間裡,神一定會回應;但是在我們的時間裡,我們卻感覺祂好像沒聽到我們的禱告。

"King David Playing the Harp", by Peter Paul Rubens

神的時間不等同人的時間
我曾親身經歷一次神時間的印證。創文成立第12年時,首次舉辦創世紀文學獎。從徵稿開始,投稿數量始終不理想。我深感壓力,那一年沒有上路旅行,多了很多在後山谷中禱告的時間,於是我禱告:「神啊,神啊,希望有足夠質和量的作品進來,才能真正選拔出有專業水準的作品。」

因為是比賽性質,總不能參賽者通通有獎,因為想要選拔出優秀、能代表這時代精神樣貌的作品。如此,至少需要比獎項多25倍的作品才能算是一個有信譽的比賽。然而一開始進來的作品稀稀落落。

在截稿前一週,情況依舊緊張。同工建議延長徵稿期限,我拒絕了,認為這對主辦單位來說不合適,而這是神的事工,我們不好看就意味著給神不好看。於是我更用力地禱告:「神啊,這是你的事工,千萬不能讓最後的結果羞辱你的名!求祢讓稿件像雪片般從天而降吧!」

截稿前數天,開始有些作品陸續進入。到了最後兩天,同工驚訝地告訴我:「老師,下雪了!而且是『下大雪』,厚厚重重的雪片(稿件)從天而降啊!」最終,我們收到了超過所需數量的稿件,同工的收件花了整整一個星期才整理好。

這次經歷告訴我,神的回應總帶著一點懸念,需要有信心中的耐力來等候。這是神聖的延遲,在等候中更看到神的心意。正因為神的時間充滿未知,我們才要在信心中不斷忍耐。在等候中,我們更深體會到神的心意。

因此,主耶穌提醒我們,在任何不確定的時刻,當我們還在等待拯救時,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這意味著,信仰之路上必定會有灰心的時刻。祂特別強調「不可灰心」,是要我們堅持不懈地禱告,讓禱告成為我們的藏身之處,更成為我們生命耐力的泉源。

盼望你能抓住這樣的祕訣。

相關文章:

【耐心點系列】沒有生命耐力,就別怪現實太現實

【耐心點系列】需要耐力,才能走到迦南美地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