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6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面對校園權力不對等 曾任校牧牧者提醒學生自保要勇敢說「不」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陳啟峰牧師。(圓圖/受訪者提供)

【記者李容珍/採訪報導】台師大足球隊抽血換學分案,引起社會廣泛討論。曾經擔任校牧,接觸過不同學校學生求助的迦南會北部大專團契陳啟峰牧師受訪時表示,凡以抽血實驗為主的科學研究,需要符合人體研究倫理委員會(IRB)的規範,確保研究的倫理性和對受試者的保護。這次的案件,研究者雖有送案給IRB審查,實際執行卻有落差,涉及到學術倫理、學生自主權益、教育權力不對等、利益衝突等問題。

他說,法律往往是保護知道法律的人,而不是保護弱者。學生配合老師做什麼,一定要了解是否合法,而不能助長不合法;老師也要向學生說明清楚,該項研究是做什麼?也要尊重學生的意願,願意參與的人,填寫保密條款,以保護他們的個資。這次事件,學生雖然去年已經反應,但是學校處置未達到期待,直到檢調啟動調查,校方才出來道歉,並發現問題的嚴重性。

陳牧師表示,所有從事人體實驗研究,研究者都要重視和落實IRB的規範,參與者也要懂法律,對於受試者要知情同意,還要對他們個資保密。若是連參不參加都被威脅,不是自由意志,實為不妥。

陳啟峰牧師。(受訪者提供)

學會自我保護和蒐證

陳牧師說,他過去接觸很多學生,都要求學生要先懂得保護自己。其次,涉及違法要懂得蒐證。他曾認識一位女學生,在大學上聲樂課,老師一對一教學的時候,被老師性騷擾;女學生受不了想換其他老師,卻被老師威脅,否則讓她無法畢業。當時沒有手機,也無法蒐證。因此,他協助這名女學生另外找一位知名的聲樂老師,剛好是女學生老師的老師,讓行為不當的老師有所顧忌不敢再犯,也救了這位女學生。

陳牧師說,現在若有類似事情,他會建議學生可以手機蒐證,甚至可以當場直接拒絕、大聲喊叫,就怕學生害怕權勢不敢反抗。

他通常會建議學生,到辦公室與老師面談,門窗一定要打開,窗戶最好有玻璃。他也認識一個醫學院學生,被長官約去房間私下會面約談,這位學生拒絕進入,事後長官就故意整這名學生,他知道後就協助這學生找比這位長官更高職務的人與對方主管談,讓對方不敢再犯。通常談公事,就應該在辦公室談,不宜進入私人房間。

他曾經為國小三年級以上學童辦兩性EQ夏令營,教導他們對於不當權勢說「不」。透過演戲,對各種性騷擾、性侵犯,勇敢說「不」、「不要就是不要」。

論文被老師掛名,時有所聞。他認識一位研究所學生,寫的論文被老師拿到國科會發表並且申請經費,學生一毛錢也沒拿到;還有一位醫師,替科主任做研究、教學生,整個創意研究全掛科主任名字拿去參展,如果想要揭發,可能在醫界待不下去,只能不了了之。

師生權力不對等 聽話要分辨

他也曾經陪伴一位教授,多篇論文被有權勢的老師掛名第一作者,最後決定不再接受學術霸凌,只得換新的研究領域。

陳牧師說,不管老師、主管,只要權力不對等,都要學會保護自己。學生要聽師長的話,「話要正確」才聽,求主幫助我們能夠分辨,尤其在第一時間感到對方已經違反自己意願,要留下紀錄,找到相關法源勇敢提出申訴。

相關新聞:我們與權柄的距離 界線怎麼劃?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