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小平
結交異性朋友,多半是為了更認識對方;然而一旦你發現對方不適合交往,就要及時剎車,千萬別為了不好意思,拖拖拉拉的開不了口拒絕。
無論你們是透過哪種方式認識,參加活動、未婚聯誼、公司同事或是教會小組的朋友,若是感覺到他對你有意思,而你又不是喜歡對方,就要明確表示你不可能跟他交往。
*獨處,留下誤會的空間。
男女剛開始認識,多半是透過群體活動,慢慢的,雙方有了好印象,就希望遠離人群,可以更多了解彼此的心意。所以,「獨處」會給對方「你喜歡他」的感覺,因為兩人感情還在模糊地帶,他不好意思問你,你也沒有特別聲明,很容易產生誤會。
有些教會小組,弟兄姊妹會一起禱告,若是你經常跟某位弟兄或姊妹獨處禱告或靈修,次數多了,分享的話題更加親密,更有可能讓對方以為你喜歡他。
*不喜歡他,兩人不獨處。
所謂的獨處,就是相處的地方只有你們兩個,如果彼此喜歡,獨處或許可增加認識與了解。
但若你只是把他當作朋友或教友,更需要避免獨處,以免對方誤會,你渴望跟他獨處培養感情。若是團體聚會,你發現有人故意撮合你們,就要想辦法離開現場。
即使是看電影,雖然周遭還有其他觀眾,但是你倆坐在一起,會給別人或對方親密的錯覺,你想否認都要花費一番功夫。若是看電影中途,他突然握著你的手示好,更要嚴詞警告對方。
當然,更不能讓對方到你宿舍或你家,宿舍屬於私密空間,容易發生危險。若是讓對方到你家,他也會誤以為能登堂入室,表示你對他有意思。
*想要騎驢找馬,結果摔了一身泥。
有些人找對象就像找工作,即使不喜歡,覺得至少有份薪水,慢慢可以等到更好的工作。
問題是,找工作和找對象不同,你以為是騎驢找馬、還有人陪伴,勉強保持男女朋友關係,只要遇上更好的再跟他分手。未料,對方跟你想法不同,一旦你提出分手,他覺得你負心背叛。就怕遇到偏激的人,心中有所不甘,找你或新任戀情算帳,豈不是連累別人?
*獨處,給予他繼續糾纏你的機會。
許多人不曉得如何拒絕,遇到不喜歡的人死命追求,仍採取欲拒還迎的態度,跟對方一起吃飯、郊遊、逛街、看電影……,等於你把機會送到他手上,讓他繼續糾纏你。
你每次都告訴自己,這是最後一次了,下次對方打來電話,你就又「不小心」答應了。
有些人的纏功很厲害,加上甜言蜜語、昂貴禮物的連環攻勢,讓你如同陷入泥淖中,難以自拔。難道,你打算這樣勉強跟他走入結婚禮堂?
*發現情況不對,要小心保護自己。
如果你結交的朋友中,有人悄悄喜歡你,朋友明知道你不喜歡那個人,他們還是設法拉攏你們,甚至製造你們獨處機會。
剛開始,可能是一夥人吃飯聊天唱歌,突然一個個溜走,剛好你們都喝了含酒精的飲料,頭暈目眩之餘,失去了反抗的力量。此時你要力持鎮定,尿遁是最好藉口,同時記得手機不要離手。不要等到只剩下你們兩個,想逃都來不及。一旦確認危險,先將自己反鎖在廁所裡,即刻打電話向朋友求援。
因此,朋友聚會中,小心提防在座有陌生人,或對你心懷不軌的人。
*決定分手時,見面不要大意。
你倆雖然交往過一段時間,可是彼此覺得不適合,或是你單方面想分手,他也答應了,卻要求跟你再見一次面。你原本是拒絕的,但他的理由是好聚好散,同時想把過去的禮物還給你,總之,他最後說服了你。很可能你就把自己放在了危險的境地。
類似單方面的分手,最好不要再見面,即使見面,也要找朋友或長輩陪伴,而且要約在公開場所。尤其是若他有暴力傾向,更要做好保護措施,以免他抱著跟你同歸於盡的想法,你想逃都逃不了。
在兩性情感關係中,最怕遇上戀愛腦,為了愛情昏頭轉向,忘了保護好自己。誠如聖經上提醒我們的話:「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以弗所書五章15節),處理感情也要懂得運用智慧。
同樣的,更要提醒自己,如果對方表明他不喜歡你,確定你倆不可能繼續交往,千萬不要勉強對方。愛情原本就是你情我願,喜歡他,就要尊重他,即使分開了,也要大方地祝福對方,好聚好散。千萬不要鬧得兩敗俱傷,留下無法癒合的傷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