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容珍/採訪報導】台灣首部聚焦半導體發展歷程的紀錄片《造山者──世紀的賭注》(A Chip Odyssey),引起很大迴響,也令許多觀影者感動流淚。新竹關新勝利堂鍾嘉華牧師表示,盼望這世代的教會,在動盪不安的社會,願意成為「造山者」,在信仰中築起真理的高地,為社會帶來盼望和方向。
鍾嘉華牧師受訪時表示,他牧養的教會中,有很多弟兄姊妹都是在竹科工作,6月中他參加特映會的初心,是想更多了解他們的職場。他是文科生,導演用說故事的方式,幫助他更理解他所牧養的族群,他們的現況及面臨的困難。
台灣半導體發展,是全球科技產業鏈的關鍵推手。他很感動於那些默默打拚的先鋒者,透過這部影片,讓他了解竹科早期的故事。台灣半導體發展到現在,能在世界具有影響力,是當時一群人的遠見,他們默默耕耘,不計名利代價委身付出,現在才會開花結果。
信仰也是一樣,都需要扎根和精煉,從教會歷史來看,也是由很多逆境造就的一代代門徒。雖然當時大環境對台灣非常不利,面對很多危險,卻造就這些年輕人,投入在半導體領域,至今看到其產生的果效極為深遠,也是神特別的恩典。
林本堅長老在片中勇敢見證信仰
片中一段為該教會林本堅長老的分享。這段畫面拍攝於兩年前,當時團隊借用教會二樓場地進行長時間錄製,最終成片中雖僅保留有林長老短短幾句話,卻極為珍貴。林本堅長老在鏡頭前勇敢見證信仰,成為當代許多科技人所需要的榜樣;這也提醒我們,在職場中不應隱藏信仰,而要以智慧與行動發出光芒。
大罷免投票結束後,社會的意識形態分歧仍未消弭。鍾牧師指出,教會應堅守在真理中的合一原則,既不淪為政治工具,也不應退居邊緣、選擇沉默。他呼籲,求神興起更多禱告的祭壇,為國家守望,尤其是在當前台灣面對地緣政治壓力、關稅風暴、族群緊張與家庭結構崩解等多重挑戰之際,更是教會與信徒興起發光的契機。教會要成為這世代的守望者,也應致力培育更多門徒,使他們在各行各業中作光作鹽,活出信仰的見證。
「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詩篇一二一篇1節),我們向山舉目,不是因為「山」能幫助我們,而是「山」讓我們抬頭仰望創造天地的耶和華。我們也盼望這世代的教會,在動盪不安的社會,不去批評也不貪戀在舒適圈,而是願意成為「造山者」,為社會帶來盼望和方向。
教會為科技工作者禱告 為國家守望
鍾牧師也在臉書上提到,影片導演蕭菊貞耗時5年製作,採訪超過80位重要見證者——從第一批工程師、女作業員,到政策推手與當代年輕工程師,從多角度呈現台灣半導體如何從零走到全球頂尖地位。全片核心是「革命情感」與「守護國家使命感」,展現台灣人在美中科技對抗與地緣政治競賽中的奮鬥精神。晶片不只是科技產品,更是台灣島嶼命運與國家安全的象徵,肩負全球關注之重責。
他總結觀影心情:看到教會在此社區扮演關懷與支援的角色,不僅是信仰家庭,更成為高科技職場人在靈命、家庭、人際各面向的慰藉與力量來源。他也期盼,繼續多為新竹科學園區工作者代禱,求主賜健康、平衡與智慧,支撐他們在挑戰中仍能持守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