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亮(湖光教會主任牧師)
使徒行傳26:6-7,19-20
現在我站在這裡受審,是因為指望神向我們祖宗所應許的;這應許,我們十二個支派,晝夜切切地事奉神,都指望得著。王啊,我被猶太人控告,就是因這指望。……亞基帕王啊,我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先在大馬士革,後在耶路撒冷和猶太全地,以及外邦,勸勉他們應當悔改歸向神,行事與悔改的心相稱。
一個父親下班回家,年幼的孩子問:「爸爸,你一個小時可以賺多少錢?」父親答:「五十美元」,孩子聽後沮喪地回到房間。父親見狀好奇地去窺探,看見孩子把撲滿裡所有的錢都倒出來,在那邊算錢。孩子看到父親進房,戰戰兢兢地跟父親說:「你可以再給我十塊錢嗎?」父親不悅地說:「你已經有很多零用錢了,還要十元做什麼?」孩子說:「我想湊五十塊錢。」父親問:「你要五十元幹嘛?」孩子回答:「我想湊五十塊錢,買你一個小時,希望明天你可以提早一個小時下班,回家陪我過生日、吃晚餐,好嗎?」
原來孩子心裡想要的不是錢,盼望父親答應再給他十塊錢的真相是希望父親能提早回家陪他過生日。如果父親不能明白孩子心裡深層所盼望的真相,就會被孩子要錢的事情激怒,以為孩子是盼望得到更多的金錢和滿足自己的物慾。
人們很容易被盼望的表象所誤導而忽略更深層的,而那更深層的才應該是我們所盼望的真相。面對上帝給我們各樣寶貴的應許,人也往往落入同樣的迷思,若不能看到所盼望之應許的真相(深層的),那麼就會淪於追求表象的好處(目的)。例如:上帝盼望我們得著重生應許的真正心意並非希望人們是因為怕下地獄或只是想上天堂、得到很多好處,乃是希望我們渴望脫離罪惡的捆綁、傷害,與愛我們的天父恢復關係,在永恆中享受與主的同在。這才是神希望我們心中存有的盼望,至於各樣的恩典和豐盛,都是伴隨我們與神美好關係而來的祝福,並不是神所希望我們盼望的本體。這也是使徒保羅所體會和實踐的,他才會說「以認識基督為至寶,看萬事如同糞土」(參閱腓立比書3:8)。我們需要清楚認知所盼望之應許的真相,才不致像聖經中的以色列民(猶太人),常常重蹈覆轍地陷入錯謬的迷思和行為中。
保羅在為福音和自己的事奉辯論和澄清時說,他服事乃是盼望猶太人所盼望的──彌賽亞,但卻因此受逼迫。保羅表示自己原來也是逼迫人的,但他在遇見耶穌、生命重生之後,發現所盼望的彌賽亞跟傳統猶太人所盼望的彌賽亞表面上看似一樣,但實質內涵卻是不一樣的。這給了我們很大的警惕和啟示︰原來,所盼望之事的內涵與本質將會影響我們的生命和行為。就如猶太人所盼望的彌賽亞,是神向他們祖宗所應許的──一個民族的偉大與榮耀、一個偉大王國與政權的恢復,所以他們盼望彌賽亞的應許實現,恢復民族被揀選的獨特性與榮耀,重新得回應許之地,恢復以色列王國一統天下;但事實上,他們所盼望的內容並不是神所應許的真相,神應許彌賽亞的來臨,乃是為了將屬神的子民從罪惡裡拯救出來,給予他們永生的盼望、天國的盼望。
舉個例子:就好像一些孩子總覺得父母期望他們考一百分、拿第一名是為了面子、榮譽、安心,但事實上,大多數父母希望孩子的成績更好,是盼望孩子內在的生命更充實、有智慧和能力,甚至有更幸福的未來。若孩子徒有成績卻沒有真正的智慧和能力、充實的內涵,相信那不是父母所盼望的,但許多孩子認為只要有好成績就好了,誤解了父母真正的期待,就錯失了更重要的事。因此,當我們盼望神的應許時,也要對神應許的真相有正確的認知,才不至於落入錯謬或偏差的盼望迷思,失去神真正要給我們的祝福。
上帝之所以給我們應許,是要我們有正確的盼望並以實際的行動(付諸行動)讓所盼望的應許可以實踐和成就。因此,明白神所應許的內涵與真相,才能讓我們存著合宜的盼望,作神寶貴的兒女,得著神所應許的祝福。根據使徒保羅所論述的內容,可以從三方面更深地認識上帝應許的深層意義,有助我們帶著正確的盼望,活出基督徒生命的見證。
一、應許作上帝的子民──是為了使萬國、萬民得福
起初神揀選亞伯拉罕的目的,就是為了萬國、萬民、萬族,不是為了一個人和一個民族。「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世記12:1-3)這是神給亞伯拉罕及其後裔的應許,只不過以色列民乃至於後來的猶太人忘了神的初心,以為選民是自己獨享的特權,以為外邦人是被撇棄的。正因為這樣錯誤的認知和期盼,神也讓他們經歷許多的苦難、流落外邦。但以色列民真明白上帝的應許了嗎?真明白在耶穌基督裡的旨意了嗎?顯然沒有。所以他們把耶穌釘上了十字架,又逼迫信奉耶穌基督福音真道的人,他們完全忘記上帝給亞伯拉罕的應許,乃是盼望世上的萬國與萬民都能因著亞伯拉罕蒙福,無論是誰都能成為上帝的選民。
這不僅是應許,也是神給選民的呼召和使命,是神所盼望的:「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祂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得後書3:9)猶太人(以色列民)在歷史上忽略了上帝應許背後的盼望,以為救恩單屬於他們自己,就沉浸在神選民的優越感中,以致於神另揀選許多被猶太人視為外邦人的人,重新肩負起使萬國、萬民得救與得福的呼召和使命。今天這樣的呼召和使命也落在每個基督徒身上,我們都是在上帝的應許中重生,作為主寶貴的兒女,我們是否看見自己的身分與呼召,將神所盼望的成為我們的使命和責任呢?
每一個在基督裡重生得救的基督徒,最大的優越感不是因為我們是被揀選的族類,別忘記神的心意是不願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我們最大的優越感或成就感不是得著神的應許,乃是竭力回應神的呼召,成為萬國、萬民得救與得福的管道與使者,這不僅是我們應該盼望的,更是神所盼望的。想想自己如何讓身邊的人(無論是否是基督徒)因你的存在而蒙福呢?當這個世界教導人們:別人存在的價值是為了使我自己得福(消費者主義/人本主義思想)的時候,一個在基督裡擁有基督生命的人會想起上帝給我們的呼召和應許,當我們使別人得福的時候,我們將會領受從上帝而來的福,這是世界所不能給、不能奪去,永恆的生命和祝福。
我們都是得著應許的子民,但我們是否作蒙召的兒女,去使萬民作主的門徒呢?
二、應許流奶與蜜之地──是為了實現上帝的真理(讓神的旨意行在地上)
以色列民(猶太人)所盼望的,還有另一個癥結點,就是迦南(今巴勒斯坦)那塊應許之地。他們認為那是上帝給他們的地土,所以他們要想辦法擁有那塊土地的所有權,這也是歷史上導致許多爭奪戰的原因。但實際上,上帝應許給他們土地的時候,不是要他們看到土地上的流奶與蜜(表象上的物質),而是要看到他們如何因著遵行神的旨意,在一個分別為聖的地方可以長久得著上帝的同在、恩典和祝福。神藉摩西提醒:「所以,你們要守我今日所吩咐的一切誡命,使你們膽壯,能以進去,得你們所要得的那地,並使你們的日子在耶和華向你們列祖起誓、應許給他們和他們後裔的地上得以長久;那是流奶與蜜之地。……你們要謹慎,免得心中受迷惑,就偏離正路,去事奉敬拜別神。耶和華的怒氣向你們發作,就使天閉塞不下雨,地也不出產,使你們在耶和華所賜給你們的美地上速速滅亡。」(申命記11:8-9,16-17)
歷史上,以色列民不斷犯的一個盲點就是只在乎土地是否屬於他們,卻忽略了應該在乎他們是否謹守遵行神的誡命,好讓他們真成為屬上帝的子民。所以,即使他們擁有了土地,土地卻不會為他們效力;即使擁有土地,也無法過著幸福、蒙福、喜樂、平安的日子,那塊地上至今仍充滿刀劍、饑荒和瘟疫。今天神給我們的家、職場、教會、社會都是應許之地,要能在應許之地得著豐盛有餘、祝福滿滿的關鍵,在於是否謹守遵行神的話語和旨意。我們常背誦主禱文:「願祢的國降臨;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馬太福音6:10)那不只是上帝要做的事,也是我們需要付出代價去做的事。我們是否以耶穌基督的愛去愛家人,像耶穌愛門徒一樣?我們是否以耶穌基督的心,為朋友、同事、同學……身邊的人付出?我們是否像耶穌愛教會一樣地愛教會、為教會捨己?不要將神賜給我們的家庭、職場、教會等應許之地搞得烏煙瘴氣、亂七八糟,像當年那些以色列民一樣,不按著神的真理而行,至終失去應許之福。
今天一些教會──被稱為基督新婦的,不是鼻青臉腫、就是衣服破爛不堪,因為人的軟弱而有許多紛爭、批評、分門結黨,造成許多傷害,那不是回應基督愛教會該有的行為。基督把教會賜給了我們,是為了使我們得著流奶與蜜的祝福,不是外在物質,乃是從神而來的豐盛恩惠與慈愛。要得著這樣命定的祝福,前提是謹守遵行神的真理、律例、誡命、典章。當我們讓神的旨意行在應許之地如同行在天上的時候,我們才可能領受流奶與蜜的應許,使我們在所應許的地上,日子得以長久。
再次強調,神兒女的應許之地不在巴勒斯坦,乃在你我的生活中,在家中、職場、教會、社區……,當你按真理在這些地方去實踐上帝的命令,就必看見神的賜福。
三、應許以色列的國度──是為了與黑暗和罪惡的權勢爭戰
神為選民不斷地興起領袖,神興起的無論是士師、祭司或君王,為的不是要建立王國統治萬有(唯有祂是萬王之王,統管萬有),乃是要祂的百姓為公理和正義打美好的仗,為了靈魂的蒙恩和得救與撒但的黑暗權勢爭戰。
今天,基督的教會和門徒必須清楚地認知︰我們最大且唯一的敵人是魔鬼撒但、是罪惡;我們有一場神聖的爭戰,是要把被罪惡捆綁的人從撒但的手中搶救出來。所以耶穌基督才會把權柄賜給我們,使我們可以踐踏仇敵,可以捆綁惡者,可以勝過黑暗的權勢。但很多人可能搞錯了方向,將權柄視為建立自己王國和權威的工具,甚至成為手足之間內鬥與消耗的手段。以色列王國從大衛王晚年開始便是如此,走過所羅門王朝後,南北國更是爭戰不斷,持續地國中內鬥、兄弟鬩牆,直到北國和南國相繼亡國、被擄。
神給以色列民權柄,讓他們建立王國,他們卻沒有好好地珍惜、管理和運用神賦予的權柄去與魔鬼和罪惡爭戰,反而濫用權柄,於是失去神給予的權柄,陷國家於悲慘的下場。那麼今天耶穌基督再次把權柄賜給了門徒與教會,我們又該運用主所賜的權柄和能力做些什麼呢?主最希望的是我們可以運用這權柄建立基督的身體、建立基督的門徒,與黑暗的權勢爭戰,使更多的靈魂得救。然而,有些教會和基督徒卻錯謬地把耶穌賜予的權柄和能力用在建立自己的國度、追求自己的福利與好處、滿足自己的需要甚至享樂之上,錯用神所賦予的權柄。這與當年所羅門王如出一轍,所羅門得著神給予的王國、權柄、智慧、能力,起初還算敬畏耶和華,漸漸地就心高氣傲、偏行己路。雖他還是擁有王國的權柄,卻用在寵愛外邦女子,為她們興建宮殿、縱容異教和偶像崇拜,甚至壓榨自己的國民,這不是上帝給他國度和權柄的目的,他本應該帶領國家和百姓與罪惡相爭才是。最後以色列分裂成為南北兩國,又因同樣濫用權柄、不遵行神的誡命和法則,南北國相繼被滅、被擄,實在是我們要引以為鑑的。
如今基督應許賦予教會和祂的門徒權柄時,我們是否明白這是為了建立基督的國度,就因此與罪惡和黑暗的權勢相爭呢?總要清楚領受神應許之權柄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自己,乃是為了滿足上帝的旨意。因此當教會教導基督徒蒙福之道時,不要僅是聚焦外在的物質、享樂或成就,因為基督耶穌道成肉身,完成十字架救贖工程的核心目的是為了把我們從魔鬼和罪惡的捆鎖中拯救出來,那才是真正的蒙福。就如耶穌說過的:「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翰福音10:10)耶穌所說更豐盛的「生命(不是生活)」,指的是內在心靈的,而非外在物質的,若我們明白這是神賜權柄的主要目的之一,我們就會積極地與黑暗和罪惡的權勢爭戰了。
當年以色列民(猶太人)因為看不出耶穌能恢復以色列王國,就否認祂是彌賽亞,最後反將耶穌釘上了十字架,寧願釋放一個殺人的罪犯──巴拉巴,這就證明了以色列民只要國度和權柄,寧願與罪惡妥協、姑息罪惡。切記︰當我們靠著耶穌的權柄、倚靠上帝的國,勝過撒但的黑暗和罪惡權勢時,所有在基督裡應許的祝福就會自然而然地臨到我們中間。
結語
保羅在為自己辯護時,點出了猶太人盼望上帝應許的盲點和錯謬,表面上看似沒問題,但卻忽略了更深層且重要的內涵。我們應當明白神每個應許背後更深層的意涵,知道「應許作上帝的子民──是為了使萬國、萬民得福」;「應許流奶與蜜之地──是為了實現上帝的真理(讓神的旨意行在地上)」;「應許以色列的國度──是為了與黑暗和罪惡的權勢爭戰」,使我們可以帶著盼望,更深地經歷神的同在,更多地領受神的恩惠與祝福。
◎小組信息討論與延伸問題思想
1.神應許我們作祂的子民,是為了使萬國、萬民得福。自己是否成為身邊的人的祝福呢?想想自己能做些什麼,好讓身邊的人可以認識耶穌,經歷基督的愛,脫離罪惡的傷害,得著救恩與福音。
2.神應許將流奶與蜜之地給我們,是為了讓我們實現上帝的真理(讓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在神賜給你的家庭、校園、職場、教會中,你是否謹守遵行神的真理,並致力於讓環境中所有的人、事、物更貼近神的旨意呢?
3.神應許以色列國度的目的,是為了要我們與黑暗和罪惡的權勢爭戰。我們是否運用主賜給我們的權柄和能力來建立基督的國度、教會?或只是建立自己的國度、滿足自己的慾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