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6 天路客

爸爸是最好的老師

檢舉
穆香怡 穆香怡 追蹤

◎穆香怡

「你會說韓語嗎?可以說兩句給我聽嗎?」

我們在外頭,常遇到有人對孩子的韓語能力感到好奇,提出類似問題。雙語家庭的孩子,通常被期待有更好的語言表現。不過,這就像父母雙方雖以閩南語為母語,孩子成長過程中卻常只說華語,是一樣的道理。

語言的養成,過程錯綜複雜。我們家是語言教育的後段班,孩子的韓語說得不好,我也漸漸學會不給自己和孩子壓力,更不要把路人提問放在心上,沒想到,最近卻有了意外的起色,原因在於──爸爸主動當起韓語老師。

爸爸重拾戰力教韓語課
暑假放到七月中旬,孩子在家的時間多出不少,先生見狀,便重拾戰力,催他學韓語。剛開始又回到前幾年的模式,找一些韓語學習遊戲,把平板給孩子,叫他自己玩,爸爸在旁邊滑手機。我見父子在房間裡各看各的,毫無對話交流,笑問:「你們覺得這樣真的有用嗎?」

先生說:「沒有用。」這個回答讓我頗意外,原來他自己也清楚。

兒子則輕聲回答:「爸爸自己教我好像更有用。」他應付著滑幾下螢幕,看得出對語言遊戲不感興趣。

隔天,先生照樣把兒子叫過去學韓語,不同的是,塵封在書架上的韓語課本取代了平板。他翻開韓語書,一個字一個字教兒子認讀。

第二天,第三天,繼續叫兒子過來,父子讀完子音,進入單母音、複合母音。

爸爸的韓語課持續一個星期,我暗自以為要落幕了,但是先生沒有中斷,進一步教文法,練習造句。大兒子平時在家不喜歡說韓語,只在有事相求的時候,才搬出幾句固定的台詞輪流使用。如今,短短兩週內,原本稍有基礎的他從每天二十分鐘的字母認讀,進到繪本閱讀,可以讀出《菲菲生氣了──非常、非常的生氣》所有句子。

我平時帶兒子考前複習英語,若要求他把不熟悉的發音多練習兩遍,可能不開心就寫在臉上;如果他已經說得很好,又覺得複習浪費時間。但爸爸教韓語時,兒子表情管理極佳,沒有不高興,不敢耽擱,也不嫌累嫌煩,學習效果十分驚人,堪稱品學兼優的韓語模範生。見此成果,我由衷佩服先生,從旁觀察了幾招。

爸爸老師口袋三妙招
第一招,直接開始不必等。我教兒子英語,總要等個幾分鐘,才見他拖著步伐緩緩到來。先生吆喝「學韓語」,便翻開書頁,叫兒子坐下,也不等他手邊的書看到哪裡,馬上開始。兒子毫不拖沓,隨即進入狀況。原來,我的孩子可以直接到位,不需要等他。

第二招,不改正每個錯誤。我聽兒子讀韓語,發音不太連貫,讀錯的也不少,如果是我,會希望他盡量讀對;但是先生讓他一口氣讀到底,只修正其中一兩個關鍵的發音,不揪出其他小失誤。現階段重點是讓他敢讀、願意讀,不強求發音完美。

第三招,真心覺得他很棒。只要兒子有進步,先生就鼓勵他「怎麼這麼聰明、這麼厲害啊!」這不是刻意為之的稱讚,而是因為他向來不苛求。我則期待孩子發揮潛力,不要滿足於現況。同樣是稱讚,爸爸純粹讚美的版本聽起來就比較順耳,不似媽媽,美言之外常提醒他還要更好。

爸爸說:「哇!你真的說得很好耶!」
媽媽說:「加油!我相信你會繼續進步的!」

兒子享受與父親獨處時光
我與兒子雖比較有話聊,但是爸爸在兒子心目中更有威嚴,所以爸爸一聲令下,他馬上動作。除此之外,我也知道兒子願意學韓語,是因為他享受與父親獨處的時光。爸爸的注意力全部放在自己身上,既不看手機也不想其他事情,專心聽他唸出每一個發音,手把手帶他推演每一個造句。兒子學的是韓語,心裡感受到的,是完整的父愛。

以前借助外力,送補習班,端出平板,但這些孩子都不想要;最好的學習資源,是爸爸自己。

站在媽媽的角度,我欣見兒子的成長與改變;站在妻子的角度,我沒有多說什麼,深知人妻的智慧從懂得管住舌頭開始。我沒有對先生說,你終於清醒了,怎麼不早點開始?我甚至沒說,我一直為你禱告,感謝主終於成就了。這些話,很可能在丈夫的耳中都是多餘的。

我只說:「你是兒子最好的老師!」先生聽了,露出心領神會的招牌笑容。這也是我在「爸爸的韓語課」上學到的第三招──真心覺得先生好棒,不需提醒他以後要更好。現在的你,就是最好的你。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