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8 基督教論壇報 / 新聞時事

我們孩童是否能成世界公民?2025世界機關王大賽關心永續 逾千孩童運用積木和科學原理發揮創意 作品亮眼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2025世界機關王大賽」今年8地區、1,256名學童參賽,頂尖選手運用創意、智慧、科技,帶出全球關心的環保議題。(主辦單位提供)

【記者李容珍台中報導】「2025世界機關王大賽」於8月7日在台中靜宜大學舉行。這場集結智慧與創意的國際賽事,除台灣之外也吸引包括中國香港、泰國、越南、印尼、馬來西亞、印度、蒙古八個地區,1,256名(海外456名、台灣800名)的頂尖選手齊聚一堂,參賽隊伍與人數都超過往年。

今年主題是「Reduce(環保)、Recycle(回收)、Reuse(再利用)」,透過積木、動手實作及運用程式編寫等方式發揮巧思及創意;並以科學原理為基礎,融合STEAM五個構面的學習與發展,設立三大競賽項目,包括專為幼兒園大班至國小四年級孩童打造的「積木創客盃」(GreenMech Jr.),以及為國小、國中及高中職組別設計的「機關整合賽」(GreenMech)「機器人任務賽」(Robot for Mission)分齡競賽除確保公平競技之外,也激發不同階段的孩童無限潛能。

獲得金獎的泰國SK Striver隊伍和他們的作品。(主辦單位提供)

關心全球以環保、回收、再利用為主題

特別的是,「機關整合賽」132組隊伍參賽,選手們運用積木巧妙結合風能、水能、太陽能、磁能及化學能,從能源、產業、生活到社會層面提出創新解決方案;賽事分「基礎組」與「進階組」,難度層層遞增,考驗參賽者的跨領域整合能力,會場呈現的作品,也看到每個隊伍的巧思和創意,非常亮眼。

獲得「機關整合賽」國中組銀獎的泰國學員,介紹他們的創意作品表示,有一個大怪獸製造垃圾汙染,一直要把地球吃掉,然後透過垃圾回收過程,再生製造成機器人。當機器人下來時,會變成垃圾車,但若機器人站起來,又變成機器人;最後回收的垃圾,又製造成一個偉大的英雄,重新和怪獸戰鬥,讓原本吃掉地球的怪獸,張嘴把地球吐出來。

獲得亞軍的泰國Singrongkrachome隊和他們作品。(圖/李容珍攝影)

工作人員林恩宇也解說,每個作品會運用電學、光學、槓桿等不同原理,讓設計的積木可以彼此牽動,然後要向評審說明他們創作想要表達的節能減碳故事。

「做中玩,玩中學」參賽孩童愈來愈多

承辦「世界機關王大賽」的智高Gigo公司,成立近50年來,將「玩具教材化、教材玩具化」,將教育理念融入遊戲中,以「做中玩, 玩中學」幫助全世界孩童快樂學習。

本身是基督徒的智高總經理林佳沛受訪時表示,「世界機關王大賽」的靈感來自風靡全球的Crazy Machine,這項比賽不僅在各地廣受好評,更被國外多所大學機械系列為課程。基於這個創新概念,世界機關王大賽轉化為年度國際賽事,邀請全球對機械、機關、科技和程式設計充滿熱情的學子共同參與。

今年大賽的特色,主要圍繞著「環保、回收、再利用」等全球關心的永續發展議題,希望學生能將課堂所學與世界時事緊密結合,透過良性競爭和國際交流,擴展他們的國際視野,並靈活運用 STEAM(Science科學、Technology技術、Engineering工程、Art藝術、Math數學)跨領域整合能力,為地球的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參賽的作品。(圖/李容珍攝影)

今年參賽隊伍特別踴躍,反映出一個重要的現象:跨領域學習與動手實作的趨勢已成為主流。 過去的教育較偏重單一學科知識,但現在的家長與老師都意識到,結合科技、工程、藝術等綜合能力的學習,更能培養孩子們解決未來問題的能力。這項比賽正好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平台,讓他們將創意化為實體,並在過程中學習團隊合作與創新思維。

運用在STEAM、程式設計教育功能

她說,目前,組裝積木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除了傳統的幼兒教育和益智玩具,也大量被運用在STEAM教育、程式設計啟蒙,甚至在醫療復健等領域。積木不只是一種玩具,更是一種具備教育功能的工具。

參賽的作品。(圖/李容珍攝影)

參賽的作品。(圖/李容珍攝影)

她說,公司每年不定期安排積木車到沐風、伊甸基金會及芥菜種的課後安親班,為孩子們帶來積木課程。他們相信透過這樣的推廣,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基督徒參與這場比賽,將積木的教育意義與信仰價值結合。

林總經理表示,智高積木不只是玩具,它背後承載著啟發孩子創意思考、講述故事與分享信仰的多元價值。我們持續推出許多創意的積木系列,旨在幫助孩子在動手組裝的過程中,學習解決問題、建立邏輯思維並激發無限的想像力。

「讓家偉大」的積木主題關心上帝的家

她說,他們近期特別感謝神的帶領,與《基督教論壇報》合作推出了一款名為「讓家偉大」的積木主題。這款積木在包裝設計上,就清楚地讓孩子們在組裝過程中,潛移默化地了解信仰的重要性,並深化家庭與教會的價值。我們相信,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在愛中成長,享受天父的愛,而智高積木正是幫助家庭和教會實現這個目標的好工具。

限時三分鐘內看機器人能完成多少任務。(圖/李容珍攝影)

智高董事林宜芳受訪時也表示,智高明年將邁入50週年,從2006年舉辦第一屆機關整合GreenMech邀請賽,歷經多屆的賽事,影響力如滾雪球般,每年參賽者愈來愈多。從各國參賽者,背後帶出不同的文化、特色,甚至將自己國家面對的問題,包括水汙染、風災、水災呈現出來。譬如過去台灣曾有團隊以九二一地震為題材的創作,運用積木和科學原理,讓作品呈現宛如地震搖動感覺。

運用積木遊戲帶入聖經故事玩中學習

本身也是基督徒的林宜芳也表示,有的教會主日學,運用智高遊戲結合聖經故事不同人物的主題教育,讓孩子動手做的過程,認識聖經故事,以及帶出的品格教育。她以「讓家偉大」積木主題為例,主要幫助孩子對「家」和「上帝的家」有具象表達。我們為何要去教會?我們常說「教會是上帝的家」或「We are big family」往往我們對此表達很抽象,當孩童透過具象的積木遊戲,玩中學學習印象也比較深刻。此外,主日學邀請新朋友來不容易,但若運用積木遊戲可以很容易讓孩童們玩在一起。

(左至右)智高董事林宜芳、智高總經理林佳沛、副總經理林玫芸。(圖/李容珍攝影)

世界機關王大賽是一種結合創意工程、STEAM,主要利用最複雜的方式完成最簡單的任務,強調創意、團隊合作、物理原理與視覺效果。選手需設計一連串機械反應,形成「連鎖反應」,例如:從球滾下斜坡,之後打翻水杯,水觸發開關,讓風扇吹動氣球,到最後完成任務。

比賽學習團隊合作、時間管理及面對輸贏

林宜芳表示,比賽最重要強調,我們的孩子「是否能成為世界公民?」每次比賽都是結合世界關心的議題,特別是「綠能」。透過比賽訓練孩童團隊合作、領導力、時間管理、組織能力,以及如何面對輸贏?她說,很多參賽的孩童,花一年時間,犧牲中午午休時間不斷腦力激盪而成。如果最後輸了怎麼辦?比賽雖有名次,主要還是讓孩童學習「看重過程而不是結果」。

台中市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創客教育」近幾年已成為世界各國爭相推廣的重要主題,「動手做」是未來創新教育與人才培育的關鍵字,因為「想得出來,就做得出來」的創客精神和主張,正在重新定義學習的方法,同時也迎來科技化社會。

屏東學童的作品。(圖/李容珍攝影)

參賽的作品。(圖/李容珍攝影)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