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3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教會如何重建職場信徒對品格的看重? 雙職牧師吳必然:進入信徒所在的職場關懷牧養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梁敬彥 追蹤
吳必然牧師。(圓圖/梁敬彥攝影)

【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台積電2奈米製程技術洩密案,讓職場工作者的專業表現和品格道德是否應齊頭並進?孰輕孰重?引發輿論熱議。在這場風波的背後,除了企業端的危機處理外,教會和信仰群體可以扮演何種「撥亂反正」的力量?重建職場信徒對品格的看重、發揮影響力?

本身具有牧師和律師雙職身分的台北樣教會主任牧師吳必然受訪時表示,品格不是道德和律法的明文規範,但卻是一個人活在人前和私下行事為人的價值觀展現。箴言四章23節「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26-27節則提到,「要修平你腳下的路,堅定你一切的道,不可偏向左右,要使你的腳離開邪惡」,品格不是教材,而是從內心啟動的價值觀和行為。

吳必然牧師。 (圖/梁敬彥攝影)

信仰是從內到外的更新

吳牧師說,他從開拓台北樣教會之後,不單是主日在教會講道,平日就走進不同職場信徒所服務的工作場域,去實際觀察他們的職場環境和所面臨的誘惑和掙扎,他勉勵所接觸到的職場信徒,一個真正信神的人,不單是外在行為改變,更是從裡到外去修剪不合神心意的價值觀和生活習慣。他鼓勵職場信徒:「一定要從自己做起,而非拿著聖經的經文去約束、教訓同職場的人,這樣反而會讓大家對職場基督徒更避而遠之。」

吳牧師說,他讀到保羅寫給以弗所教會信徒的書信,在以弗所書二章3-5節,保羅清楚地提到:「我們以前也在他們當中隨從罪惡的本性,放縱肉體和心中的私慾,與其他人一樣本是惹上帝發怒的人」。然而上帝有豐富的憐憫,祂深愛我們,儘管我們死在過犯之中,祂仍然使我們與基督一同活了過來,然後提醒以弗所教會的信徒,「你們得救是因為上帝的恩典」。基督信仰帶出的品格力,不是靠包裝出來的人設,而是本質上內在生命的改變,關鍵是「讓基督在生命中全然做王掌權」。

吳牧師直言,有的職場信徒說:「在職場,福音很難傳。」甚至也有未信主的職場工作者直接挑明了說:「信耶穌的人,工作表現和品格並不比不信的人好,甚至行為更糟。」對此,他坦率回應這些質疑,指出耶穌早已明言:「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馬太福音七章21節)上帝在乎的是人是否願意回轉、悔改並歸向祂,而非讓信祂的人成為法利賽人。祂的心意是要祝福每一位願意來到主耶穌施恩寶座前尋求祂的人,正如經上所說:「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翰福音八章32節)。

一個跟神有真實親密關係的信徒,在職場就能夠知道「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界線」,即便面臨誘惑和試探,仍然能因信稱義,並且自然地行出合乎道德、法律規範的行為。吳牧師常提醒所接觸到的職場工作者:「因為隱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參路加福音八章17節)。吳牧師說,對於已經成年的職場工作者來說,品格從來不是從法律等外在的要求產生,而是一種「我想要成為這樣的人」自發性的動機。他是學法律的,但他很清楚「徒法不足以自行」,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對基督徒來說,持守品格不是靠自己的好行為,而是倚靠聖靈的提醒和幫助。

吳牧師說。他常鼓勵信徒,在職場上千萬不要擺出「我信耶穌,所以比未信者更有道德高度」的態度。基督徒最可貴的地方,是非常清楚「我自己也是蒙恩的罪人」。

牧師要走進信徒所在職場

聖經中教導信徒要誠信、忠心(有責任感)和良善(好品格),從來不是一種道德綁架,而是當職場工作者,能發自內心遵守這些法則,無論在人前人後都表裡如一,自然能遠離是非和不必要的麻煩。

特別是當職掌涉及企業機密時,即便跳槽或被競爭對手挖角,也必須遵守競業條款。因為這不僅是法律的要求,更是個人品格的展現。高科技業中,高階主管被競爭對手高薪延攬的例子屢見不鮮,但有品格的職場工作者,會在離開時獲得原雇主的祝福──這,正是最大的不同。

吳牧師分享,在開拓職場教會和牧養職場信徒的過程中,他深刻體會到:要在職場為主多贏得一個靈魂,並牧養他們「以基督的心為心」,遵行聖經教導,成為在職場中活出基督馨香之氣,同時為公司帶來實質貢獻的信徒,其中一個關鍵,就是「牧師要走出會堂,進入信徒所在的職場,實際了解他們的工作環境,並因地制宜地牧養和陪伴」。

他指出,若牧養職場信徒的牧師,對信徒的職場環境缺乏了解,牧養果效就會大打折扣。而當信徒在職場上面對與信仰衝突的工作任務時,也將更難以活出具品格力量的應對方式。

吳牧師表示,職場信徒要在工作中活出合乎信仰教導的品格,需要不斷地反覆操練,而前提是這位信徒必須主動願意來到教會,並持續尋求神。唯有靠著上帝的幫助,才能每天心意更新而變化。

他強調,當職場信徒願意尋求聖經神話語,並接受牧師的牧養,教會才能對其品格生命的內化產生真正的影響力。如此,當他們面對誘惑和艱難環境時,才能因信稱義、靠主得力,展現品格力。

牧師走進信徒所在的職場,就是要與其中的工作者同理,理解他們為了家庭和家人所付出的努力,以及經營職涯的艱辛。同時,每位職場信徒也應在自己的職場中,尋找同職場的信仰夥伴,彼此代禱和扶持。當面對職場挑戰時,他們會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在信仰的支持和屬靈同伴的代禱中,能夠站立得穩、不失足。

吳牧師表示,教會若要幫助重建職場信徒對品格的重視並發揮影響力,就必須效法耶穌道成肉身的榜樣,如同祂帶領門徒一樣,不僅是傳講真理,更要在他們的職場生活與職涯中同行陪伴。無論身處高山或低谷,都持守信仰力和品格力,正如經上所說:「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到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五章16節)

相關新聞:能力領先 品格卻掉隊? 從台積電洩密案看職場倫理和品格教育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