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3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我的同理心有天花板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芽光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懂得同理的人,直到遇見那些經歷了我無法想像的痛苦與掙扎的人。那時才發現,原來我的同理心,也有天花板。

踏入職場馬上面臨考驗
回想成長歷程中的親朋好友,多為癌症與慢性病患者,疾病改變了他們的日常作息及飲食,甚或是人生價值觀的急速轉彎,而我也因著少不更事,在家中同輩親戚中排行末段班,總是被隔絕在重要討論以外。對於患者的觀察,成了我想像這些疾病的唯一線索。

我看見親人心臟功能不佳、足不出戶;長輩開始化療後只能喝流質食物;至親因糖尿病傷口潰爛難癒。在這些表徵中,努力用想像力建構起我的同理心:不能出門一定很難過、只能喝流質一定很痛苦、傷口一直不癒合真的很辛苦。我試著長出同理。這些想像,是我與病痛世界的第一道橋梁。

我以為自己擁有的同理,夠多了。直到我進入職場才發現:這世界上還有許多我從未理解的病。而我的同理心,也遠比自己想像的脆弱。

壓抑情緒失去真誠溝通
在我一到職沒多久,同事就在談話中提起自己的病況:免疫系統功能異常、身心症患者等等。當時初來乍到的我,對於同事的坦然些微感到驚恐,想著我該如何回應,甚或是在日後如何以「正確」合宜的方式來與他們互動?

首先有感的是同事A,身心症患者的他出缺勤總是異常,從早班自發改上晚班的他,甚至會直接消失一整天,出現時才提及自己當天身心症發作,癱軟無法出門。從小就是靠著鬧鐘控制行程的我,難以想像突發的心理疾患會這樣癱瘓一個人。

我在這份工作的頭一年,都在試著搞懂如何與身心患者互動?該以什麼樣的標準來看待他的工作表現?包容有底線嗎?我閱讀相關書籍、詢問諮商師友人、試著聆聽他的分享,逐漸地,身心疾病開始在我腦中有一席之地。

我開始練習尊重他的工作表現、肯定他的專業付出,在他總是缺席的外部重要會議中,先做好備案計劃。

漸漸地,我似乎可以自在地與他互動,不再被困擾。我以為我的同理心又上一層樓了。

但事實是,我的心越來越累。我過度地要求自己理解,過度地壓抑自己的感受,過度害怕自己「不夠善良」。當我心中浮現一絲不耐時,我會立刻譴責自己:怎麼可以不同理?我是基督徒耶,我應該用愛來包容啊!這樣的我,配得上稱為一個體貼的人嗎?

我內耗到懷疑自己的本質。我想要成為一個溫柔的人,卻發現自己有時只是在壓抑情緒、逃避衝突,甚至失去了真誠的溝通。這讓我困惑:這真的是愛嗎?

受困迷霧的矛盾異次元
同事B因著免疫系統功能異常,曾暫時離開職場,而後緩緩增加工作時長、天數,來增加自己與社會接軌的頻率。一開始我為他努力回歸而感動。但隨著工作深入,我發現他無法專注、記性很差、處理事情效率低落。

進度拖延時,我只能默默補位。他在一旁滑手機、吃零食,我卻像個老媽子,一邊提醒他,一邊安撫自己的怒氣。我心急如焚、怒火狂妄,卻只能眉頭深鎖,繼續在這些矛盾異次元中,被重重迷霧困住。

我對自己說:「要體諒,他生病了。」於是我默默吞下所有委屈,一面暗地把他的工作完成,一面努力不讓他察覺我的不滿。但心底的苦毒與怒火,還是偷偷長了出來。我在心裡論斷他散漫、無責任感,卻又因自己的批判而羞愧。

直到某天,他說免疫系統的藥物讓記性變差、容易暈眩、體力不支。我才意識到,他的行為背後,有不為外人知的苦楚。我羞愧,但也更加疲憊。我像一個努力撐起別人生活的舉重選手,卻從沒發現自己的肩膀早已傷痕累累。

我曾以為這是成熟的同理心,後來才知道,這是一種過度的愛,一種以愛為名的自我耗損。我不願劃清自己的界線,卻因此跨線而不自知。

明白無法愛人如己的關鍵
我開始在禱告中問神:「我怎麼那麼容易疲憊?是不是我還不夠愛人?」、「為什麼我那麼沒有愛?」但神慢慢讓我看見,我不是耶穌,我的愛也不是別人得醫治的關鍵。祂開始讓我明白一件事:人無論多努力,都無法真正「懂」另一個人的痛。真正能進入人心深處、看見每一道裂縫的,唯有神。

祂不只知道人的苦,更知道人的罪──祂知道我們的自以為是、隱藏的怒氣、壓抑到快爆炸的失控,也知道我們在別人看不見的時候心裡暗暗批判別人、甚至討厭自己。祂知道我們在愛人這件事上,其實常常愛得扭曲、愛得用力過猛、甚至愛得帶著交換條件。

但祂仍選擇愛。

不是因為我們值得愛,而是因為祂就是愛。當我一邊在「應該理解別人」與「無法釋懷自己情緒」的兩難中掙扎時,我終於明白:我的愛太小,但祂的愛可以包住我,也包住別人。

耶穌說:「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馬太福音十一章29節)我曾以為「柔和謙卑」只是對人溫柔有禮,卻慢慢明白,這是一種願意承認「我無法靠自己愛人如己」的姿態,是一種讓自己退居二線、讓神來居首位的選擇。

靠祂的恩典站立得住
在與同事的互動中,我經歷了許多看不懂、撐不住、甚至「愛不下去」的時刻。但也正是在這些時候,我最深刻地體會到,神不是只要我「像基督」,祂更邀請我「倚靠基督」。

不是靠我的同理心撐住一切,而是靠祂的恩典使我站立得住。原來,主早已在我和別人的苦難中同行,只是我太忙著扮演無所不能,忘了先做一個被祂牧養的孩子。

現在,我仍在學習:當我不明白別人的處境時,先回到那位通曉萬事的主面前;當我快沒力時,回到那位不眠不休、樂意扶持疲乏之人的父神面前。因為祂的同理,是完全的;祂的憐憫,是不止息的。而我,只需要靠近祂就夠了。

我曾以為我夠同理,夠理解。但其實我的同理心有稜有角,只有一種規格。當我面對未知、陌生甚至不被我認可的行為時,它立刻失效。原來,同理心以外的空間,就是我的自以為義、我的狂烈批判、我的嚴以律人。

如今我仍會軟弱、仍會困惑,但我開始相信:當我接納自己的有限,讓神的完全進來,我的同理也會變得不一樣。

不是因為我更能「懂」,而是因為我更願意「倚靠」。而真正能安慰人心的,不是我有限的同理,而是祂無限的憐憫。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