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汪純怡/採訪報導】不吵架就是合一?彼此合作就是合一?The Hope主任牧師萬力豪說,合一不只是合作、和諧,更深層的意義是「我需要你,你需要我,否則我們就無法活出基督」;合一就是三位一體神的本質,教會唯有合一,才可以真實活出神的樣式,「合一比我們想像的更重要!」
「合一」是教會界歷久不衰的議題,全世界教會都不斷倡導、呼求合一。何謂「合一」?合一的意義是什麼?
合一是神的本質 不單是合作及和諧
萬力豪牧師受訪時表示,合一是神對教會的要求,不是因為「合一是一個很好的idea,所以大家來做吧!」不是為了要一起去完成什麼大事,而是因為合一就是神的本質。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的位格,卻是一體,神就是合一的一位神,在合一的關係裡,就表達出「神就是愛」。因此唯有合一,才能夠真實活出神的樣式。如果教會不懂合一,就打從基本無法活出神的樣式。
而合一包含了許多層次,人們常理解的只是最外層──就是「合作」,或是再進一步覺得要彼此「和諧」。萬力豪牧師表示,我們需要合作,華人社會也重視和諧,但這都不是合一的核心。
合一的最中心思維是,「我需要你,不是因為要你為我做什麼,而是如果沒有你,我就不能完全;你若沒有我,我若沒有你,我們都無法走到神要我們走到的終點。」
在陳恩藩牧師(Francis Chan)最近出版的《你的愛,夠不夠我們合一?》一書中就直指,現代社會人們關注自身,不願理解他人的觀點,甚至連信仰群體也是如此。然而,耶穌臨別時為門徒禱告「願你們合而為一,正如我與父原為一」,就說明了合一從來不是一種選擇;合一是愛的完全彰顯,當我們以愛彼此接納,世界才能從我們身上看見基督。
合一需要悔改謙卑 才知道我需要你
而合一要從何開始?書中提到,要從悔改開始(第4章)、並與成熟相伴而來(第5章)且要在愛中方能持續(第6章)。萬力豪牧師說,合一若沒有悔改與謙卑,就會覺得「沒有你,我也可以過得很好」。
他強調,非基督徒都知道要合作、講求和諧,但無法做到悔改與謙卑,唯有在我們裡面的聖靈能帶來真正的悔改與謙卑;基督為我們活出謙卑的榜樣,祂賜下合一的靈,讓我們能看別人比自己強,願意承認我們需要彼此。
然而,在合一的過程中,不免遇到挑戰,其中之一就是彼此立場、想法不一。萬力豪牧師說,他常提醒教會同工,看到別人與自己不同時,有被冒犯的感受時,不要先下結論誰對錯誰,只要先認知這是起於彼此互不了解;當花時間去理解對方的想法時,就可能會發現對方某些概念有其道理,「神常把答案藏在那些跟我們想法很不一樣的人身上」。
合一要付代價 要放下自己的權利
就如陳藩恩牧師書中提到「合一需要爭戰」(第7章),萬力豪牧師表示,因為合一是要付上代價的,就如同打仗的代價是需預作準備且可能會受傷,也要認知,某些戰役可能會輸,但戰爭終局卻仍是勝利。
萬力豪牧師說明,教會合一所要付上的代價,就是要放下自己權利,就如兩代之間,長者放下輩分,年輕人放下急切;或是當討論的場景有情緒時,要在就事論事以外,仍顧念彼此的情緒。
這本書中也提醒「合一從小處著手」(第8章),萬力豪牧師說,有時教會在談合一時,將圖像描繪得過大,常會導致不知從何開始;若是能從每一個人可以做的部分著手,就能展開合一之路,而每一個人都能做的,就是學習彼此相愛。
要合一 須常跟自己不同的人相處
萬力豪牧師強調,合一是為了「活出基督」,教會共同的異象就是基督,當我們缺少彼此,就無法活出基督的豐盛、無法成為基督的樣式。
他從牧會的經驗提醒,要談合一,最好常常去跟自己很不一樣的弟兄姊妹在一起,走出自己的圈子,甚至「去跟那些在做法及想法曾冒犯你的人相處,尊榮他們,你就常會得到所需要的答案」;而合一,也不是要基督徒與世界合一或把合一帶入世界,而是要讓教會的合一成為對世界的見證。
在The Hope教會,有時同工開會時會有意見相左、各自堅持的場面,萬力豪牧師常微笑著聆聽並讓眾人充分討論;他說,只要不是互相謾罵,他覺得將不同立場表達出來並無不可,「如果不吵架就是合一的記號的話,那門徒們也會吵架,難道耶穌帶門徒就算失敗嗎?」
萬力豪牧師說,耶穌允許門徒有不同的意見,但祂知道門徒無法看到何等需要彼此,因此在約翰福音十七章最後的禱告中,耶穌呼求「聖父啊,求你因你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他們,叫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一樣」,這才是合一的真義。
萬力豪牧師呼籲教會領袖,學習以為父的心,去辨認出神在團隊弟兄姊妹身上的寶藏是什麼,並將它發掘出來,讓不同想法的人能彼此合一;這與領袖的年紀或經驗無關,唯有謙卑,邀請神對付自己生命中的驕傲,因為合一最大的挑戰不是別人,而是自己。藉由這本書,可以帶來討論的方向,最重要的仍是我們內心的工作。
《你的愛,夠不夠我們合一?》
英文書名:Until Unity
出版社:天恩出版
作者:陳恩藩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日期:2025-06-13
https://graceph.com/topic/until_u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