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5 基督教論壇報 / 見證宣教

當轉眼仰望耶穌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承恩

妻子左腳一年來的麻木、疼痛與不適,從原先以為的坐骨神經痛,到最終被診斷為罕見的惡性肉瘤合併肺部與骨頭轉移。過程中,我們一次次地被迫放下自以為的掌控與樂觀。神允許我們走到盡頭,是為了讓我們學會完全的信靠──不再倚靠自己,而是交託在那位創造天地的主手中。

與疼痛抗爭的日常
剛得知癌症已至末期且出現轉移時,妻子其實沒有太多真實感。除了那日益加劇的左腿疼痛與麻木無力,生活的節奏仍舊如常,但我們知道,一切正在悄悄地改變。日常中曾經那麼簡單的事──放學後帶孩子們去公園遊玩、出門散步,如今都變得困難,只要是長時間的戶外行動,妻子都需要依賴輪椅輔助。

除了失能之外,當身體承受著持續不斷的疼痛,更是一種外人難以理解的內耗。這種痛苦,常常悄然無聲,不易被他人察覺,卻在每一個日常的時刻不斷地消磨心志。剛開始,妻子每天都在與病痛抗爭,即使沒有食慾,也仍勉強自己好好吃下一頓飯;即使疼痛難耐,依然努力接住孩子們的情緒,溫暖地給孩子們一個大擁抱。

從罹病至今,我們何嘗不曾一次次地流淚祈求、迫切禱告,盼望主耶穌能如同醫治畢士大池子旁病了三十八年的癱子一般,憐憫醫治妻子的腳,使她能再次自由行走。可是,主一直沒有照著我們的心願成就。妻子的左腳情況不斷惡化,隨著惡性肉瘤的擴散與轉移,甚至面臨生命的威脅。

作者全家福。

流淚谷也是恩典記號
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的信心也曾動搖,靈裡多次感到疲乏、灰心,時常只看見自身的軟弱與不足,卻忘了仰望神的豐盛與恩典。

當別人稱讚我們堅強,我們心知肚明,若不是主的恩典,我們早就被病痛和重擔壓垮。其實,我們並不堅強,只是被主的愛和眾人的愛給托住,才沒有倒下。

然而,就是在一次次眼淚與疼痛的低谷中,聖靈輕輕牽引我們的心,再次來到主耶穌基督面前。在最無助的時候,祂用話語堅固我們的信心;在最痛苦的時刻,祂讓我們的心靈得著安慰與釋放。每一次,妻子在極度不適中轉眼仰望耶穌,那榮耀的光輝就照進我們的黑暗,使一切憂慮與恐懼逐漸消散。

當我們回首這一路走來的旅程,這條路雖然艱難,但主不曾離開。我們靠著祂的恩典,一天一天地走下去。這是一段流淚的旅程,但更是恩典的記號——在風暴中,我們仍然見證祂的信實;在淚水中,我們依舊唱出讚美的詩歌。

主的手一路引領,從我們生養三個孩子的過程,到面對癌症的威脅,每一步都有祂恩手的扶持與同在。如同我們為三個孩子所取的名字:語曦、語樂、語境。神的話語,始終如晨曦破曉,在黎明前最幽暗的時刻照亮前路;祂的真理,帶來真實的喜樂,驅散內心的憂愁與焦慮;祂的引導,擴張我們生命的境界,只是祂所使用的方法,往往超出我們所能理解。

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約伯撕心的吶喊仍在耳際,但是,這樣的順服不是輕易說出的口號,而是真實地在破碎與眼淚中掙扎出來的信心之歌。在百般的試煉中,謙卑地承認:主仍在掌權,我們仍在信靠。

"Supper at Emaus",  by Carl Bloch

心中是否有所怨恨?
有人問我和妻子:面對這樣突如其來的劇變,是否會對神懷有怨恨?

我們深深感謝主的恩典。祂所賜的平安,超越我們所能明白與理解,在這樣艱難的時刻,仍然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使我們在憂傷、不捨與痛苦中,仍能感受到從天而來的安慰與盼望。因為我們知道,若不是天父允許,一隻麻雀也不會掉在地上(參馬太福音十章29節),更何況是祂所珍愛的兒女。

我們雖然正面對病痛的試煉,但我深信這不是偶然的苦難,而是主在祂的旨意中,允許我們經歷的一段旅程。正如主耶穌親自安慰我們:「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馬太福音十章28節)。惡者和疾病雖能使身體受損,卻無法奪去我們在基督裡那不朽的永恆生命。我們所經歷的一切,都在預備我們成為永生神的兒女,並在新天新地中與主同坐寶座。

主知道我們心中的歎息,也明白我們的軟弱與有限。當我們無法明白「為什麼」時,祂用聖經中那句溫柔卻堅定的話語安慰我們的心:「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耶利米書二十九章11節)

聖經中的話語,成了我們在困境中真實的依靠。

當我們看不見前方的路,當未來籠罩在不確定與迷霧中,我們緊緊抓住祂不變的應許。因為我們相信,祂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祂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祂的計畫比我們所能理解的更完全、更美好。

與罕見惡性腫瘤交鋒
場景轉換至北方,臺大醫院靜靜矗立於車水馬龍的市中心,彷彿是歲月長河中的一座寧靜燈塔,在喧囂之中散發出安穩與守護的光芒。這裡,如同一座醫療的聖殿,為那些罹患罕見疾病與面對重症挑戰的患者,提供最後一道生命的守護防線。與現代醫院明亮簡潔的裝潢截然不同,部分建築保留著日治時期的古典韻味,走廊裡的每一塊地磚、牆上的每一片釉瓦,都彷彿低聲訴說著歷史的故事。

在這裡,設有整合各專科團隊的「惡性肉瘤卓越中心」,匯聚最新的臨床研究與治療方法,成為患者尋求希望的所在。

惡性肉瘤是一種罕見而難纏的惡性腫瘤,與我們熟悉的癌症不同,惡性肉瘤的發生機率更低,在所有惡性腫瘤病變中,僅約1%屬於這種罕見的惡性肉瘤。而我們所面對、妻子罹患的「上皮樣惡性肉瘤」,更是極為少見,僅占所有惡性肉瘤的1%左右。

這萬中選一的機率,是一場與「罕見中的罕見、惡性中的惡性」疾病的艱難交鋒,也是我們信心旅程的起點。

***
「妳看起來很正向?」

腫瘤科醫師的雙手停在鍵盤上,原本一連串快速的敲擊聲在悄然靜止。方才,他正絞盡腦汁,試圖在這複雜而罕見的惡性肉瘤——合併肺部與骨頭轉移的挑戰中,擬定出最佳治療策略。先施予全身性的免疫療法與標靶藥物,後輔以外科手術切除與放射線治療的組合,在他腦中反覆思索著。

但這一刻,他的目光從電腦螢幕,轉向坐在面前的病人:一位靜靜坐著的女子,四十歲,有著溫暖的家庭與三個年幼可愛的孩子。

「很正向?」妻子微微傾身,語氣中帶著一絲困惑。

醫師略作停頓,然後緩緩說道:「嗯,就是……看起來很鎮定,好像已經為最壞的情況做好了準備。」

妻子微微一笑,語氣溫和卻堅定:「是信仰支持著我。」

醫師愣了一下,眼神中浮現出一絲敬意。他輕輕地拍了拍妻子的肩膀,語帶鼓勵地說:「加油,信仰的力量真的很重要,請繼續堅持下去。」

全家默想平安的根源
當天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靜靜談論著這一段對話,也一起默想那份平安的根源──是的,真正支撐我們的,不是我們的勇氣,而是我們所信靠的主耶穌基督。

祂所賜的,不僅是心靈的安慰,更是勝過死亡的盼望。主耶穌說:「我是復活,我是生命。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約翰福音十一章25節,當代譯本)主又說:「不要懼怕!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又是那存活著的;我曾死過,現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遠遠;並且拿著死亡和陰間的鑰匙。」(啟示錄一章17~18節)

因著祂的復活,我們知道這一切的苦難都有終點,並且不是徒然。這不是抽象的安慰,而是充滿權柄的應許。祂的應許成為我們心中堅固的磐石,使我們即使身處病痛與死亡的威脅中,仍能帶著安穩的盼望,堅定前行。生命的終點,對我們而言不再是絕望的墳墓,而是進入榮耀永恆的門檻。祂不僅戰勝死亡,更為我們開啟一條通往天家、通往永生的道路。

從永恆的角度來看,若主最終提早將妻子帶回天家、與基督同在,那是何等榮耀──正如保羅所說:「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腓立比書一章23節)然而,作為丈夫與父親,我的心中仍有萬分的不捨──我多麼渴望她能留下來,與我一同看著孩子長大,在未來的日子裡彼此陪伴、相扶持走過。

但我也知道,若主有更高深的美意,我們願意順服。因為我們所信靠的主,是智慧與慈愛的主,祂的道路遠超過我們所求所想。即使眼前的旅程充滿挑戰,縱然步伐沉重,我們仍然堅信:主的道路是通往永恆榮耀的道路

祂不會誤事,祂的時間總是最好,祂的心意總是慈愛。在祂的愛中,我們學會安息;在祂的應許中,我們得著力量;在信心的眼光中,我們看見盼望──即使淚水仍在臉上滑落。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