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容珍台中報導】「過去我們祖先是獵人頭,我的曾曾祖父也是獵 人頭的,如今我在主的恩典下,談論耶穌基督,就是個神蹟!」位於印度北部,雲南邊境的納加蘭邦(Nagaland),雖然受到印度壓制,基督教信仰卻在逼迫中開展。印度東方神學院(Oriental Theologcail Seminary) Joshua Lorin院長,17日下午在東海大學校牧室舉辦的演講中分享「現今世界基督教趨勢」時,首先談到他的族人Naga的過去與現在。
Joshua Lorin院長是富勒神學院博士、美國浸會西南神學院神學碩士(教會歷史)、新加坡三一神學院神學碩士(亞洲教會史)。1997年在新加坡讀書時與東海基督教會陳尚仁牧師是同學。
東方神學院是位於印度北邊納加蘭邦一所浸信會神學院,Joshua Lorin院長用一張張圖片說明,他是該院第一批神學生,當時校舍、教室、教堂是用竹子編成的茅草屋,非常簡陋;經過24年後,從過去只有十多位學生,到現在約有兩百多位學生,而且還有校園、運動場地,目前在全世界約有1000多位校友。神學院學生除了來自當地,還有雲南邊境、東南亞其他地方。這次他來台,幾位同行的同工去到台灣原住民部落,發現穿著、裝飾非常相像,期待未來雙方可以建立友誼彼此合作。
族人獵人頭 宣教士來此是意外
Joshua Lorin院長說,神學院所在的納加蘭邦,是印度一個很小的省分,鄰近中國大陸邊境,早期受到英國人統治將此地分成幾個行政區;英國人離開後,印度接管這地,稱為第二次的殖民。在村裡正中央有一棵樹,稱為人頭樹,以前祖先獵人頭以後,會把人頭掛在這棵樹上 ,雖然後來已經看不到人頭,但他小時候,不管去哪裡都會經過那棵樹,曾常常感到害怕。
後來基督教來到村裡,整村的人信耶穌,但這其實是個意外的過程。約在1826 年,中國海岸線被封鎖,宣教士決定從陸路進入中國,因此會經過納加蘭邦,直到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國海岸線封鎖解開,才開放海路進入中國。後來雖發現這條陸路徑是錯的,因為要翻山越嶺,難以前行,但早期美國宣教士去到納加蘭邦,就把福音帶到Naga部落。Joshua Lorin院長說,我們很難想像,宣教士沒有現代化交通工具,需花幾個月時間進到納加蘭邦,途中遇到很多危險,卻因對神有堅強的信念而勇往直前。
其中有一個19歲女孩,在1840 年跟著哥哥來到此地宣教,卻在抵達當地幾個月後染病去世;在她臨死之際,還請哥哥寫一封信到美國,提及希望自己還可以活久一點,為的是能夠教育這地的人民。Joshua Lorin院長在攻讀博士時看到這故事,感動流淚,幾個月後,他的女兒出生,就以這19歲女孩名字給女兒命名。
族人受政治逼迫 興起宣教運動
Joshua Lorin院長說,他的祖父信主後,雖然不會讀寫, 但是祖父就說,他們要預備好糧食,然後去到一個個地區宣教、傳揚好消息。
他提到,Naga族人在英國人離開後,曾經與印度抗爭75年,死亡20萬人。當村子被焚燒時,他的祖母帶著孩子躲到叢林裡,忍受飢餓,把食物留給了孩子吃;多位親人受到逼迫,身體被茅刺穿,甚至被燒死,骸骨散落在街頭。但當迫害臨到的時候,當地信仰復興和發展卻更加昌盛;現在Naga基督徒比例高達9成5。1977 年,Naga就有一萬名志願者聚集,回應要到全世界70 個國家宣教。 雖然族人物資非常貧乏,但是聽到要做跨文化宣教的時候,都非常的樂意奉獻自己,這也是基督教一個非常重要的特質。
宣教學所稱「10到40度之窗」地區,還有許多福音未及之地。台灣能夠享受許多自由,是上帝的恩典,他相信在台灣也可以為宣教做許多的事。Naga地方雖然許多人受很多的苦,但是他相信上帝特別安排,讓他們在苦難當中,仍然在宣教工作佔有一席之地。
世俗化南北半球基督徒明顯消長
早在1910年代,很多宗派宣教師聚集討論宣教策略,曾經有宣教師提到,非洲是黑暗大陸,沒有辦法進入;沒想到後來,竟有一半的宣教師進到非洲。根據統計,1910年,基督徒在北半球佔82.2%,2010年降到39.8%,2025年又降到30.8%,15年間掉三成;相對於南半球基督徒人口,從1910年佔17.8%,2010年上升到60.2%,到2025年又升到69.2%,15年間增加7%。
北半球基督徒人口銳減原因,主要是世俗化和人口老化,生育率降低,敬拜走向制式和僵化,文化認同逐漸脫離;教會在社會也逐漸被邊緣化,而且失去信任。他說,也因為在物質充裕、比較舒適的生活環境,逐漸對信仰冷漠,甚至不感興趣。
反之,南半球基督徒把信仰當成一個身分認同和日常生活的核心,對信仰態度非常熱情,信主後迫不及待的去傳福音,而且基督徒人口比較年輕,生育率也比較高,對於敬拜也非常具有活力,還融入當地文化,參與在教育、醫療照顧等。
信仰成為身分認同持續傳揚
他說,逼迫其實也培養基督徒委身和屬靈的深度,也是基督徒靈性復興很重要的力量。他說明,不是要去尋找逼迫,而是上帝會用不同形式帶領,我們必須清楚認識自己是誰,才能夠面對許多挑戰。
東海基督教會陳尚仁牧師回應表示,雖然過去也聽過類似的信息,但是從Joshua Lorin院長口中分享,感受特別深刻。回想過去從祖父母或爺爺奶奶聽到的故事,第一代人接受福音時,成為他們很重要的身分認同,然而經過兩、三代後呢?台灣基督徒比例偏低,受到北半球教會影響很大,生活日漸舒適,敬拜變得僵硬,年輕人愈來愈少,生的孩子也愈來愈少。
陳牧師表示,Joshua Lorin院長的分享提醒我們,雖然離過去宣教的故事不遠,但是我們同樣落在北半球的教會的困境,應該更多思考關於對於信仰認同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