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余友梅/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先後於本月15日和18日,分別在阿拉斯與白宮會晤俄羅斯總統普丁、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和7位歐洲領袖,聚焦討論烏俄戰爭何時能劃下句點。雖然這兩場會議均未能達成協議,但仍為後續談判開啟了對話空間。川普並透過媒體與社交平台表達,希望召開美、俄、烏三方會談,此舉不僅攸關烏克蘭的國防安全與歐洲局勢,也可能將對全球地緣政治與世界和平帶來深遠影響,既蘊含契機,也潛藏風險。
川普與普丁的「雙普會」在阿拉斯加安克拉治舉行,會談焦點鎖定於如何推動俄烏戰爭的談判。雙方討論的重點包括烏克蘭領土歸屬與未來安全保障安排。俄方要求烏克蘭完全讓出頓巴斯地區(約6,600平方公里)、俄國承諾凍結赫爾松與札波羅熱前線;俄羅斯則同意從哈爾科夫與蘇梅部分地區撤軍(約440平方公里)。此外,普丁堅持禁止烏克蘭加入北約,要求烏方承認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的現狀,並尋求部分西方制裁的解除;最後,俄羅斯要求在烏克蘭部分地區賦予俄語官方語言地位,並允許俄羅斯東正教會在烏克蘭自由活動等。
普丁會後記者會稱真誠希望結束戰爭
經過近3個小時的會談後,雙方未能達成任何具體協議。會後,普丁與川普共同召開記者會,普丁在會中強調,俄羅斯「真心希望」結束這場戰爭,他表示:「我們始終將烏克蘭民族視為兄弟民族,在當前情況下,這聽來或許有些矛盾,但我們確實有著相同的根源,如今發生的一切對我們而言都是一場悲劇,是深重的創傷。因此,我們國家真心希望能讓這一切早日結束。」
川普則在接受《福斯新聞》(Fox News)專訪時表示,此次峰會在多項議題上取得共識,並已展現出一定進展,普丁甚至釋出「尋求和平」的訊號。然而,他同時強調,普丁仍堅持必須獲得某些讓步才會同意結束戰爭。川普並未具體說明這些讓步內容,但外界普遍認為,普丁的要求一如既往,包括烏克蘭割讓部分領土並承諾不得加入北約。
川普還指出,普丁對美國的態度已出現轉變:「我認為他現在尊重我們的國家了。他在拜登任內完全不尊重美國。」
他並重申,普丁同意他的看法——若當時自己仍在任,烏俄戰爭根本不會爆發。
但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過去一直明確表示,烏克蘭不會以割地換取和平,尤其是因為俄羅斯是侵略方。他同時要求安全保障,以阻止俄羅斯未來再度入侵。據路透社報導,目前俄羅斯實際掌控了烏克蘭約五分之一的領土。
峰會舉行前,美國第一夫人梅蘭妮亞特地致函普丁,表達對和平的殷切期盼。普丁在美俄代表團的見證下親自閱讀了這封信。
梅蘭妮亞在信中以兒童的處境作為呼籲重點,指出戰爭奪走了無數孩子的親人、夢想,以及童年的純真與喜樂,甚至剝奪了他們應有的和平與安全。她懇切請求普丁,為了孩童與未來世代結束這場戰爭。
歐洲領袖連袂力挺澤倫斯基
18日,澤倫斯基與多位歐洲領袖,包括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德國總理梅爾茲(Friedrich Merz)、英國首相暨工黨領袖施凱爾(Keir Starmer)、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歐洲理事會主席夏爾.米歇爾(Charles Michel)和北約秘書長呂特等7人,在白宮會晤川普,針對他與普丁會談進行「訊息交換」與政治磋商。
《CBN新聞》報導,繼今年2月28日澤倫斯基與川普不歡而散的會晤之後,川普在本次峰會中繼續向澤倫斯基施壓,他在真相社群(Truth Social)上撰文指出,「……如果願意,他(澤倫斯基)幾乎可以立即結束與俄羅斯的戰爭,或者他可以繼續戰鬥。」
澤倫斯基連夜在X平台回應道:「俄羅斯必須結束這場它親手挑起的戰爭。我期盼在美國與歐洲盟友的共同努力下,能迫使俄羅斯走向真正的和平。」
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則告訴美國廣播公司(ABC),雙方都必須做出妥協。「除非雙方都做出讓步,否則就不可能達成和平協議。如果不這樣做,那就只能叫投降,而雙方都不會投降」,盧比歐說。
參加雙普會的白宮特使維特科夫(Steve Witkoff)表示,美國確實讓俄羅斯同意提供更強的安全保障,包括如果烏克蘭再次受到攻擊,將提供「類北約」的保護。他也告訴CNN,「美國可以提供類似《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款的保護……這也是烏克蘭希望加入北約的真正原因之一。」
《CBN新聞》報導,普丁要求烏克蘭割讓頓巴斯,以換取戰爭結束。目前俄羅斯大約控制頓內茨克州約一半以上地區,並幾乎完全掌控盧甘斯克州。
參與普丁與澤倫斯基會談的英國首相施凱爾形容會談「良好且具建設性」。他強調歐洲的團結,支持「美國與『自願聯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歐洲支持烏克蘭的國家)共同協助建立烏克蘭安全保障」的構想,並認為此舉具有推動和平進程的潛能,但他也重申任何讓步必須能讓烏克蘭接受。
烏俄東正教徒會前多日祈禱
德國總理梅爾茲則稱讚川普開啟了對話窗口,但指出後續路很複雜,需要對俄羅斯施壓並強化停火機制。義大利總理梅洛尼更提出「類北約」安全承諾的構想,以作為對烏克蘭的後續保障方式。
撒馬利亞救援會主席葛福臨(Franklin Graham)在15日雙普會召開前,在臉書撰文表示,他曾在2015年與普丁會面,並於今年5月與澤倫斯基一起祈禱。他「祈求上帝賜予川普總統超越一切理解的智慧,也為普丁總統祈禱,願上帝在他心中動工,帶來和平,結束流血衝突。」他也透露,在本次峰會前,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大多數東正教徒,舉行了為期多日的祈禱活動。
此外,從8月12日開始,美國錫特卡和阿拉斯加教區(the Diocese of Sitka and Alaska)大主教阿列克謝(Archbishop Alexei)也呼籲教區所有人為峰會祈禱,以期「實現和平,並讓遭受苦難和破碎的家庭得到救濟和安慰」。他在聲明中說:「全世界仍在為烏克蘭戰爭以及烏克蘭和俄羅斯信徒所承受的無盡悲痛而傷悲。無論世俗談判最終結果如何,我們都知道『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參箴言二十一章1節)」。
基督徒為和平禱告方向
基督徒作家伊莉莎白.德萊尼(Elizabeth Delaney)在crosswalk.com撰文指出,烏俄戰爭錯綜複雜,當各國領袖齊聚談判之際,更需要基督徒迫切的代禱。信徒可以銘記《箴言》二十一章1至4節禱告:
「主啊,感謝祢掌管列國君王的心,隨祢旨意引導各國元首的決策。
求祢光照那些心高眼傲的領袖,使他們行公義、好憐憫,成為祢所喜悅的器皿。
求祢親自動工,使戰爭止息、和平臨到;安慰憂傷的人,止息對基督徒的逼迫,保護因戰火受苦的百姓與孩童,使他們經歷祢奇妙的保護與醫治,並迎來復興與重建。
奉主耶穌的名祈求,阿們。」(資料來源:Crosswalk, My Charisma, CBN News, Christian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