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0 基督教論壇報 / 普世教會

烏俄和談難稱公義 柯百佳:戰火逼迫下,教會仍在戰亂中重建與守望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被戰火摧毀頓內茨克的住宅區。(圖/受訪者提供)

【記者李容珍/台北報導】「這絕對不會是公義的和談,也不會是最後的和平!」俄烏戰爭自2022年至今,已經歷時三年半。近期在川普(Donald Trump)總統積極撮合下,雙方有望達成和談,然而,以琳基督徒中心柯百佳姊妹受訪時認為,這種完全是「以大欺小」的協議,不管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是否讓步,面對川普的原意是希望烏俄戰爭及早結束,這也是烏克蘭要面對的政治現實。

美國總統川普18日在白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歐洲7位領袖舉行會談,討論終結俄烏戰爭與戰後和平等議題。早先美俄在阿拉斯加高峰會後,川普總統16日表示支持俄國總統普丁的計畫,把俄軍目前控制的烏國領土乃至並未占領的頓巴斯(Donbas)地區,割讓給俄國,換取全面和平協議,而非他原先追求的緊急停火。這項讓步,遭基輔堅決反對,也在高峰會前讓川普與歐洲盟邦和烏國的共識分裂。

札波羅熱的教會在外面發物資。

烏克蘭面對殘酷政治現實

自烏俄戰爭以來,以琳基督徒中心與《基督教論壇報》共同發起「好撒瑪利亞人行動」,支持幫助烏克蘭東部和南部上百間教會。參與推動的以琳基督徒中心柯百佳姊妹受訪表示,就像川普總統先前對澤倫斯基所說「你沒有牌可打」,世上的和談,其實就是看每個國家手上「有沒有牌可打?」烏克蘭沒有很多籌碼,烏俄和談不會是公義的和談,也是烏克蘭要面對的政治現實。

她說,以普丁過去行事作風,每占領一個地方,經過幾年後又會繼續再占領新的地方。早在2014年,普丁開始對克里米亞地區進行了軍事干預和吞併,並支持烏克蘭東部的親俄分離勢力,引發了頓巴斯戰爭,後來占領克里米亞以及烏東的盧甘斯克和頓內茨克的部分地區,只是其他國家都不承認俄羅斯擁有這塊領土主權。

2022年俄羅斯重啟新的烏俄戰爭,佔領盧甘斯克(Luhansk)、頓內茨克(Donetsk)、札波羅熱(Zaporizhzhia)、赫爾松(Kherson)等四個地區。這次烏俄和談,普丁提出,烏克蘭需完全讓出整個頓巴斯地區:包括頓內茨克與盧甘斯克州,約6,600平方公里土地,而作為交換,俄羅斯則承諾凍結南部赫爾松與札波羅熱地區的前線。普丁也希望西方國家及烏克蘭,正式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主權。

一旦烏克蘭妥協讓步,俄羅斯是否真的停火?一般認為,普丁的野心不僅於此,是否對烏克蘭還有第二波或第三波的攻擊行動?

在尼古拉耶夫新開的鄉村教會。

被劃分地區的教會可能要關門

她認為,必須關注的是,烏克蘭教會未來怎麼辦?當政治人物劃分領土時,人民只能接受,甚至被劃分地區的教會可能要關門,沒有被占領的教會角色是什麼?早在2014頓巴斯戰爭時,已經有很多難民逃到烏克蘭其他地方,包括一些牧師,但他們逃到其他地方,仍繼續在當地的教會服事。

她說,烏俄戰爭地區多半位於東烏克蘭跟南烏克蘭,也是過去以琳基督徒中心和Walter牧師合作,共支持的一百多間教會。Walter牧師當初選在此地宣教,主要是蘇聯解體後,烏克蘭成為獨立國家,西方宣教士可以進入,他們大部分選擇去首都基輔及西烏克蘭。因為東烏克蘭比較傳統、落後,也是經濟弱勢,因此Walter牧師選擇在此地建立短期聖經學校,訓練栽培同工,也和當地牧者配搭陸續建立了幾百間教會。

從2014年頓巴斯戰爭開始,俄羅斯第一次入侵克里米亞時,教會便開始做慈善工作,協助難民逃離危險,讓他們可以往西,去到安全地方。戰地的牧師也成為難民,逃到新的地方,然而不管去到烏克蘭哪個地方,仍然會幫助那裡的教會,或新開拓教會繼續傳福音,他們支持的教會就有三位牧師是難民。

頓內茨克村發送物資。

戰亂中教會投入慈善 許多人信主

2022年烏俄戰爭開始,牧者和教會幾乎都自動投入慈善工作,因為需求非常龐大。政府忙著打仗,無力顧及人民的需要。由於難民非常多,不管逃到南部或西部,都需要教會協助這些難民。

她說,例如烏南地區的札波羅熱,成千上萬難民逃到此地,儼然成為一個逃城。當地教會接待許多難民,供應吃住,很多難民來教會後,感受到上帝的愛,都信了耶穌。這次和談,俄羅斯希望取得札波羅熱地區,他們期待首府仍然保留屬於烏克蘭,讓教會可以持續工作。

他們在哈爾克夫也支持一個非常大的教會,烏俄開戰後,教會打開門接待難民,提供地下室給難民居住,難民在教會停留是暫時的,之後繼續往西走。所以三年半的戰爭期間,教會不斷幫助難民,開車接送或者送上火車,讓難民可以逃到烏克蘭比較安全的地方。

尼可波爾的教會發物資。(左圖)、兒童教會餵養孩子。(右圖)

割地確認後更多難民逃亡

根據統計,從烏克蘭戰地逃到境內其他地方的難民,高達370萬人,其中73萬是孩子;逃到鄰近國家難民,約690萬。假若和談割地確認,被割地的地方,還會有更多難民逃出。

柯百佳表示,由於很多男人去打仗,導致很多家庭經濟拮据,他們支持的教會每週發送食物給社區居民,讓居民可以度過一兩週的生活;教會也提供中餐給很多無家可歸的窮人。

兒童身心靈健康也是教會非常重要的工作。她說,距離戰地較近的小鎮尼科波爾,有一間「兒童的教會」,照顧將近1, 000 個孩子。由於這些孩子九成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教會每週舉辦活動,讓孩子們先吃午餐,之後讓孩子們有一個快樂的環境可以玩。暑假期間,教會帶這些兒童到西烏克蘭或波蘭等比較安全的地方舉辦營會,免費讓五、六十個孩子參加,帶孩子們唱詩歌、分享上帝的愛,孩子們可以任意的跑跳,也會做一些身心靈建造的活動。

頓內茨克村疏散居民。

事工繁多  教會缺牧師和志工

不管是對難民、兒童或是幫助窮人工作,教會要做的工作很多。然而,很多人進教會之後信了耶穌,教會成長很快,現在教會卻沒有足夠的傳道人關顧,尤其是鄉下佈道據點,是沒有牧師的。

她認為,今後較需要留意的是,關注烏克蘭人精神上的需求。根據研究,約40%烏克蘭人民都有心理健康障礙;有25%的人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但是,教會目前有太多工作,必須等戰爭結束後,才有可能進行。

烏克蘭在這次戰爭約有40萬人傷亡,推估至少10萬人死亡,產生許多單親家庭。因此,她說,未來教會規劃建立一個身心靈的健康中心,不僅關心南烏克蘭和東烏克蘭受創的兒童,也要關心寡婦的景況。

提出四個重要禱告事項

對於未來工作,她認為,要先對烏克蘭有更多了解,禱告能夠精準。她提出四個禱告建議:

一、為戰爭止息禱告。只要戰爭持續,每天都會有人傷亡。雖然普丁才剛和川普結束會談,俄羅斯每天晚上還是繼續轟炸烏克蘭,沒有一天停過。

二、為教會的牧師跟志工禱告。戰爭三年半來,教會人數愈來愈多,非常興旺。但是牧師和志工人手不足,身心靈非常疲累,需要繼續為教會的牧師跟志工禱告,也求神興起更多工人來牧養。

三、為被占領地區的基督徒禱告。俄羅斯占領的烏克蘭地區,很多教會直接關門,牧師都逃難去了,但是當地還有很多無法離開的老弱基督徒,需要為他們禱告。

而且,若是部分地方被割地,將有更多教會關門。而且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烏克蘭政府通過立法,要求境內與莫斯科宗主教區有聯繫的東正教會切斷關係,進一步加劇了雙方在宗教事務上的對立。因此,俄羅斯不僅逼迫新教,也可能會逼迫不屬於俄羅斯的東正教教會。

在戰火中上帝繼續帶領前進

四、戰後需要身心靈建造工作。由於這部分需要很多專業人士,包括諮商心理專家協助,但是烏克蘭缺乏這方面人才,也是教會要投入的工作。

她說,不管未來烏克蘭情勢如何,耶穌在馬太福音十六章18 節說:「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不管未來烏克蘭領土有多少,這些世上的國都會過去,耶穌有一天會再來。烏克蘭的教會因這次戰火幫助了許多人,使成千上萬人信耶穌,成長非常快速。就如使徒行傳中,使徒們在逼迫中,使教會成長,看見上帝國在運行。烏俄戰爭過程非常殘酷,但烏克蘭人民在逼迫中,上帝繼續賜給恩典,行了很多神蹟,帶領他們繼續前進。

相關新聞:俄烏停戰露曙光? 從基督信仰看真正的和平與和好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