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3 基督教論壇報 / 台灣教會

巨變時代沒有人可自外於AI 人資專家:上班族除了精進專業更要當責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梁敬彥 追蹤
朱建平。(圓圖/受訪者提供)

【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近期,受到美國大幅加徵關稅、台幣匯率變動和國內外經濟大環境不佳的多重衝擊,已有企業因應訂單減少,讓員工實施減班休息苦撐待變。

根據勞動部統計,這波因為關稅風暴而受影響的勞工,已超過3,900人,而在現今瞬息萬變的世局中,不單傳產員工受影響,連被視為是「科技新貴」的工程師也難倖免。像在國外,包括宣稱「公司正處最成功時刻」的微軟,也因為AI高度發展提升效能,宣布大幅精簡人力,裁員9,000人,微軟CEO納德拉在公開信中寫道:「你不是被淘汰,是你沒學會怎麼變成AI所需要的人」,信件中並反覆提到:「忘記過去,學習新技能」的關鍵字。

當企業和職場因為國內和全球政經情勢環境充滿變數,而必須做出因應時,上班族如何「心意更新而變化」?掌握變與不變的原則自處和調整因應?如何倚靠信仰度過?教會可以提供什麼協助?

朱建平。(圖/受訪者提供)

怕單一職務被取代 斜槓勞工比例增

人資專家、yes123求職網副總經理楊宗斌受訪時表示,近幾年台灣的上班族,面臨「薪資普遍跟不上物價漲幅」的通膨壓力,普遍過得很「薪」酸。在美國宣布台灣的進口關稅是「20%+ M」起跳後,更要擔心這場不知何時結束的對等關稅貿易戰,會衝擊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可動用財富到什麼程度?

根據yes123求職網8月份的最新調查,有84%的勞工覺得自己在關稅風暴時期,下半年「加薪無望」;也有93.2%的上班族想要多學幾項技能,成為「斜槓勞工」;52.2%想要成為「斜槓勞工」的上班族表示,「怕單一職務被取代,甚至失業」。

楊宗斌說,從2008年的金融海嘯、2020年的新冠疫情,到2025年的關稅風暴,雖然受到衝擊的產業別和勞工人數大不相同,但都反應了「供需市場的變動」,就像是疫情期間,因為各國防疫的邊境管制,國際線航班近乎停擺,航空從業人員就減班休息,但海運逆勢訂單大增,航運從業人員就荷包滿滿,所以這個時代的職場環境,充滿變動性已是常態,唯有具備高度抗壓性、責任感、善於時間管理,並且積極學習新事物的上班族,才能維持不

104人資學院特約顧問、八方整合社企創辦人朱建平受訪時表示,他創業前是在知名觀光集團擔任人資總監,曾有機會代表台灣企業到新加坡參加亞太人資高峰會,學到在變動的職場環境中很重要的「VUCA管理學」。

 

具有快速反應和適應變局的能力。U(uncertain)是「應對不確定」,也就是企業和上班族都要具備建立多種情境應對方案和風險管理機制的能力;C(complex)是「應對複雜」,具備數據分析和應用和有效溝通的機制;A(ambiguous)是「應對模糊的能力」,在面臨快速變化和充滿不確定性的現實環境中,能提出有效的方案,保持個人與組織的競爭力和持續發展性。

過去有多次成功轉換職場經驗的朱建平弟兄說,聖經中的約瑟因為敬畏神,神賜給約瑟智慧告訴法老「未來埃及全地有七年豐收、七年饑荒」,法老要在豐年時,徵收埃及地出產的五分之一,儲蓄起來以備荒年使用。

職場環境變遷 人心未曾想過

朱建平說,現今的台灣的職場環境也是這樣,從2008到今年,已經出現多次重大的動盪和變動,特別是從智慧型手機普及,到現在AI高度發展,大幅提升工作效能,很多看似需要高度專業的職務,都漸漸被取代,這些變動都在不到20年的時間內發生,都是人心未曾想到的。

就像他在輔導一些因為產業就業環境變動,必須轉職的上班族,若發現他們還抱著「AI發展跟我有什麼關係?」的心態時,他都會提醒,與其拒絕接受AI,不如換個心態,好好地認識它,與它共存,「因為就算你打從心底抗拒AI,都不能改變『AI時代已經來了』的事實。」

朱建平表示,現在企業的人資和管理者,都很看重求職者和組織裡的員工的「適變能力」。一個具備適變能力的員工和部門主管,除了具備「VUCA管理學」的特質和能力外,也都能適應市場變化、專業技術不斷精進創新、願意學習新事物,在組織的調整和變動中,可以快速融入新環境、接受新挑戰,特別是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裡,保有高度的自我覺察和工作彈性,如果這人又具備好品格和看重團隊合作,就是很難被淘汰的職場菁英。

朱建平舉例,同樣是旅館業的服務員,多數就是具有一般技能的服務人員,另外有一種「VIP管家級」的服務員,除了服務客戶的基本功之外,還會因著自己的職涯規劃,主動覺察到自己想要有更好的發展,無論是留在內部升遷還是轉職,去進修相關證照和外語能力,即便是在新冠肺炎最嚴峻的時期,這類型的「VIP管家級」服務員依然不受減班休息的衝擊,而且疫情趨緩後,多半都有更好的職涯發展。

朱建平提醒,在變動時代的職場環境,最大的職涯殺手就是「領多少錢做多少事」,雖然這在很多職場工作者,特別是年輕一代,是非常普遍的事,但他要提醒不分年齡的上班族,無論現在從事任何行業,AI的發展一定會與工作發展和薪資調升有關。他有機會到教會和機構去作培力課程時,也會提醒「一定要調整過去習以為常的工作和做事習慣」,就像微軟CEO納德拉寫給被解雇的員工的「你不是被淘汰,是你沒學會怎麼變成AI所需要的人」。

朱建平指出,AI不會取代現在就業市場上的所有人力,但會在最快的時間內,讓很多企業可以節省過去所聘請的研究型(如整理資料、翻譯外文)和勞務性的人力,那麼什麼樣的上班族會被留下來呢?朱建平說,能夠在自己的職場做到「AI的運用能力比老闆要求的高一點」,和「工作成效和效率比老闆預期的,更快一點、更好一點,甚至遠超過所求所想」。

拿出超過老闆所求所想的表現

朱建平說,從人資的立場,這個時代企業要重用的員工,已經不單是負責,而是具備當責的特質,就是不單忠心且負責地把手中的工作做到最好,更是能夠對於所交出的成果的最後成敗負起完全的責任,而非有功就爭,有過就推給別人;從基督信仰觀點,當責就是大小事都忠於所託,且能竭力做到最好。

談到在現今這個多變的時代,教會的職場信徒牧養可以做什麼?朱建平說,教會的牧師要成為陪跑者,而非指導者,也就是說,無論大小教會,都要有具備專業和神學裝備的同工或傳道人專責去牧養職場,牧師要在不同的職場差派信徒,職場信徒所遇到的問題,牧師要傾聽並按所面臨的不同問題去關懷,避免用同一套神學論述去牧養不同職場的信徒,讓每個職場信徒都得餵養。

相關新聞:巨變時代的職場轉型:關稅、AI、地緣政治衝擊下如何自處?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