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8月23日大罷免和「重啟核三公投」的投票日上午,一群職場領袖、教會牧者、專科醫師、靈性關懷師和教會弟兄姊妹,齊聚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舉辦的「你不是孤單一個人—為失智禱告會」。眾人同聲為「失智家庭面對的困境和挑戰」、「照顧者與失智者身心靈需要」和「失智國家政策、社會現況和未來」禱告。
2025年,全台65歲(含)以上的失智者,超過35萬,7年後將突破47萬,超過百萬家庭將受「失智海嘯」衝擊和影響。
失智者家庭,無論社經地位高低,失智者本人和主要照顧者(通常是兒女),除了面臨極為漫長的長照歷程,照顧者更普遍有沉重的心理負擔和難以言喻的孤寂感。而有失智者的家庭,更因為社會和教會普遍對失智症的不了解,甚至是汙名化,而成為選擇「把自己藏起來」的一群人。
女兒帶失智父參加齊唱〈呣免驚耶穌在此〉
在這次「你不是孤單一個人──為失智禱告會」上,就有女兒帶著失智的父母前來聚會。女兒輕挽著父親,柔聲領著父親唱著〈呣免驚耶穌在此〉。他們相信,縱然外界對於失智仍有恐懼和不接納,但在基督的愛裡,他們是被天父褓抱的兒女,上帝會挪去他們的心中的羞愧,讓他們在天父的愛裡得著全然的接納和身心靈的自由。
在汪美牧師帶領的豐收聖樂湧流詩班領唱〈當轉眼仰望耶穌〉和〈願〉之後,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台灣中華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干文元,帶領眾人一起為全台失智家庭祝禱。
干董事長說,他知道失智者和其照顧者真的都面臨很不容易的光景,失智者因為疾病產生認知障礙,已經不能再像從前一樣,和外界及家人保持長久的連結和互動,照顧者更因照顧失智家人層出不窮的難題,早已身心俱疲,產生關係隔離。他呼求主的救恩臨到失智者的家中,讓教會帶頭成為他們的靈命和禱告支持。
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士林靈糧堂社會福利協會副執行長李梅英,帶領眾人為「失智症國家政策與社會現況與未來」禱告。李梅英表示,2025年台灣已進入65歲(含)以上的長者占人口比例20%的超高齡社會,以台灣的失智症盛行率為7.99%來看,未來失智人口必將持續攀升。這不僅是一般家庭的長照照顧重擔,更是國家的挑戰,除了政府及早跨部會合作政策規劃照顧體系和社會支持網絡,社會對失智的偏見和冷漠,更是推動失智友善社區隱藏的障礙。
求主挪去對失智的偏見建立友善文化
為「失智症國家政策與社會現況與未來」代禱事項如下:
一、求主帶領台灣能盡快制定「失智症專法」,使照顧服務的佈建更完善,每個失智家庭都能得著長照資源和心靈的支持,不致孤單。
二、求主幫助社會和教會除去對失智的偏見,建立失智友善文化,讓失智者與家庭照顧者仍能活出尊嚴,主內的失智家庭能夠活出靠主剛強的見證,求主施恩帶領,使台灣在超高齡浪潮和失智海嘯席捲而來的時刻,仍能從教會牧者和信徒帶頭愛鄰舍的行動彰顯神的公議和慈愛。
連結教會、社會和公部門資源,致力推動失智友善社區的蘆洲大使命教會呂建德傳道,帶領大家為失智家庭禱告。呂傳道宣告,每個失智家庭都能知道且相信「我不孤單,是有路可走的」,願更多台灣的教會成為失智友善教會,讓所在社區成為瑞智友善社區,進而每個城市和國家都成為友善失智家庭的祝福。
社會看失智為不體面 在主裡卻是尊貴
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洪淑惠分享,她本身照顧失智媽媽12年,她知道失智者家庭及照顧者承受的多重重擔,多數國人包括失智家庭,會認為「失智是不體面的」,就像聖經時代裡患大麻瘋的病人和血漏的婦人,在社會乃至教會的會堂,都被視作是「不潔淨的」。但縱然他們被世人厭棄、排擠,耶穌這位最大的醫師,依然願意接近他們,帶給他們盼望和安慰。
洪淑惠說,失智症帶來的情感衝擊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失智者的認知功能改變,照顧者普遍有沉重的心理和經濟負擔,加上他人的誤解和不諒解,都讓照顧者有難以言說的孤獨感,就連在外界看起來是醫療資源和經濟能力較優渥的醫生家庭,都有極大不足以外人道,別人也很難理解的照顧重擔和壓力,
洪淑惠說,她很喜歡聖經裡「神按著你的名認識你」的安慰和勸勉,就像要失智者和照顧者承認「我(家人)失智」,都是很困難的決定,也正因為失智帶給家庭和人生太多不可預期的變數,所以信仰更能帶給失智家庭世界所不能給的力量和安慰。
要相信主的恩典夠你用
汪美牧師為失智家庭禱告時,祝福每個失智家庭「要相信主的恩典是夠你用的」,無論是在任何的環境和挫折中,都要「剛強壯膽、安慈良善」。
靈性關懷師劉亮馨帶領眾人「為照顧者與失智者身心靈需要禱告」。她說,家中從有失智者開始,就是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的煎熬,當生命猶如一部失控的車,主內的失智家庭不能選擇試煉不要來,但能選擇在極大的挑戰中,全然交託仰望主,靈性平安、生命得豐盛。
失智照顧之苦 連牧家都避談
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長庚醫院失智專科醫師徐文俊以「愛的轉捩點」短講時表示,台灣的失智者和受影響的家庭的數目,遠超過數字呈現甚多,很多牧師和信徒家中的長輩和親友,也面臨失智之苦,但連主內的失智家庭,其實都不太願意讓他人知道「我家有人失智」。
他多年在社會推動失智症專法和在教會推瑞智友善教會,其實也面臨很大的挑戰,碰了很多釘子,但他很感謝很多關心這個議題的夥伴們,裡面未必都是主內的肢體,但他們願意推己及人一起走這條不好走的路,為的就是讓更多失智者和期照顧者知道「你,不是一個人面對,你,並不孤單」。
徐醫師指出,失智者的家庭往往早已承受長期的壓力與摩擦,背後更隱藏著需要修復的深層情感裂痕。對這些家庭而言,在基督裡的盼望不僅僅是病得醫治,而是在面對種種挑戰與衝突時,家人之間的心能夠彼此貼近,關係反而愈加親密,能夠靠主幫助,學習愛、創意和智慧。
人的愛心或有不足 主愛仍在
台北信友堂胡文聰長老和中華差傳理事江榮仁牧師為台灣的失智家庭禱告,胡文聰長老宣告:「隱秘的事屬耶和華──我們的神的,惟有明顯的事是永遠屬於我們和我們的子孫的」。神允許失智這事發生,祂的心意是要教會更看到人心和社會的需要;江榮仁牧師宣告,雖然人的愛心、力量和智慧都是不夠的,但神的應許是「凡勞苦擔重擔的,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眾人齊唱〈神的良善榮美〉,宣告每個尋求主的失智家庭要得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