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容珍/台中報導】台灣傳統民俗中,農曆七月長久以來被視為禁忌與恐懼的時節,人們透過普渡、祭拜等方式祈求平安。基督教信仰如何把「鬼月的禁忌」轉化為「平安的祝福」?尤其在動盪不安的世代,提醒我們不是單單對抗「鬼怪」問題,而是面對人心真正的軟弱與世界動盪的挑戰。如何把握農曆七月特別的時刻,透過禱告與行動,將「平安月」的信息傳遞給社區與未信者?
專研本土化福音的王武聰牧師受訪時表示,在令人恐懼不安的「鬼月」,平安是傳福音最好的切入點;在大家都惶惶不安中,我們傳遞平安的消息。耶穌復活之後,對門徒說的第一句話:「願你們平安!」因為門徒當時面對政治動盪不安,面臨被逮捕,甚至被殺害,感到恐懼不安,反而更需要平安。
耶穌第二句話說:「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約翰福音二十章21節);耶穌也說:「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翰福音十四章27節)
教會傳遞平安好消息的最好時機
耶穌來到世上,為傳遞天國的福音和平安的消息。因此,七月反而是值得教會把握機會,傳揚平安好消息的最佳時機。但若我們直言民間拜的是「假神」,多半不會被接受,因為觀念已經根深蒂固。然而,要如何傳?
他說,傳福音有很多方法策略,然而所有的方法策略都從個人接觸、建立關係的「個人談道」開始。然而如何在台灣民間信仰的處境下「個人談道」呢?他以過去牧會和傳福音的經驗,引用使徒行傳第八章,腓利對太監的個人談道,學習「引導式反問」的本土化談道法。
腓利在聖靈引導下去接近埃提阿伯太監時,腓利先「聽見他念先知以賽亞的書」,便問他說:「你所念的你明白嗎?」太監回答說:「沒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於是「請腓利上車,與他同坐。」(使徒行傳八章30-31節)。
王牧師說,傳福音最重要的不是「講」而是「聽」,先聽出對方的困難或是疑慮,顯然腓利聽出太監心中的困惑,針對他的需要,問對問題,太監不只打開車門讓腓利上車,而且更打開心門,說出心裡的問題,於是「腓利就開口,從這經上起,對他傳講耶穌。」(使徒行傳八章35節)
傳福音重要不是「講」而是「聽」
台灣人虔誠拜拜,民間宗教的信仰根深蒂固,但大多數人都「拿香跟拜」,卻不知在拜什麼?而基督徒要用所信的「真神」,去否定民間宗教的「假神」,卻很難說服慕道友。但若我們可以運用腓利「個人談道」的模式,針對民間宗教的現象,用「引導式的反問」,如「你知道你在拜什麼嗎?」藉此幫助慕道朋友對民間信仰的現象有一些反思,接著就可學習保羅在雅典的佈道,從「未識之神」介紹「獨一的真神」(使徒行傳十七章22-23節)
「我們聽出對方的需要,然後問對問題,讓對方對鬼月傳統有所反思」,他說。現代人多受高等教育,具有理性思考,透過問問題方式讓對方更多反思,譬如他們拜神的目的是什麼?台灣人拜神明保平安,為何農曆七月鬼門開,會恐懼不安呢?為何鬼月在門口祭拜好兄弟呢?既稱「好兄弟」,為何不請到屋內客廳宴請呢?為何明知是鬼,還要委曲求全、巴結討好呢?還是擺設豐盛宴席,拜託不要來?為何神明克制不了鬼魂呢?每年拜每年都害怕,仍然沒有解決問題?我們要繼續害怕嗎?我們看不到鬼,但鬼可以看到我們背後的神⋯⋯
在提問過程中,分享自己信主後,上帝在背後護衛我們,鬼神就不敢來攪擾,我們就不再懼怕。因為我們所信的神,是宇宙真神,是大有能力的神,當我們投靠祂,祂就會幫助我們,為我們擺平一切。
恐懼害怕也摻雜慈悲憐憫
王牧師也在《普渡眾生惟靠耶穌──為何神明無法克制鬼神》小冊中提到,從農曆七月初一「開鬼門」,讓這些無主鬼魂前來陽間討食,陽間的百姓必須準備豐盛的食物祭拜,並稱牠為「好兄弟」,極力地巴結討好,以免不幸成為「替死鬼」。這種祭拜鬼魂的活動在7月15日中元節達到最高潮,一直到29日、30日「關鬼門」,人們才暫時放心。自此農曆七月從佛、道教超渡祖先的孝道思想,轉變成充滿恐懼害怕、普渡亡靈的鬼月。
王牧師表示,台灣人對「鬼月」不只充滿恐懼害怕,其實也摻雜慈悲、憐憫、期待眾生得救的複雜情緒,為何會有這種矛盾心理呢?因為中元普渡乃是由三個不同宗教典故結合而來:佛教的目蓮救母、道教的地官赦罪及民間宗教的亡靈崇拜。但大部分人都不知中元節是為救陰間受苦的祖先,反而變成充滿恐懼害怕的亡靈崇拜。其實普渡眾生要眾生得救,本是上帝的心意,而上帝的兒子顯明出來,為要除滅魔鬼的作為。因此,普渡眾生、克制鬼魂惟靠耶穌。
他受訪時也提到,很多人需要神,又找不到真神,不管是拜祖先、宴請「好兄弟」、拜鬼神,背後都是建立在恐懼害怕的心。拜「好兄弟」,主要擔心這些孤魂野鬼沒東西吃變成惡鬼。我們所信的上帝,是祂先愛我們,我們降伏在祂的愛中,因為我們的對象是偉大的神,所以我們就用信心去信靠祂,才能有真正的平安。
教會應更多平安月回應行動
王牧師認為,教會要努力翻轉傳統民間信仰,背後恐懼害怕的氛圍,尤其在農曆七月,好好傳遞七月不是令人恐懼害怕的鬼月,乃是耶穌所賜的平安月,甚至要像聖誕節一樣,更多舉辦相關活動,甚至遊行、走禱行動,讓更多人知道農曆七月是耶穌所賜的平安月。
他說,很多人對死亡也恐懼害怕,因為不知道未來往何處去?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坦言不知道死亡是怎麼回事;但是基督教信仰是「未知死,焉知生」,意味著當我們知道死亡是怎麼回事,就不會被死亡恐懼挾制。很多人害怕,以為死後到陰間受苦受難,饑寒交迫難度日,自然充滿恐懼。但是,基督徒的死,是回到阿爸父的家,對死亡沒有恐懼,反而是充滿期待盼望。撒旦魔鬼就是抓住眾人對死亡的恐懼害怕,進而用各種方法挾制,若一直活在恐懼害怕,就讓撒旦得逞了。
他說,從創世以來到現在,撒旦魔鬼從沒有改變,用謊言包著糖衣,化身為各種宗教神明欺騙人們。當我們談耶穌裡的平安,世人也不知道有何不同,教會和基督徒應更積極利用節慶來回應,不管是行走禱告或是各活動,宣告耶穌的平安,在這混亂世代中要除去世人的恐懼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