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世間的人攏來敬拜,耶和華是完全的愛…..」2025國家祈禱早餐會(國禱會)今天(8月29日)在台北喜來登飯店舉行。近500名來自國內外政府機關、企業領袖、跨宗派教會牧者和外交使節,因著「同信一主」所懷的共同信仰與盼望,同聲祈求主的公義、慈愛與和平臨到台灣的土地和人民,在動盪的世局中,能夠活出滿有信心、盼望和愛神愛人的見證,成為列國的祝福。
國禱會執行長、救世傳播協會會長謝光哲致詞時分享,2025國禱會的主題經文為提摩太前書二章1-4節,而這也是國禱會自設立以來,本於聖經的教導,「為人民、政府、總統、國家和世界和平禱告,禱求上帝使我們所愛的中華民國台灣,真實落實祂所賜的公義、和平與慈愛,成為充滿信望愛的國家」。國禱會不單關注教會,更關懷國家治理、社會需要與下一代的未來,從台灣到列國,從孩童到領袖,願從台灣到全地滿有盼望和祝福。
蕭美琴副總統期許在基督裡化解歧見
有長老教會牧家子女信仰背景的副總統蕭美琴全程參與本屆國禱會,跟著與會的眾牧者和信徒一起敬拜神、唱詩歌、禱告,蕭副總統也在致詞後,在台上為台灣的土地、人民和教會,能夠在基督的愛裡,化解歧見、合而為一祝福禱告,蕭副總統公開宣告「願祝福臨到台灣,一切榮耀歸於上帝」。
蕭副總統用「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們,大家平安!」開場,表達「在基督裡,我們是一家人」,她要代表政府特別感謝基督教界這麼多年來,為台灣不斷殷勤的代禱和守望,因為有你們的奉獻,讓台灣縱然身處在動盪的世局中,依然能夠凝聚力量,成為祝福。
蕭副總統說,國禱會是匯聚不同宗派、不同專業(職場)領域和地區的基督徒,一起為台灣禱告守望的平台,雖然大家有不同的背景和意識型態,卻能夠在禱告裡合一、共融,聖經提醒眾教會和信徒「你要為這地求平安,這地的人必然興旺」,今天眾人齊聚國禱會,在此將我們的國家、人民,恭敬交託在上帝的手中,求這位守約施慈愛的上帝,保守台灣。
蕭副總統說,大家都知道,在過去的一年,國際局勢變化劇烈,台灣雖歷經風雨的考驗,仍然可以在民主自由的氛圍下持續成長,讓世界看見台灣的生命力,在台灣的國人,願意擁抱彼此的差異、彼此連結。就像是國禱會裏的大家,來自不同的地區、城市,有不同種族和語言,但卻能夠同聲讚美上帝、為台灣禱告,共同求國家安全和社會的公平和溫暖,
願上帝賜下平安,保守我們所愛的家園、堅固台灣人民的信心和勇氣,願主耶穌的愛,化解社會中彼此的分歧與對立,使台灣的人民可以因著主的保守、看顧,能夠以謙卑、合一彼此相待,願聖靈的智慧充滿、幫助我們「用公義、憐憫治理國家」,願教會成為台灣的光與鹽,忠心見證基督的真理,並以愛心服事這片土地的百姓。
蕭美琴副總統宣告,台灣正面臨外在的變局和內部的挑戰,但我們也深信,你是掌管歷史的神,懇求你使台灣的土地,滿有公義,使人民享有自由敬拜你的權力,使世人因著台灣的見證,而看見你在台灣所成就的恩典。」
蕭副總統帶領眾人為台灣禱告
蕭副總統帶領眾人這樣為台灣禱告:「親愛的天父上帝,求你垂臨眷顧台灣,保守我們的國家,興起合一的心,除去懼怕,賜下平安,願你的國度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這土地,如同行在天上,願榮耀歸於上帝,願祝福臨到台灣。」
在蕭副總統分享後,跨城市、跨宗派和跨世代的周神助牧師、潘劉玉霞牧師、鄭博仁牧師、高敏智牧師、謝光哲會長、呂思瑜牧師、高堂恩牧師、辛俊傑會督、王榮信牧師、楊錫儒牧師、周巽正牧師和柳子駿牧師代表國禱會組成牧長團隊,為蕭美琴副總統禱告,並由潘劉玉霞牧師為蕭副總統祝禱。
潘劉玉霞牧師宣告,從國禱會帶出的台灣教會跨宗派的合一,要祝福台灣的社會和人民,放下歧見,拆毀彼此之間一切隔斷的牆,沒有一個權柄和高位不是從你而來,為蕭副總統和每個在上掌權者禱告,蕭副總統是牧家敬虔的後裔,相信主將蕭副總統放在現今這個位置,必有奇妙、神聖的旨意,求主賜下智慧和能力給祂的使女,讓蕭副總統心裡的信仰力量,幫助她剛強起來,勝過四圍一切的困擾,靠主得勝、成為祝福。
王榮信牧師楊錫儒牧師信息勉勵
台灣神學院學務長王榮信牧師和高雄福氣教會教會主任牧師楊錫儒,分別以台語和國語分享信息。王榮信牧師分享的主題為「有權、有份、有紀念」,楊錫儒牧師分享的則是「配與不配」。
王榮信牧師引用《尼希米記》二章17至20節表示,當年尼希米帶領以色列百姓重建耶路撒冷城牆時,當時國家飽受戰爭創傷,人民失去自由,尼希米在困境中持續思考、祈求,並採取具體行動,凝聚群眾力量,一同完成艱鉅的重建任務。
王榮信牧師說,面對現今台灣的困境,教會和信徒有感嗎?尼希米聽見故鄉的景況,不單心裡憂傷,更深深感受投入其中,尼希米不斷地禱告、祈求上帝的保守看顧,因為他知道,若非上帝的同在與指引,沒有人可以完成重修牆垣,這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王牧師呼籲眾人:當我們面對國家的困境,是否也能看見這是我們回應使命、付諸行動的時刻?他強調,唯有不斷禱告、彼此同心,才能共同為這塊土地帶來真正的轉化與盼望。來都能無愧地說出:「我們在此有權、有份、有紀念。」願上帝的恩惠與慈愛,與台灣同在,直到永遠。
楊錫儒牧師以「配與不配」為題,分享對信仰與現代教會的深刻反思。他引用《使徒行傳》第五章與《希伯來書》第十一章指出,初代門徒為了信仰甘願受辱受苦,曾被視為「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這是對服事者最高的肯定與榮耀。
楊牧師指出,初代教會雖人數不多、條件有限,卻在短時間內影響整個亞細亞與歐洲。相較之下,現今教會資源豐富,卻常覺得軟弱無力,關鍵在於「門徒的品種」不同,初代門徒是以「捨命為福音」為生命目標,對信仰的回應不只是知識,而是願意付上實際代價的行動,「真正有影響力的信仰,不僅是說出福音,更是活出福音,讓人看見那份願意為所信之道承擔的榮耀與力量。」
楊牧師勉勵眾人:「當教會再次產生這樣的門徒時,不僅會迎來信仰的復興,更能成為這個世代最大的祝福。」祝福台灣,願上帝保守祂的教會,也保守這片土地,持續成為光與盼望的所在。
各領域領袖帶領為台灣祝禱
國禱會邀請美國前國會議員、美國前國禱會主席、現任伊利諾銀行協會執行長霍格仁(Randy Hultgren),為台灣祝福禱告;天主教台北總教區副主教、華山救世主堂主任司鐸林天德神父,為台灣和平與共融祈禱;中華民國銀行公會理事長呂桔誠,為產業與經濟穩定發展代求; 台灣世界展望會會長李紹齡,為生活環境與民生改善禱告; 新竹市基督教聯合關懷協會執行長黎源悅牧師,則為世代傳承與青年興起代禱。
這次的國禱會邀請教會青年組成的因約敬拜團擔任敬拜主領,台灣兒童合唱團獻唱布農組曲。擔任司會的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周巽正、台北復興堂主任牧師柳子駿牧師宣告詩篇三十三篇12節:「以耶和華為神的,那國是有福的!他所揀選為自己產業的,那民是有福的」,及詩篇二十九篇11節:「耶和華必賜力量給他的百姓;耶和華必賜平安的福給他的百姓。」
聚會的最後,由台中市教會發展策略聯盟(台中策盟)理事長杜明達牧師帶領眾人為台灣這土地上的人民,能夠在主的愛裡合一為一祝禱,眾人並一起用主禱文宣告「願主的愛、公義和憐憫臨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