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9 基督教論壇報 / 休閒旅遊

從淘金驛站到創新之都:西雅圖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被譽為「公立常春藤」的華盛頓大學。

◎胡慧馨

近年黃金價格飆漲,國外金礦爭奪衝突時有所聞,令人想起19世紀美國西岸兩座靠淘金熱發跡的城市。不同的是,舊金山是以金礦起家,而湖光山色環繞,既是連鎖咖啡星巴克發祥地,亦是波音、微軟、亞馬遜科技重鎮的西雅圖,則以淘金客的後勤補給和驛站興起。

根據記載,最初落腳西雅圖的白人是從中西部來的歐洲拓荒者。當時原住民的主要領袖西雅圖酋長不但努力與外來移民維持和平,還提供嚮導、運輸、勞力等協助。以至拓荒者之一的戴維‧梅納德,便以西雅圖酋長之名為此地命名。

爾後,木業的發展,讓西雅圖耶斯勒路(Yesler Way)成為一條將伐木區原木送到海濱,塗有油脂的木軌道路(Skid Road)和海運中心。即使1889年市區發生大火,有29條街幾乎付之一炬,但因城市重建和建築規範有所改革,故將街道抬高多達 7至8公尺,形成現今聞名的西雅圖地下城,亦使資源豐富的木業更加蓬勃。

淘金熱時代的歷史照片。(作者提供)

掏金熱帶動商業和交通
然而,奠定西雅圖繁榮基礎的還是1897-98年發生在加拿大的淘金熱。先是喬治‧卡馬克和兩位原住民在加拿大育空的克朗代克區發現黃金。隔年,首批載有68位富有礦工和一噸多黃金的輪船「波特蘭號」抵達西雅圖,旋即啟動這場「克朗代克淘金熱」(Klondike Gold Rush)。

這場淘金熱也讓酸麵糰麵包一舉成名。當時採礦者無法購買酵母,只能用麵粉、水自然發酵的天然酵母製作麵包。由於採礦者會用袋子把酸麵糰裹在身上或戴在脖子以維持溫度,因此在育空與阿拉斯加的淘金者,也被稱為「酸麵糰」(Sourdoughs)。

當時已有港口、鐵路、商業等基礎設施,又被商會宣傳是前往金礦「唯一地點」的西雅圖,立刻成為淘金者的補給站和運輸中心。短短兩年,商家如雨後春筍,營收飆升近八十倍,當地不僅人口快速增長,交通設施擴建,經濟也朝多元發展。儘管沒多久,阿拉斯加又發現新金礦,這場淘金熱便曇花一現,但形塑的全新文化和觀念,讓該市漸漸成為西岸商業和交通中心。而持續運送原木的耶斯勒路,在淘金熱期間也冒出許多酒吧、旅館和聲色場所,成了伐木工人、水手、貧困人口、無業遊民的聚集地。

到了1930年代的大蕭條,隨著勞資衝突頻仍,雪上加霜的經濟,讓大量失業者和流浪漢湧入該區,導致「skid road」成為城市「貧民窟」(Skid Row) 的代名詞。

派克市場遊人絡繹不絕。

造訪西雅圖的心臟:派克市場
現今在煥然一新的西雅圖市區,「派克市場」可說是隨時提供各類美食的市民廚房。一百多年前,西雅圖地區的洋蔥價格飆漲10倍,憤怒的市民抗議中間商剝削,要求市府開辦直接向農民採購的農貿市場。

自此,派克市場不僅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農貿市場,也被稱為「西雅圖的心臟」,販售產品有各類蔬果、花卉、海鮮、咖啡、茶、酒、甜點等,還有五花八門的手工藝品、餐廳和商店,而全球最大咖啡連鎖店星巴克(Starbucks)的首家門市也在市場對面。

星巴克典藏咖啡烘焙店。(作者攝影)

可別小看它老式窄小的門面,常常擠滿各地前來朝聖、採購紀念品的粉絲。若覺得這家店面不夠看,可以沿著派克街到它第一間高階品牌的「星巴克典藏咖啡烘培店」,參觀咖啡製作過程和品嚐咖啡;這段半小時的路程,還會經過兩座建築風格各具特色的「西雅圖會議中心」。

西雅圖水族館新館。(作者攝影)

從派克市場往下的梯階,可以到位於海濱公園的三座水族館觀看海洋生物,尤其2024年開放的新館,最獨樹一幟的設計是從入口天花板的圓形玻璃窗,即可看到館內主展區「珊瑚礁」的海洋生物與潛水人員。隨後可沿著館外的海濱公園搭乘摩天輪,到碼頭改裝的餐廳、商店溜達,也可搭船到外島或走天橋到市區。

西雅圖公立圖書館旗艦館。(作者攝影)

若想到西雅圖公立圖書館的旗艦館,沿著第五大道即可看見由56公尺高的玻璃和鏤空鋼材組成,外型奇特如大型網狀建物的中央圖書館(Seattle Central Library)。裡面1萬多坪的空間,收藏145萬本書及資料,還有400多台供大眾使用的電腦。室內充足的光線、挑高的空間、鮮紅的台面、艷黃的手扶梯,全然跳脫傳統圖書館的保守穩重的風格和動線,是當地重要的地標。

先驅廣場附近的羅馬式復興風格的都市紅磚建物。(作者攝影)

欣賞先驅廣場建築和太空針塔
接著會經過市政府,再到中國城閒逛。然後可從第一大道的聯合車站(Union Station),經過國王街車站(KING STREET STATION),再到白人移民的最初駐點,目前是藝術畫廊、書店、咖啡館、酒吧和餐廳匯集的藝術文化中心,也是「克朗代克淘金熱國家歷史公園」(Klondike Gold Rush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原住民的Tlingit圖騰柱、1909年建的鑄鐵涼棚等地標的先驅廣場(Pioneer Square,或譯拓荒者廣場),其附近的羅馬式復興風格的都市紅磚和石砌建物,是美國保存最完好的建築群之一。

隨後可去十九世紀大火重建後留下的「地下城」通道和遺跡,或到旁邊曾為貧民窟的「耶斯勒路」逛逛,再到西雅圖藝術博物館(Seattle Art Museums)參觀,即可繞回派克市場感受水景第一排的海天一色,與遠處積雪的山峰。

單軌電車與太空針塔。(作者攝影)

另外可搭單軌電車到由法蘭克‧蓋瑞設計,外觀狀如飄揚裙擺的「流行文化博物館」(Museum of Pop Culture,MoPOP),再到「太空針塔」的頂樓俯瞰市景。這座1962年興建,約60幾層樓高的建物,底層是環狀的展示廊道,訴說該塔興建的過程和歷史。

接著搭乘時速16公里的電梯到塔頂,從寬40多公尺的室內環形玻璃窗觀看市景,也可到戶外的環形廊道感受八面迎風的特殊感覺。再者,可往上層到直視樓底景物的透明玻璃區拍照,或讓自動旋轉走道帶著你以360度的視野繞景一圈,眺望奧林匹克山脈、雷尼爾山及附近的島嶼等。

「奇胡利玻璃花園」色彩斑斕絢麗的玻璃成品。(作者攝影)

而設立在旁的「奇胡利玻璃花園」則有色彩斑斕絢麗的玻璃成品。這些由藝術家戴爾‧奇胡利和團隊製作的彩繪玻璃,皆是以古老工法製作的新式藝術。有高數公尺、由扭曲管狀玻璃堆疊而成的裝置藝術;有長短不一、形狀各異的玻璃排列而成的創作。這些色澤璀璨奪目、五彩繽紛的玻璃藝品或是陳列地上,或是高掛牆面,更可放在透光的天花板上。

「亞馬遜球體」成為西雅圖綠色地標。(作者攝影)

體驗融合新創與多元城市生活
接著可以前往軍械庫改裝的餐廳與娛樂中心打打牙祭,再到亞馬遜總部園區的公園,觀賞周遭顏色繽紛的玻璃建築群,感受瀰漫時尚和未來感的都會氛圍。而造型如球型溫室的三座「亞馬遜球體」(Amazon Spheres),係由玻璃帷幕連結鋼材組成、樓高3至4層的辦公室,內有辦公區、員工休息室、會議室及數萬株植物。遊客還可到亞馬遜無人商店採買零食,感受完全自動化的採買經驗。

另外,搭乘輕軌可以前往西岸最早的研究型大學之一,也是美國西北部最大、被譽為「公立常春藤」的華盛頓大學,然後可以搭公車到廢棄的煤氣工廠,看水上飛機及遙望市區的天
際線。

華盛頓大學校園。(作者攝影)

這座原本停工的煤氣工廠,1975年在市府官員的爭取下,決定保留部分紅褐色的舊廠設備,並將旁邊高聳的坡地改建為綠草如茵的公園,是世上首座以資源回收方式改建的公園。由於隔著可以泛舟的聯合國湖(Lake Union)面對市區,既可遠望市景,還可觀賞水上飛機起落。

融合新創、綠意、咖啡、文化與多元生活的西雅圖,可說是重視品質與永續生活的現代人偏好的城市之一,但也造成房價、生活支出高漲的情況。但總體而言,它不因科技犧牲環境、人文,不為自然放棄創新,算是在維護自然、人文與科技研發中找到平衡的榜樣。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

2025-08-29 基督教論壇報 / 休閒旅遊
從淘金驛站到創新之都:西雅圖
2025-08-29 基督教論壇報 / 靈修禱告
【腓立比書查經】效法榜樣與未來的盼望
2025-08-28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當身邊出現「糟糕辯護人」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