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9 基督教論壇報 / 新聞時事

烏俄戰亂難民四散 召會羅茂焜:末世逼近 期待停戰後 向烏克蘭傳福音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戰爭爆發一週後,由於華沙的會所住不下,願意往德國的聖徒預備出發前往德國前,在華沙的會所前留影!(受訪者提供)

【記者李容珍台北報導】烏俄戰爭出現和平曙光?美國川普總統力促和談,長達三年多的烏俄戰爭可望達成和平協議。多年來在烏克蘭和俄羅斯工作的召會,服事當地民眾,戰亂後也在德國和波蘭的莊園,收容烏克蘭難民,如今期待該國能恢復正常生活。

召會羅茂焜弟兄受訪時表示,烏俄戰爭持續三年多,今日的光景如同保羅在提摩太前書二章1至2節所說:「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該如此,使我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地度日。」也像馬太福音二十二章15節:「耶穌說『凱撒的物當歸給凱撒,神的物當歸給神』」。他提到:「我們雖然不能做什麼,但可以為在上掌權者禱告,好使我們也能敬虔、端正,平安無事度日,這也是我們禱告的方向。」

召會在德國美以琳莊園安置難民用餐。(受訪者提供)

為在上位禱告 期待恢復正常生活

他說,不管戰爭的影響如何,希望藉由禱告,讓當地的百姓盡量維持正常生活。召會目前與當地會眾持續保持聯絡,感恩他們仍維持正常的生活與聚會,如果聽到警報聲,就會趕快躲起來。他們也相信,戰爭會有結束的一天。他們比較關心的是,當地的弟兄姊妹在戰爭過程中,能否受到保護。

羅茂焜弟兄表示,戰爭發生的第一年,召會在德國有一座莊園,開放接待了100多位烏克蘭難民,特別是媽媽、孩子和一些先生們;在波蘭也有同樣情形,曾收容數十位難民。這些難民也受到德國和波蘭政府的幫助,逐漸在境外落地生根,孩子也在當地讀書,許多人開始工作;少數人後來輾轉移民到美國和加拿大依親。

在波蘭華沙的烏克蘭難民青少年到外面踏青,(前排左二)為羅茂焜弟兄。(受訪者提供)

烏俄交戰期間,召會除了禱告,也運送物資過去,尤其冬天下雪時,沒有電力就沒有暖氣與熱水,因此他們購買發電機送往烏克蘭,幫助他們解決生活需要。

羅弟兄表示,他們接觸的俄羅斯和烏克蘭弟兄姊妹,彼此仍有交通和代禱。去年10月,召會在波蘭有一場訓練聚會,有幾位從俄羅斯來的弟兄輾轉到波蘭參加,彼此也有很不錯的相調。今年9月,召會在馬來西亞有一場訓練特會,俄羅斯和烏克蘭也會有許多弟兄姊妹參加。

他說,有感於末後世代,如馬太福音二十四章7節所言:「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多處必有饑荒、地震。這都是災難的起頭。」這也提醒我們,更要好好起來傳福音,預備主的再來!

預備主來宣教負擔感受強烈

從去年開始,召會多次的特會訓練,題目都強調「預備主再來」的信息,這也是基督徒應有的態度和使命,實際上就是要大量傳福音。因為主耶穌留給我們的大使命,是要我們「去使萬民做主的門徒,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為他們施洗。」他說,戰爭、饑荒、地震在目前環境會愈來愈頻繁,也會愈來愈嚴重,但身為國度子民應有的回應,是在愛裡面扶持幫助需要的人;另一方面,基督徒需要起來好好地傳福音,讓福音能夠廣傳,使更多人認識聖經真理,這必會對社會、國家產生正面的影響力,進而帶來我們終極的盼望,就是主的再來。

他也坦言,戰亂使得有些戰區的召會據點被迫關門,或成為俄羅斯的教會。原本戰爭前約有70處的召會,現在銳減為40多處。原來有1700多位聖徒正常聚會,約400多位逃到海外,剩下有聯絡的約1200位聖徒還留在烏克蘭,多半住在基輔和西烏克蘭。由於戰爭關係,弟兄姊妹不容易出來聚會,相調機會變少,聚會沒辦法那麼自在,實際關心並不容易。

德國美以琳安置難民的莊園,為孩子們預備的營火晚會。(受訪者提供)

戰爭對烏克蘭百姓影響深遠

雖然目前聖徒們還有線上聯繫,但是他們無法從台灣過去探望,就連西烏克蘭人也無法進入戰區,所以對當地實際關心並不容易。但是,俄羅斯情況相反。由於主要戰場在烏克蘭,對俄羅斯本國影響不大,他去年9月去莫斯科,完全沒有戰爭的感覺。俄羅斯法令規定百姓不能在社群媒體談論戰爭,所以也不會聽到有人談論戰爭。由於受到國外經濟制裁,進口商品物價高昂,百姓只能選擇購買本國或中國的商品。

戰爭對烏克蘭影響很大,由於18至60歲男子都成為徵兵對象,因此一般將滿18歲的年輕男子都不敢出門,擔心被徵召。他說,現在戰爭不是用人海戰術,但烏克蘭相較於俄羅斯,當兵的人沒有那麼多,因此隨時都可能會被徵召。

他說,戰爭早期爆發時,許多難民從東邊往西邊逃亡,召會一度在基輔租了許多房子給他們暫時居住。召會在西烏克蘭也有一個村莊,以前是相調中心,戰亂時成為接待難民的會所,戰爭爆發時,一度約有一、二百人居住,後來他們陸續搬到國外或住附近,現在約剩下30多人。

戰爭爆發後,在烏克蘭和波蘭邊界等待出境的難民。(受訪者提供)

許多人家破人亡停戰家園仍待恢復

因為很多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許多家庭被迫拆散,可能媽媽和孩子留在歐洲或其他地方,但先生無法出來。他們期待戰爭能夠和平結束,整個國家能夠恢復正常運作,家人能團聚。有一位烏克蘭召會弟兄,在東烏克蘭開公司,如今逃到西邊,從老闆變成工人,還不曉得自己的家還在不在。

羅茂焜指出,他們期待戰爭結束後,有機會過去探望召會的弟兄姊妹,希望將更多書報文字資料翻譯成烏克蘭文,向烏克蘭人傳福音。

俄羅斯最近對於本國東正教以外的各種宗教團體,約束管制愈來愈強,不僅打壓或用各種法律限制,俄羅斯弟兄姊妹承受各種壓力,聚會不像以前那麼自在,這也是需要為他們禱告。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