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人生,就是不斷作選擇所累積的歷程。有的人在職涯表現正處於精彩、亮眼和受矚目的「高光時刻」,卻出人意表地決定急流勇退、華麗轉身,留下漂亮的驚嘆號!
就像日前無預警宣布「高掛球鞋」,結束長達15年的職籃生涯的林書豪一樣,這位從美國NBA、中國CBA一路打到台灣TPBL(台灣職業籃球大聯盟)的台裔球星,在今年6月甫落幕的TPBL球季中,替新北國王隊出賽30場比賽,平均上場32分50秒(職籃一場比賽時間為48分鐘),繳出場均得分19.2分和全聯盟本土球員最高的效率值。
同時囊括兩座MVP是台職籃首例
林書豪是上個TPBL球季的年度MVP(最有價值球員)和總冠軍賽MVP的得主,是台灣職籃史上第一人。
37歲對職業球員而言已屬高齡,但林書豪卻依然打出「逆齡」表現。回顧2012年,他23歲時效力NBA紐約尼克隊締造「林來瘋」傳奇,那是職涯另一個高峰。而如今,他卻在再度迎來高光時刻時,毅然選擇宣布退休。
林書豪在退休公開聲明中坦言:「過去15年的職業生涯,讓我明確的知道有一天我需要離去,但如今真的要跟籃球說再見,仍然是我這輩子最難的決定,這是一段我非常不想結束的旅程。」
至於下一步的發展,林書豪透過經紀公司表示:「未來的人生方向與生涯規劃,將一切交託給上帝,目前會先專心陪伴家人。」聲明中也強調,每場比賽自己都全心投入,不僅是場上的拚戰,還包括無數的訓練與恢復,同時也犧牲了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對他而言,去年的賽季已在一個完美的階段劃下句點,他希望把最好的自己留給大家。
「在轉換人生跑道之前,林書豪用全人、全心、全力,忠心為球隊與上帝打了美好的仗。他的例子提醒職場信徒,專業表現與信仰可以兼顧。留給後輩的,不僅是職場的成績和貢獻,更是『竭力活出基督榮美見證』的生命榜樣」,同樣出身運動員的平鎮浸信會執行牧師黃祈翰受訪時如是說。
黃祈翰牧師說,在世界的職場,有卓越成績和表現的專業人士所在多有,其中也不乏基督徒。以運動員為例,很多人都只看到運動員在競賽場上的高光時刻,卻很少有人能看到或是體會他們在「成功」的背後,付出了多少不為人知的努力和身體的傷痛。
做抉擇前要清心禱告領受上帝帶領
要繼續留在場上奔跑,還是高掛球鞋,轉換人生跑道,對於世界上的人來說,就是「轉換職場」,但對於基督徒來說,那是一段「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的信仰歷程。
像是在去年總冠軍賽第七戰,林書豪帶領新北國王隊奪下總冠軍後,他在受訪時坦言,整個球季自己已經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為了維持最佳狀態,每次比賽結束後,他都得接受運動傷害治療,往往持續到凌晨一、兩點。球季期間,他也幾乎沒有時間陪伴剛出生的兒子。這些心路歷程,在宣布退休的聲明中也坦然分享:「這是一段我不想結束的旅程,但我知道,是時候了!」
黃祈翰牧師回憶自己的歷程道,國中時他加入田徑校隊拿下全國第二名,高中更勇奪全國冠軍並入選中華隊國手。然而,高中畢業時,他毅然選擇師範體系的大學,而非體院,正是出於對未來職涯的前瞻考量。畢業後,他從教師身分回應上帝呼召,投入全職教會事奉。
他強調,自己每一次人生選擇都是經過禱告與尋求,無論是運動員、老師,還是如今的牧師,他始終以全人、全心、全力來回應神。除了顧念神的家,他也努力在家庭中成為稱職的兒子、丈夫和父親。正因如此,他特別能同理林書豪在球場退休後,想先專心陪伴家人的初衷。
上帝要我做什麼?
黃祈翰牧師指出,人生往往要面對多次職涯轉換和抉擇。在教會中,也常聽見信徒或傳道人分享,如何在職涯高光時刻放下世人眼中的名位和財富,回應上帝的呼召。對基督徒而言,與世界最大的不同,不在於「我想做什麼」,而在於「上帝要我做什麼」──這才是關鍵。
就像林書豪一樣,當外界都好奇他退休後的人生方向與生涯規劃時,他的回答是:「一切交託給上帝安排」,這種態度,成為職場信徒分辨呼召與自我堅持時的重要榜樣。
路加福音第五章記載,耶穌在醫治大麻瘋病人後,名聲愈發傳揚出去,群眾蜂擁而至,盼望聽道並得醫治;然而,祂卻選擇退到曠野禱告。這提醒信徒,不要沉醉於世上的掌聲和名位,無論人生或職涯處於高山或低谷,都應效法耶穌,以清心禱告來尋求上帝。
在林書豪宣布退休後,新北國王隊執行長毛加恩公開致謝,強調林書豪不僅以豐富的經驗和持續成長的表現提升球隊戰力,更以專業、努力和無私的精神深深影響隊友,塑造了整個球隊文化。他帶來的,不只是數據和勝利,更是堅持和團隊精神。
黃祈翰牧師也指出,這正是每個職場基督徒應當竭力追求的:「超越數字的價值,並在後輩身上留下信仰的影響力」。直到我們向上帝交帳的時刻,祂稱讚我們是「又忠心又良善的僕人」,那才是最美的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