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4 基督教論壇報 / 普世教會

研究:Z 世代與千禧世代首度超越長輩 成美國最常上教會的群體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編譯余友梅 追蹤
許多人並非每週都上教堂,因此重視關係建立與數位互動的教會,能夠透過簡訊、社群媒體和其他線上工具,更好地接觸年輕世代。

【編譯余友梅/報導】巴納研究中心(Barna Group)與教會科技平台Gloo「教會現況」(State of the Church)計畫中發布的新研究,揭示了教會出席率的歷史性轉變。數十年來首次,年輕族群——特別是 Z 世代(大約出生於 1997 年至 2012 年)千禧世代(又稱 Y 世代,大約出生於 1981 年至 1996 年),成為最常規律參加教會活動的群體,超越了長期以來一直領先的年長世代。

(Photo by Vince Fleming on Unsplash)

研究指出,典型的Z世代教會會友如今平均每月參加1.9 次週末聚會,千禧世代則為1.8次;這顯示自疫情期間教會禮拜出席率下降以來,這一數字已穩定上升。事實上,千禧世代與Z世代的出席率在短短5年內幾乎翻倍,從2020 年的每月約一次,到2025年接近每月兩次。

年輕人回到教會 5年內出席率翻倍

「教會生活的組成與節奏正在轉變」,巴納研究中心執行長大衛.金納曼(David Kinnaman)說道。「今天的年輕人對信仰展現出新的開放態度,許多人正回歸到教會群體中;此刻,領袖們要傾力帶領年輕人走向更深的信仰。雖然單靠參加聚會並不等同於成為門徒,但那些提供關係連結、服事參與,以及門徒訓練與年輕世代共鳴的教會,可以幫助他們建立堅定、持久的信仰。」

(Photo by Jack Sharp on Unsplash)

整體而言,數據顯示,即便是所謂「規律」出席聚會的人,實際出席次數也不算高。在所有自稱為基督徒並參加教會活動的成年人中,平均每月出席1.6次,大約每五個週末去兩次。雖然年長者過去幾十年一直是最穩定的出席者,但他們的出席率在過去25年來持續下降。回顧2000年,79歲以上(1946年以前出生)長者每月大約參加2.3次,如今降至約1.4次;嬰兒潮世代的出席率則從每月2.0次降至1.4次。X 世代(大約出生於 1965 年至 1980 年)的出席率相對穩定,維持在1.6次,但並未見成長。

「教會出席人數的這些變化,為教會創造新契機」,Gloo媒體網路總裁布拉德.希爾(Brad Hill)表示。「既然許多人並非每週都上教堂,那麼重視關係建立與數位互動的教會,能夠透過簡訊、社群媒體和其他線上工具,更好地接觸年輕世代。每一次互動都至關重要,而這種趨勢正是領袖們幫助他們成長信仰的機會。」

完整的研究結果可到官網stateofthechurch.com了解。

(Photo by Nathan Mullet on Unsplash)

本次分析專注於「教會會友」——即過去六個月內有出席教會活動的成年人一個月內的平均出席率。
這份追蹤數據是根據直至2025年7月的25年期間,對全美132,030名成年人的線上與電話訪談。(資料了解:Church Leaders)
 

世代名稱 英文稱呼 出生年份(約) 特徵簡述
長者世代 Elders / Silent Generation 1945 年以前 經歷二戰與戰後重建,重視紀律與傳統
嬰兒潮世代 Baby Boomers 1946–1964 戰後嬰兒潮,強調工作、忠誠與社會責任
X 世代 Generation X 1965–1980 成長於社會轉型期,獨立、重視工作生活平衡
千禧世代 Millennials (Gen Y) 1981–1996 網際網路與全球化世代,注重體驗與價值認同
Z 世代 Generation Z 1997–2012 數位原住民,伴隨智慧型手機與社群媒體成長
阿爾法世代 Generation Alpha 2013 年以後 AI 與新科技世代,多數尚在成長階段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