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容珍台中報導】台灣信義會台中新光真道堂,為社區小一到小五孩童辦「收心營」,從疫情當年只有5人開始,到現在很快就報名秒殺。由於受限於場地,現今只收20人,把小小會場坐滿,還從母堂台中真道堂調派人手協助。不僅暑假有收心營,近幾年應家長要求,連寒假也多開一場,幫助孩子開學後,儘早回歸學校生活。
主責之一的黃懿立老師受訪時表示,每年教會舉辦的收心營,主要讓孩子慢慢恢復到學校上課的規律作息。雖然孩童八成都是來自慕道友家庭,五天營會當中,有一天出遊活動,以及半天協助完成暑假作業,但營會更看重的是品格和聖經教導。從每次熱烈的反應來看,課程顯然是受歡迎的。
助完成功課作息正常
多年來,她在學校擔任課後照顧老師,不僅輔導孩子完成作業,更重視生活習慣的養成。由於暑假時間冗長,許多學童常因貪玩導致功課未完成,甚至臨近開學才被家長發現。為此,營會主起初打這部分,要求孩子們帶功課來檢查,並引導他們補齊未完成的部分。
哪些功課會沒寫完?她說,主要是需要用文字敘述暑假出外旅遊的文章。孩子不會寫,也沒有頭緒,不知道怎麼寫。營會裡就會帶著孩子們寫,先引導他們用口述,之後轉成文字,記錄下來後,再編排成文章格式,一方面也教他們如何用文字表達。另外,老師出比較冷門的題目功課,也會協助孩子完成。前後不過一小時時間。現今,孩子們把功課帶到營會完成的已經很少,因為他們為了想多玩,在營會之前就把功課寫完。
五天的營會中,一定會安排一天帶孩童出去玩。如果暑假父母沒有時間帶他們出去玩,營會剛好可以彌補不足;其他四天在教會,有各式各樣的活動。教會有的弟兄姊妹擅長做烘焙,或是製作造型氣球,都會到營會教導孩子。也有具醫療背景的弟兄姊妹,做完見證後,教導孩子學習如何包紮、熱敷。然後也會問孩童,從見證故事中學到什麼?
今年營會,又邀請一位醫護人員,教孩子們學習CPR 和哈姆立克急救。邀請不同專長的人分享,讓營會變得更豐富,預計明年邀請退休的專業基督徒,與孩子們分享金錢管理。營會也讓教會各行各業的弟兄姊妹一起參與,不僅讓他們覺得有分,也讓孩童們學習更多。
換老師換同學知所調適
營會幫助孩子開始回到規律的生活。通常暑假長假孩子們會晚睡晚起,開學前參加收心營,可幫助他們逐漸回到規律的生活作息。
黃懿立老師也提到,通常孩童開學比較不能適應的是換老師、換同學,尤其每兩個年級換一次老師,有的焦慮,也有的感到興奮。營會老師們會和孩子們聊,興奮的在興奮什麼?焦慮的又在焦慮什麼?擔心的在擔心什麼?當他們說出來後,心情就好很多。
若孩童擔心的是成績,營會老師們就會引導思考:成績是否代表一切?是否就能決定自己以後成為有錢人?甚至可以請孩子們問問父母親在求學階段情況如何?孩子們只要盡力而為,即使不能也沒有關係。她提到,自己父親小學畢業,母親也不識字,但她照樣當老師,因此父母親學歷跟他們無干,希望孩子們為自己而讀,不是為誰讀,知道自己讀書的目的。
她說,孩童在學科上容易「偏食」,譬如有的孩子不喜歡數學,她就告訴他們,數字的重要意義,國小學到的東西,可以實際應用在生活中。
有時候孩童之間會有小圈圈,她會刻意打破,譬如在玩桌遊的時候,會讓他們換不同的組員,沒有個人輸贏,多半是一起完成任務,也認識更多的人。他們開學後可能為換班,有些同學離開會有不捨,有時候可能也會與營會的孩童同班,或是隔壁班,在適應新老師新環境的時候,也不會覺得孤單。
「有些問題我們沒有答案,但是可以為你禱告,你願意嗎?」黃懿立說,通常小朋友都會願意,而且有些孩子還會開心的回來告訴她,問題已經解決了。她說,教會不僅只有一次收心營,每週六還有週末派活動,孩童們開學後在課堂遇到的問題,也歡迎他們來教會求助,不要讓自己去鑽牛角尖,永遠都有機會和出路。
孩子變得感恩有禮
尤姓家長受訪時表示,她的大女兒非常喜歡收心營,不僅每年參加,共參加了四年,還邀請同學參加,她的小女兒後來也跟著去姊姊一起去上。女兒回到家不僅會分享營會中的收穫。她看到女兒不斷成長,認識很多朋友,同儕之間彼此鼓勵,她們對家人滿懷感恩,也樂於分享。她說,一開始兩個小女兒不敢表達愛,現在從阿公阿嬤家準備回家的時候,會一直對阿公阿嬤說出愛的語言:「我們很愛您,永遠愛您,您的身體要健康!」讓她也很感動。
新光真道堂呂美娟區長表示,教會在2021年疫情期間才成立,發現社區有很多孩童,決定從孩童工作開始。當時政府規定不能聚會,所以第一年收心營,即使只有一個小朋友仍照常開辦,感謝主給他們五個孩童。隨著需求增加,第三年家長要求寒假也開,因此每年開學前一周都會舉辦。2023年除了收心營,暑假七月也辦體驗營。每年暑假收心營,5月份DM剛發出去,很快就額滿,顯見其需要性仍然很大。她也期待透過營會的活動,讓孩子們知道自己是被愛的,是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