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6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韓國宣教士第二代 扎根在台灣 徐東勳牧師回應幼年那道光的呼召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徐東勳牧師。(圓圖/李容珍攝影)

【記者李容珍/台中報導】34歲的台中純福音教會徐東勳牧師,是福音世界宣教會台灣總會宣教士家庭的第二代。在台灣出生、讀書、成長,一口流利華語的他,宣教士父親徐相鎮牧師形容他「不管講話或思想,完全就是台灣人」,如今更娶了台灣媳婦、深深扎根在這片土地。

徐東勳牧師在家說韓語,從小就知道自己並非台灣本地人,而是韓國人。他感謝神的帶領,讓他從幼稚園、小學到國高中一路成長,幾乎沒有遇過適應上的困難。他回憶,幼稚園和小學剛入學的時候,雖然不會特別強調自己的身分,但每當他報名字時,老師總會補充介紹:「我們班上來了一位外國人,他是韓國人。」那一刻,他心裡其實有些抗拒,擔心被同學用異樣眼光看待。感謝神的是,雖然同學起初充滿好奇,會問他許多問題,例如「你們家是做什麼的?」、「是不是天都吃泡菜?」甚至對他父母是牧師這樣不常見的職業感到特別,但隨著時間過去,大家的好奇心逐漸淡去,他也自然融入同學群體,和老師、同學建立了融洽的關係,平安快樂地成長。

徐東勳牧師。(圖/李容珍攝影)

「入境隨俗」沒有身分認同困擾

曾有一位宣教士的孩子問過他,會不會因為身分而感到認同上的困擾。對此,他有獨到的看法:不論是台灣人還是韓國人,本質上都是「人」,只是語言與文化有所不同。他還引用成語來形容自己的體會:「當我們接觸新的文化,就要『入境隨俗』。」有趣的是,真正讓他感到壓力的反而是說韓語。由於長時間生活在台灣,華語幾乎成了他的母語,相較之下韓語就不那麼流利。每當他開口說韓語,往往會遇到韓國人投以疑惑的表情,讓他有些不自在。但他也特別強調,這並不意味著他不認同自己的韓國人身分,只是不擅長說韓語罷了。

談到自己獻身當傳道的心路歷程,徐牧師回憶,父母當年在台灣從零開始宣教,他一路看著教會逐漸成長。童年時,他曾夢想成為一個普通人,因為,每逢週末同學們都能出去玩,他卻必須留在教會,無法和大家一同玩樂。隨著主日學小朋友愈來愈多,他在教會的朋友也愈來愈多。直到小學三年級,有一次他看見父親站在講台上講道,背後彷彿有一道光照耀著,讓他感到無比溫暖。那一刻,他深受感動,並對父親說:將來他也要成為一名傳道人。

車禍後的禱告會 成為他生命轉折點

隨著時間的流逝,到國高中甚至進入大學後,他坦言,外面的世界實在太吸引人,各種娛樂與誘惑讓他從小立下的牧師夢想逐漸被掩蓋。他告訴自己:先玩一玩,等真正需要面對時再說。原以為大學畢業才要認真思考未來,但神卻為他開路,讓他順利考上東吳大學哲學研究所。大四那年,有一天他心血來潮,想騎機車從台南一路回到台中。當時父母在禱告中都感到強烈不安,極力勸阻,但他仍決定出發。一路上騎車欣賞沿途的風景,他覺得心情暢快無比。沒想到,就在騎到烏日、離家只剩20 分鐘路程時,卻突然發生了車禍。

感謝神,這場車禍雖然讓他斷了幾顆牙齒、臉部需要修復,但整體傷勢並不嚴重。當他看著鏡中陌生、變形的臉龐時,心裡一度埋怨上帝:難道自己以後不能結婚了嗎?是不是要像保羅一樣領受獨身的恩賜?那個週五晚上,父親去教會參加禱告會,他獨自留在家裡,許多負面的念頭湧上心頭,成了生命的重要轉折點。一週後的週五,身體稍微復原後,他也跟著參加禱告會,踏進會堂的瞬間,他的感覺就像是觸電,全身湧起莫名的安慰。起初他還不以為意,但心裡已悄悄種下改變的種子。

徐東勳牧師夫婦和父母徐相鎮牧師夫婦合影。(圖/台中純福音教會提供)

神帶領進入兩所神學院裝備

之後在敬拜的過程中,他第二次有觸電的感覺,再度感覺心裡被安慰。當牧師講完信息,大家一起禱告的時候,觸電的感覺更加的強烈。當下他就開始流淚,想起詩篇九十一篇2節:「他是我的避難所,是我的山寨,是我的神,是我所倚靠的。」他相信「就算這個世界不要我了,但是神祢永遠都在」。當他開始禱告,心裡就得著釋放和安慰,負面思想就都沒有了。

禱告讓他有了一個清楚方向,就是神又讓他再次的想起,以前他不是看見神的異象,說過要當牧師嗎?他知道神讓他考進研究所,也是祂的安排,因此他決定讀完研究所後,就去考神學院,先後在中台神學院道碩和台灣純福音靈山神學院道碩畢業,今年3月8日被按立為牧師。

徐東勳牧師按立牧師後,與父母、妻子和弟弟合影。(圖/台中純福音教會提供)

父母凡事禱告身影是他最好榜樣

教會缺什麼人才,他就去學什麼;從小便學會彈鋼琴、打鼓,還能彈吉他,早已習慣在教會中各樣服事。如今他主要負責主日學和青年團契,也參與敬拜及教會活動。近年來,他更在台中、苗栗和公館的教會講道,面對許多事工與狀況需要處理。對於有人認為他成為牧師只是因為父母親的關係,他卻不這麼看。他坦言,若真是為了父母才走上這條路,人生應該會很痛苦;反而地,他深信「一切都是神的帶領」,因此甘心順服,也樂意承擔牧者的使命。

徐牧師也期待教會能愈來愈復興、愈來愈穩定。他也相信神對未來的安排必然是好的。他說,父母對他最大的影響,就是在任何困境中都會聽到父母的禱告。無論是經濟拮据 ,或教會需要復興,他從未聽過父母說過負面的話,只聽到他們不斷向神呼求:「求神帶領、求祢幫助。」這份屬靈榜樣深深影響他,使他明白遇到問題不用逃避,也不用過度憂慮,而是要真心相信、全然交託,憑著信心一步一步前行。

相關新聞:無動力世代?他們不叫別人小看他們年輕!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