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8 基督教論壇報 / 新聞時事

日相石破茂宣布辭職 基督徒從政挑戰亦多 需肢體扶持代禱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編譯余友梅 追蹤
9 月 7 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記者會上宣布辭職。(Wikimedia)

【編譯余友梅/報導】日本首相石破茂7日晚間於首相官邸召開臨時記者會,正式宣布辭去自民黨總裁及首相職務。他一向強調自己對權位並無戀棧,如今在5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日美關稅談判告一段落後,他認為正是「適當的時機」,因此決定「把道路讓給新的接班人」。

2025 年 2 月 7 日 ,在白宮會見美國總統川普。(Wikimedia)

石破茂因政治壓力與執政困境辭去職務,這一變化再次凸顯日本政局的不穩定與民心的焦躁;而政治領袖的更替,也顯示出日本社會對領導力的渴望與不安。至於教會真正能給社會的,不是「完美的政治領袖」,而是能持續在社區中活出關懷、真誠與盼望的見證。

選舉三連敗受黨內壓力請辭

石破茂在7月參議院選舉自民黨大敗後,雖一度表態願意續任,且民調顯示支持率有所回升,但最終仍無法抵擋黨內高漲的要求下台聲浪,因此決定在8日提交提前舉行總裁選舉意見書之前,自行放棄續任。這實際上也是因為石破茂上台後,經歷選舉三連敗而引咎辭職;包括自民黨去年眾議院大選、今年6月的東京都議會選舉、7月的參議院大選,三者皆失利,在眾參兩院都未取得過半席次,是創黨70年以來首見。

2024年10月1日舉行的首相選舉,石破茂當選日本第102任首相。(Wikimedia)

石破茂表示,在新總裁選出之前,他將繼續履行應盡的責任,並把未來交給新任總裁、首相。雖然身為少數派執政黨,但能撐到現在,完全是有自民黨、執政夥伴公明黨,以及全體國民的支持,他深表感謝。在他領導下,政府提交的68項法案中,包括《積極網路防禦法》在內的67項法案以及全部13項條約均獲得通過。

新首相預料10月出爐

自民黨預計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舉行總裁選舉,10月國會臨時會上將推選新首相。

石破茂在去年9月第五度挑戰總裁選舉成功,10月正式出任首相。他出身於連續四代的基督教家庭,是繼自民黨最高顧問麻生太郎(天主教信徒)之後,睽違15年再度出現的基督徒首相。

石破茂的外曾祖父金森通倫(1857-1945),從明治到昭和時期擔任牧師。父親石破二朗曾任鳥取縣知事與自治大臣,信奉淨土宗;其母和子則是新島襄門下、由牧師金森通倫傳承下來的基督徒。石破茂18歲時,於日本基督教團鳥取教會受洗。

東京求學期間在世田谷千歲教會聚會。(翻攝自church.ne.jp)

他自幼就讀由同一教會的宣教師創辦的愛真幼稚園,畢業於鳥取大學教育學部附屬小學和初中後,移居東京,就讀慶應義塾高中,後考入慶應義塾大學法學部。在東京, 他在日本基督教會世田谷傳道所(今世田谷千歲教會)聚會,甚至擔任教會的主日學教師。

任內二度公開參與教會禮拜

石破茂於首相在任期間,至少兩度公開出席教會禮拜:一次是去年12月22日的聖誕禮拜,另一次是今年7月20日參院選舉投開票日的主日禮拜,地點皆在東京都千代田區的日本基督教團富士見町教會。

石破茂的基督教信仰曾引起主流媒體關注。去年10月,《產經新聞》報導他是15年來首位基督徒首相,並引述他在教會聚會上的發言。不過報導亦指出他也是佛教淨土宗的信徒,隸屬於由64名信奉淨土宗的國會議員組成的「淨土會」的成員之一,在選舉期間並接受淨土宗的推薦。此外,他也與神道教關係密切。《朝日新聞》則在今年6月報導與他同日受洗的教育界人士與牧師的回憶。

任職首相期間二度在富士見町教會作禮拜。(fujimicho-kyokai.org)

8月9日,他在長崎市原爆80週年和平紀念儀式致詞時,引用了天主教醫師永井隆的著作《長崎的鐘》,並提及浦上天主堂的鐘在戰後80年修復的故事。《朝日新聞》指出,石破茂之所以引用永井隆的著作,是源於他身為基督徒,對這座教堂懷有特別的情感。
許多基督徒在看到一位政治人物自稱或確實有基督信仰時,往往會自然產生「更信任」或「更期待」的心態,覺得他們在價值上應該比一般政治人物更堅定、更誠實,甚至更有道德勇氣。石破茂的案例卻提醒我們:

1. 信仰不等於政治能力

政治是一個高度現實與妥協的場域,不論信仰背景如何,都會受到黨內派閥、輿論壓力、國際局勢等多重因素制約。基督徒領袖面對所有考驗亦困難重重,需有肢體扶持代禱。

2.基督徒領袖的見證仍有價值

雖然石破茂因選舉失利與黨內壓力而下台,但他在任內願意公開參加禮拜、在和平紀念儀式引用天主教醫師永井隆的文字,這些細節本身已經讓信仰在日本公共領域短暫被看見。

3.凸顯基督徒的期待與失望落差

基督徒群體的反應,其實凸顯了一個張力:我們是否容易把「政治人物的成敗」當作信仰本身的成敗?這也反映出信徒需要再次回到福音核心——基督才是唯一不會讓人失望的君王。

4. 提醒教會的角色

政治人物的更替,顯示出社會對領導力的渴望與不安。但教會真正能給社會的,不是「完美的政治領袖」,而是能持續在社區中活出關懷、真誠與盼望的見證。(資料來源:朝日新聞產經新聞、Christian Today)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