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亮(湖光教會主任牧師)
使徒行傳28: 1-10
我們既已得救,才知道那島名叫馬耳他。土人看待我們,有非常的情分;因為當時下雨,天氣又冷,就生火接待我們眾人。那時,保羅拾起一捆柴,放在火上,有一條毒蛇,因為熱了出來,咬住他的手。土人看見那毒蛇懸在他手上,就彼此說:「這人必是個兇手,雖然從海裡救上來,天理還不容他活著。」保羅竟把那毒蛇甩在火裡,並沒有受傷。土人想他必要腫起來,或是忽然仆倒死了;看了多時,見他無害,就轉念,說:「他是個神。」離那地方不遠,有田產是島長部百流的;他接納我們,盡情款待三日。當時,部百流的父親患熱病和痢疾躺著。保羅進去,為他禱告,按手在他身上,治好了他。從此,島上其餘的病人也來,得了醫治。他們又多方地尊敬我們;到了開船的時候,也把我們所需用的送到船上。
相信很多人在基督徒群體間或教會常會聽到「屬靈」這個詞,談到「屬靈」兩個字,我們頭腦裡會出現什麼畫面?特定形式的穿著打扮?獨樹一格的談吐舉止?還是一些特定的行為?人們普遍認為屬靈是指很崇高,甚至很靠近神、像神的生命,或許原本的確該是如此。但,「屬靈」這個詞彙往往也被濫用或曲解,成為了「虛假的屬靈」,猶如耶穌時代的許多文士和法利賽人一般。那什麼才是真正的「屬靈」呢?聖經中提到「屬靈」時,有許多不同的涵義,諸如:「屬乎靈性的」,與屬乎肉體的相對;「屬乎基督的」,與屬乎世界的相對;「屬乎聖靈的」,與屬乎罪惡的相對……。透過保羅在馬耳他島上所經歷的事件,我們可以看到不同面向的屬靈功課。
當時保羅跟著其他囚犯被押解前往羅馬,途中遇到船被風吹壞,漂流到馬耳他島(今馬爾他共和國,著名的觀光旅遊勝地)。當時的馬耳他不像今日這般文明,是很落後的,島上居民很可能是腓尼基人的後代。從保羅一行人在馬耳他島上所發生的事情,讓我們看見要小心的屬靈陷阱,包括三方面:小心屬靈的膚淺、小心屬靈的驕傲,以及小心屬靈的軟弱。
一、小心屬靈的膚淺
膚淺的人看表象(人的想法);有深度的人看異象(神的啟示)!
「那時,保羅拾起一捆柴,放在火上,有一條毒蛇,因為熱了出來,咬住他的手。土人看見那毒蛇懸在他手上,就彼此說:『這人必是個兇手,雖然從海裡救上來,天理還不容他活著。』」(使徒行傳28:3-4)對土人來說,保羅之所以是天理不容的惡徒,是因他本就是一個囚犯,後遇到船難也本該死。現在即使獲救了卻被毒蛇咬,更顯出他是一個死徒──該死的匪徒。但我們都知道︰保羅是耶穌基督的使徒,不是死徒;然而土人並不懂,因為他們不認識上帝、不認識耶穌基督,更不認識保羅,所以他們可以說跟所謂的「屬靈」沾不上邊,他們對保羅的評斷完全只能靠表象。土人憑眼所見,看到保羅被囚、遇到天災、船難、意外、毒蛇,就得出一個結論:保羅是該死的、是天理難容的──這是膚淺的屬靈。
多少時候,一般人跟那些土人沒什麼區別。人們往往憑表象,就先入為主地下結論,憑自己的想像和理解給予評論,結果卻常常與事實背離。我們都知道,保羅是整船人得救的關鍵──因為神與他同在;儘管從表象來看,保羅是全船最倒楣的一個。保羅沒有罪卻被誣陷,不該啟程卻被迫踏上危險的旅程,即使落難到馬耳他島,大家都沒事,就他被蛇咬,但這一切表象的背後卻蘊藏著神偉大、永恆的旨意──讓保羅被保護(原本猶太人想殺他)、讓保羅被恩待(去羅馬的行程受到政府恩待)、讓保羅被尊敬(無論是馬耳他的土人或全船的人最後都尊敬保羅)。
今天我們看保羅這段歷程,看到的不再只是表象,乃是看到神的異象、啟示,知道神的手在保羅身上、知道神的作為和旨意,在保羅的所有行程中都有神的帶領和安排。但千萬不要只是在保羅的事件才看到異象,當我們看自己的生命、生活、環境並身邊的人、事、物時,也要求神讓我們看見祂的啟示、祂所賜的異象。務要向神禱告︰給我們屬靈的眼光,不是膚淺的,而是有深度的。我們眼前看到的是什麼?是缺乏嗎?是困苦嗎?是爭戰嗎?是疾病或死亡嗎?求主給我們屬靈的深度,能看見、明瞭祂永恆美好的旨意,如同保羅說:「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羅馬書8:35,38-39)前者是人所看見的表象,後者才是神要我們看見的異象──祂的啟示。
聖經中還有許多這樣膚淺看表象以致錯誤的例子:當年約伯遇到苦難時,一共來了四個朋友想要安慰約伯,沒想到前三個朋友以利法、比勒達、瑣法,他們的安慰變成對約伯的二度、三度,甚至是四度的傷害,因為他們掉進了看表象的陷阱,認為約伯如此下場,一定是犯滔天大罪(直到耶穌時代,猶太人仍陷在同樣的陷阱裡:病=犯罪。)但約伯真正的問題不是表象所看到的,他在神眼中是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的人,而約伯所遭遇的一切,從神的異象而言,是一場逆轉勝的屬靈挑戰,是上帝手中的一張王牌,打得魔鬼撒但啞口無言,可以說是完勝撒但。
所以務要小心屬靈的膚淺。我們看到許多人受苦、缺乏、疾病、患難、爭戰的時候,不要用膚淺的眼光妄下斷語、胡亂批評、貼標籤,總要求主打開我們屬靈的眼睛,看見上帝的異象,就是祂永恆的旨意,才能使我們成為一個真正有屬靈深度的門徒。
二、小心屬靈的驕傲
「驕傲來,羞恥也來;謙遜人卻有智慧。」(箴言11:2);「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雅各書4:6b)
「保羅竟把那毒蛇甩在火裡,並沒有受傷。土人想他必要腫起來,或是忽然仆倒死了;看了多時,見他無害,就轉念,說:『他是個神。』」(使徒行傳28:5-6)土人因為看見保羅本是該死的,卻沒有死,就奉保羅為神。但保羅卻拒絕這樣的尊榮,保羅當下要面對的挑戰是,或沉浸在得勝的滿足中真自以為神;或謙卑地降伏、知道只有一位神,就是耶穌基督!
人往往會在被否定的過程中想證明自己、肯定自己,甚至會高舉自己過於神,而忽略了自己不過是一個普通且會軟弱的人,於是落到撒但屬靈驕傲的陷阱裡(特別是如果能像保羅一樣行神蹟,當下更容易掉進驕傲的陷阱裡)。歷史上因著屬靈驕傲而中箭落馬的人比比皆是,舊約中的掃羅王曾經是多麼謙卑的年輕人,不過作王沒多久就驕傲起來,以致僭越了祭司的職分;所羅門王年幼登基時也是謙卑的,他向神尋求智慧治理國家,但隨著年歲漸增,驕傲也越大,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把國家帶到了敗亡的路上;南國猶大王西希家也是一樣,謙卑時進行國家社會改革,但當神多賜給他十五年生命後,便狂傲至極,加速了南國滅亡的多舛之路。當然,除了神的選民,外邦人因驕傲跌落神壇的,更是不在少數,埃及法老王以神自居、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自以為打遍天下無敵手、新約時代以神自居的希律王……,這些人都是神曾經容許他們坐在王位上,但他們卻以神自居,目中無神,都因為太成功了、太優秀了、太得意了,最後都走向衰敗、死亡,留下羞恥的人生結局。
保羅也有驕傲的本錢,他曾在自我辯護的時候述說自己的身分背景:「其實,我也可以靠肉體;若是別人想他可以靠肉體,我更可以靠著了。」(腓立比書3:4)又說:「既有好些人憑著血氣自誇,我也要自誇了。」(哥林多後書11:18)於是敘述自己所遭遇的各種患難,的確是保羅可以驕傲矜誇的經歷,但保羅卻做結論地說:「我若必須自誇,就誇那關乎我軟弱的事便了。」(哥林多後書11:30)在馬耳他島,保羅絕對可以因著他所顯出的神蹟及土人對他的膜拜,盛氣凌人地讓自己高於其他人一等,或要求更多的禮遇;但保羅卻寧願像耶穌一樣,把握機會做僕人的服事:「離那地方不遠,有田產是島長部百流的;他接納我們,盡情款待三日。當時,部百流的父親患熱病和痢疾躺著。保羅進去,為他禱告,按手在他身上,治好了他。從此,島上其餘的病人也來,得了醫治。」(使徒行傳28:7-9)
總要很小心,勿落入屬靈驕傲的陷阱裡。特別當我們有美好的見證、服事的果效、成功的光環、特別的恩典、受到人們的誇讚時,很容易會認為那就是我們個人(自己)的榮耀和成就,忘了若不是出於上帝的恩典與幫助,誰又能真的憑一己之力成就什麼?若不是上帝的恩典和保守,任何世上的光彩都可能只是曇花一現,成為過往雲煙。就如同前面所說的那些王,他們都曾經作王,然後呢?然後他們不再是王,甚至人們會說,他們是每況愈下,最後令人不勝唏噓的王。反觀保羅,他是真認識耶穌、真敬畏上帝、真有聖靈智慧的人,他深知唯有耶穌基督是獨一的真神,所以他說:「但誇口的,當指著主誇口。」(哥林多後書10:17)保羅保守自己不落入屬靈驕傲的陷阱中,所以神反而使他步步高升,在他這趟行程中亦是如此。百夫長從不信任保羅到信任他;囚犯看保羅也是從一個囚犯到成為一個恩人;土人看保羅是從一個死徒到看他以為是神;甚至島長部百流都尊敬保羅,唯獨不見保羅推崇自己,或沉浸在被奉為神的虛榮裡。不要忘了我們只不過是人,不是神;別忘記,起初撒但就是因為驕傲而淪為墮落的天使。不要落入撒但驕傲的陷阱,要以謙卑束腰、學習耶穌的樣式:「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馬太福音11:29)
三、小心屬靈的軟弱(怠惰)
軟弱的人──找理由(怠惰);剛強的人──找耶穌(殷勤)。
「離那地方不遠,有田產是島長部百流的;他接納我們,盡情款待三日。當時,部百流的父親患熱病和痢疾躺著。保羅進去,為他禱告,按手在他身上,治好了他。從此,島上其餘的病人也來,得了醫治。」(使徒行傳28:7-9)保羅不但沒有因為土人把他奉為神而沾沾自喜,或是因此沉浸在虛榮裡(屬靈的怠惰──變成軟弱),反而在島長部百流和眾人款待他們時,知道他父親生病,就去為他禱告。因著殷勤服事,神就更多與保羅同在,顯出更多的神蹟。從環境的現實條件來看,那三天是整趟行程中最輕鬆愉快且安逸的三天,保羅實在可以選擇軟弱(怠惰),因著他被囚、遇意外和船難,應該可以休息、喘口氣了,可以不需要再那麼拼命了吧!但,保羅不以此為怠惰的理由,卻把握每一個機會來服事神、服事人,抓住傳福音的機會,因著保羅的殷勤,在馬耳他島撒下的福音種子至今猶存。
許多時候,人們會給自己千百個軟弱(怠惰)的理由:因為人對我不好、因為環境不好(這裡不對,那裡不順),不是我不願意剛強,只不過是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所以既然上帝沒有要幫助我,不給我好的預期和環境,那我為何還要努力、剛強?回想一下,以色列百姓派了十二個探子去窺探迦南地,他們回來對迦南環境的回報卻有天壤之別,其中十個說:「我們不能進去,否則死定了!」但另二個說:「我們可以進去,因為贏定了!」那十個軟弱的人不僅在屬靈上是膚淺的,他們也為自己的軟弱找理由和藉口;但迦勒和約書亞卻不同,他們不僅有深度的屬靈眼光,更懂得倚靠神的大能大力作剛強的人。最後,屬靈軟弱的人繞了四十年,還是一無所有地倒斃在曠野;但屬靈剛強的人雖然也繞了四十年,但終究得著土地為業。
保羅深知屬靈軟弱的陷阱,知道軟弱的人只會找理由,且終將一無所有,所以保羅從不給軟弱藉口。當他知道提摩太面對壓力、挑戰、困難、軟弱的時候,他勉勵說:「因為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摩太後書1:7)當他知道以弗所教會面對屬靈爭戰軟弱的時候,他鼓勵說:「我還有末了的話:你們要靠著主,倚賴祂的大能大力作剛強的人。」(以弗所書6:10)保羅甚至在自己軟弱的時候也不會給自己理由或藉口,容許自己停留在軟弱中,所以他表述自己軟弱時說:「祂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哥林多後書12:9-10)換句話說,保羅認為任何人軟弱是無可厚非的現實,但只要能全心地信靠、倚靠耶穌基督,軟弱反而成為倚靠神、讓神可以彰顯祂能力的最好契機。因為人自以為剛強,就不會倚靠神,只有人自覺軟弱,才會真倚靠神。那些無法真正倚靠神的人,只不過拿軟弱來當不想做的藉口(怠惰);所以,若我們現在覺得軟弱無力、無助,那就來到主面前禱告、交託、倚靠祂,讓祂剛強的靈幫助我們,因為神的軟弱比我們的剛強還要剛強。
務要小心屬靈軟弱的陷阱,那是魔鬼的謊言:「你不行了!」我們覺得自己軟弱嗎?我們是找理由?還是找耶穌?總要記得保羅的提醒:「求祂按著祂豐盛的榮耀,藉著祂的靈,叫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以弗所書3:16)
結語
保羅在馬耳他島所發生的事情提醒我們要小心屬靈的陷阱,包括:小心屬靈的膚淺、小心屬靈的驕傲和小心屬靈的軟弱。盼望我們都能在基督耶穌裡,打開屬靈的眼光,讓屬靈的深度取代屬靈的膚淺;學習耶穌的樣式,讓屬靈的謙卑取代屬靈的驕傲;來到主的寶座前,讓屬靈的禱告取代屬靈的軟弱。
◎小組信息討論與延伸問題思想
1.你是否在很多事上也曾落入「看表象來下結論」的膚淺呢?求主打開我們屬靈的眼光,讓屬靈的深度取代屬靈的膚淺。(開始操練每一件事情以上帝屬靈的眼光去看、去思想、去回應。)
2.你是否察覺人很容易不自覺地就產生驕傲的心態,甚至言行呢?求主讓我們學習耶穌的樣式,讓屬靈的謙卑取代屬靈的驕傲。(特別記得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你可以如何操練謙卑呢?)
3.你是否曾以軟弱來作為生活怠惰的理由?試著來到主的寶座前,讓屬靈的禱告取代屬靈的軟弱。(怠惰的生活不能幫助我們重新得力,回到神面前敬拜和禱告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