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敬彥採訪報導】9月6日,開學第一週的週末,數百名來自桃園各級學校的基督徒學青,他們沒有尋求世界的宴樂,而是選擇來到在中壢宋屋國小舉辦的「I MISSION(愛使命) 青年開學特別聚會」。
這群年輕學青都穿上自己學校的制服,一起敬拜禱告,大聲宣告「只要耶穌」,學生們並在「愛使命」的旌旗上,簽上自己的姓名和學校,宣告「願意在這個學期和接下來的日子,為主得著校園、得地為業」。
學子宣告只要耶穌 尋求神同在
擔任聚會敬拜主領的龜山榮耀城教會主任牧師蘇慧賢,帶領眾人齊唱〈只要耶穌〉和〈當我抬頭仰望〉,蘇牧師鼓勵年輕人,「你身上的制服就是上帝的託付和呼召,當你們回到各自的校園,只要帶著渴慕神的同在的心和行動,就不再徬徨和悲傷,當你們抬頭仰望上帝的同在時,智慧和力量就澆灌下來」。
聚會總召、浸信會聯會青年部部長潘俊達牧師勉勵學青們:「要把最好的年日獻給神」,愈年輕的時候,來回應「為主贏得校園」的呼召愈好,無論現在是10歲、20歲還是30歲,只要願意對主說:「主啊,我在這裡,請差遣我」,並採取行動,既不嫌早,也不會太晚,只要願意為主所用,「都是最好的年紀」。
在青少契長大的孩子成牧師
潘牧師說,他在念國中的時候,每個六、日都浸泡在教會,從青少團契到主日崇拜,當時教會在建堂,他主日下午會跟牧師的兒子和一群青少年幫忙洗車,週一到週五,他們善盡學生的本分,好好地在學校「為耶穌讀書、活出美好的見證」,後來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國立交通大學,擔任籃球校隊隊長,也在交大校園傳福音,當年跟他一起在教會青少契長大的孩子,上帝也都很祝福他們的課業和生活,所以他要鼓勵下一代的年輕人「把你最好的年日獻給神」。
大溪懷恩教會青年領袖蘇雅各牧師,鼓勵校園中的年輕人「不以福音為恥,因為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蘇牧師鼓勵年輕人,這義是本於信,義人必因信得生,神召聚一群青年傳道人和各級校園的學青齊聚為贏得校園和下一代禱告,最重要的目的和行動就是「散會後要去傳福音」,這福音是上帝的大能、救人的好消息,不但自己不以福音為恥,還要讓更多未聽聞過福音的校園年輕人,都要同得福音的好處。
校園就是水深之處福音禾場
南崁基督之家青年領袖寇乃迪傳道宣告,當校園裡的基督徒學青要踏入校園和這個世界,其實就像是耶穌呼召彼得,要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漁,豐豐富富地為主得人如得魚,每個校園的基督徒學青的心志和行動都很重要,因為每個校園都是禾場、每個學青都是受裝備、受差的校園宣教士,寇傳道帶領與會者同聲宣告「主啊,我要,我要為你在我所在的校園得人如得魚,這是我們的禱告」。
禾田豐收教會主任牧師楊耀榮勉勵校園裡的年輕人「目光要定焦在耶穌的身上」,不管世界的環境怎麼變動,都要堅定信靠耶穌,校園裡的年輕人,要舉起雙手、揚起聲音來頌揚主名、傳福音,楊耀榮牧師也領唱『興起10萬青年拿細耳人」主題詩歌〈只要耶穌〉,宣告為耶穌贏得校園和年輕的世代。
校園傳福音先關係後事工
平鎮浸信會執行牧師黃祈翰在信息短講時,鼓勵各校園的年輕人要跟同學傳福音時,不是硬梆梆地講道理,而是「先關係後事工」,像桃青盟的青年傳道人,晚上10點後會一起相約去吃滷味,他們的兒女因為年紀相仿,彼此也經常團契,他鼓勵每個年輕人都要委身在自己的教會,並且和牧師一起建立教會、贏得校園,「打破懼怕,得地為業」。
黃祈翰牧師說,他在教會的服事進入第三個七年,從最初的建造教會,到進入社會去開拓神的國度,傳福音給未得之民做主的門徒,他還記得2017年的時候,101教會的執行牧師李協聰用約書亞記一章勉勵他,每個世代都要領受他那個世代所領受的「有使命的任務」,無論是摩西還是約書亞的世代,都當如此。
黃祈翰牧師勉勵年輕學子,打破懼怕,得地為業,「上帝透過聖經裡祂的話,把愛心、信心和勇氣澆灌給你,可以靠主應許、更有信心去面對每個挑戰,剛強壯膽、永不妥協,活出愛使命的呼召」。
大會總召潘俊達牧師祝福每間校園的年輕人,「你要起來,你要剛強壯膽,為你的校園、家庭和禱告,你會看見突破,當大家都不看好的時候。奉主的名勇敢進到水深之處的人,就能看見機會、得到為業」,眾人並齊唱〈只要耶穌〉,宣告基督是校園和全地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