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4 影響力聯盟

在生活中建立2-1-1-6理財法 黃凱順:當個智慧管家 經濟風暴中靠神坦然面度

檢舉
IMPACT x Malaysia 馬來西亞IAA 追蹤
micheile-henderson@unsplash
在全球經濟不斷動盪的當下,從新冠疫情、通貨膨脹、到關稅變動,每一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被捲入金錢風暴。作為基督徒,該如何應對這些挑戰?又如何管理金錢和財富?

【記者布詠茹採訪報導】主耶穌說:「你的財寶在哪裡,心也在那裡。」(馬太福音六章二十一節)那麼,基督徒可以談錢嗎?事實上,令人驚訝的是,聖經中談到金錢、財富、財產、管理、貪婪、給予等話題的經文,竟然超過二千節。根據學者統計,耶穌在四福音書中所講約三十八個比喻中,有十六個與金錢或財物相關,甚至比提及天堂與地獄的比喻還多。可見,神極其重視我們對金錢與資源的使用與態度。

認識信仰中的財富觀
MonQ 財商學院創辦人黃凱順老師從「管家身分」的角度,分享了如何在動盪中依然穩健地管理神所託付的資源。

在物質主導的社會裡,「財務自由」已成為頻繁出現的流行詞。黃凱順指出,許多專家將財務自由定義為:「擁有足夠的金錢,可以任意消費,不再為生活所憂。」在這樣的觀點中,財務自由被視為財富的體現,彷彿財富就是: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然而,黃凱順認為,這並不是真正的財富本質。他強調,真正的自由是無論環境如何變化,都能維持生命原有的節奏與狀態。這種自由,不是生意順利時隨意揮霍、遇到關稅戰便焦慮失控;而是在環境劇變之下,仍能保持內心的穩定與自持。

黃凱順指出,要活出這樣的自由,必須遵行聖經的原則。作為神的管家,基督徒的生命並不是用高消費來滿足欲望,聖經反而警戒人不要被世界的價值觀所迷惑。他提到,現今社會常以消費水準來定義財務成功,彷彿消費越多,就越能證明上帝的供應豐富;然而,這其實是一種誤導。

MonQ 財商學院創辦人黃凱順老師

聖經教導「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參提摩太前書六章八節),若失去知足,便會在動盪中喪失真正的自由。他進一步指出,要活出真正的自由,必須認清自己的身分。我們是神的管家,不是財富的主人。作為管家,人的責任不是無限制地擴張欲望,而是忠心管理神所賜的資源,活出簡樸、感恩與有預備的生活。

黃凱順提醒,如果以「買得起就買」為消費標準,便會把自己推向財務風險。一旦遭遇突發事件,如失業或市場崩跌,就極易陷入焦慮與困境。因此,基督徒回歸聖經的教導,以知足之心活出管家身分,才是通向真正財務自由的道路。

智慧理財:用信仰先分配再消費
《箴言》多次提醒我們效法螞蟻未雨綢繆(參箴言六章六至八節),表明合理儲蓄與計劃是智慧的體現。黃凱順分享道:「好管家懂得在豐年積蓄,為荒年預備。」他強調,真正屬神的基督徒,收入到手後的首要步驟應是十一奉獻。若不先將金錢奉獻給神,財務就仍受制於世界體系,無法蒙神國度的管理與祝福。

奉獻之後,才是智慧分配。黃凱順提出了著名的「2-1-1-6 理財原則」:20% 用於長期的經濟獨立投資,為退休後的生活預備,避免臨老才倉促應對。10% 預留子女教育基金(為所有子女合計)。教育的本質在於品格、態度與生活習慣的培養,而非高額開支。在當今社會,許多人錯誤地將高昂的花費與優質教育等同起來。實際上,真正有價值的教育,並不依賴於金錢,而是源於日常生活中的潛移默化,都不需花錢。

2116分配图

他分享自己孩子的成長經歷:從小學到大學,一路就讀於本地公立學校,既沒有補習,也未曾出國留學,卻依然健康成長,順利就業。印證了教育的本質在於日常塑造,而非昂貴學費。

另外,10% 用於保險保障。他提醒,保險是為了保障風險,而非投資獲利;正確理解保險功能,僅用 10% 收入已綽綽有餘。60% 剩餘收入則用於日常消費,避免超支、債務累積,養成健康消費的習慣。

此外,除了日常分配,提前為突發事件做好準備,也同樣重要。他特別提醒,在正式執行「2-1-1-6 原則」之前,每個家庭還應預備好三到六個月的後備現金,以應對突發狀況如失業、疫情等。

黃凱順說:「智慧的金錢管家,是先分配,再消費;災難不可怕,預備充足的人能在風暴中站立得穩,甚至化危機為祝福。」

理性投資:用信仰抵擋投機誘惑
在談到積蓄的管理時,黃凱順提醒,面對投資選擇,同樣需要理性與智慧,而非隨波逐流。他指出,投資前首先要厘清自己的認知與目的。若只是為了「低買高賣」,追逐市場波動,以世俗眼光投機炒作,不僅違背了基督徒的身分,也容易使生活陷入焦慮與不安。

許多人幻想能精準掌握市場時機,但這種投機心態的本質,是將風險轉嫁給他人。今天贏了別人,明天也可能成為被困者。真正符合聖經原則的投資,應是「親手做正經事」,通過創造實際價值來獲得回報,而不是依賴價格波動謀利。

黃凱順分享了自己的實踐方式:他傾向於投資盈利穩定、持續發放股息的優質企業,並長期持有。只要公司基本面穩健,他不會因短期漲跌而輕易買賣,只有當企業不再具備盈利能力時,才會考慮退出。

基於這樣的信念,他創辦的 MonQ 學院提出了「以人為本、目標導向」的投資理念,強調投資不僅是財富管理工具,更是實現心靈、關係、觀念與物質全面富足的途徑。

投資的核心,不應只是追逐利潤,而是解決自己的需要,同時帶來正面的社會影響。當投資者以經營者的眼光參與企業發展,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自己所支援的產品時,往往也能收穫一種成就感與心靈的滿足。

此外,投資專案應當能夠安心地向神禱告求祝福,若項目本身違背道德(如賭博業),即便回報高也應拒絕。投資過程中,務必保持心靈富足、與他人的關係和諧、與神的關係親密,努力通過創造真實價值來獲益,而非以他人的損失為己利。因此,真正的投資,不只是增值財富,更是經營神所賜給我們的生命使命。

最後,黃凱順勉勵,無論是投資、工作、還是日常生活,各個領域都應當融入聖經原則,實現信仰生活化、生活信仰化。信仰不應只局限在教會裡,而要在每一天的生活中真實活出。唯有如此,人生才能真正自由穩固,即便身處風暴,也能屹立不倒。

面對未來不可預測的經濟環境,願我們都能靠著神所賜的智慧與勇氣,穩健前行,在風浪中成為明光照耀的忠心管家。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