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3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婚前輔導專業化 結合心理學與聖經 陪伴新人直面婚姻挑戰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記者李容珍/採訪報導】台灣離婚率不斷創下新高,婚前輔導如何協助基督徒夫妻建立穩固的婚姻根基?在現代價值多元、挑戰重重的時代,它是否能回應青年的需要,成為守護婚姻的關鍵?

迦拿婚姻家庭成長協會秘書長劉家富牧師表示,結婚是夫妻價值觀彼此碰撞的很好機會,藉由每天接觸到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凸顯彼此的婚姻觀、信仰觀、價值觀。如果雙方能夠接受婚前輔導,兩個人遇到觀念差異時,願意好好的交談,彼此了解、找到共同點,或可以接受的限度,兩人則可以更有信心地倚靠著神繼續走下去,若雙方不願意溝通、共同解決問題,甚至摩擦愈來愈多,就很難走下去。

未婚男女一方非基督徒的作法

雖然婚前輔導很重要,他在輔導過程中,經常遇見情侶一方是基督徒、一方不是,情侶在教會承受壓力,找不到輔導資源,最後就找上他們。他通常會問:怎麼會來找我們?基督徒的一方就說,教會牧者希望另一方可以穩定聚會,或是先受洗,反而讓另一方產生一些防衛心態。他遇到這類情形,都會先同理對方,先經歷神再相信,認同教會其實是對他們保護,過程中需要更多溝通。

他也遇到一位男性是第二代基督徒,女友是非基督徒,主動要求婚前輔導。輔導過程中他就會幫助他們分享個人的心情、感受,協助雙方知道如何溝通解決。

沒有婚輔如走鋼索 步步為營

劉家富牧師表示,少了婚前輔導,男女關係就像走在鋼索上,需要步步為營,一步步的探究,不確定對方究竟在想什麼?少了溝通討論的過程,就會有許多不確定感。特別是基督徒,需要明確肯定的承諾與關係。

他坦言,現代人因生活壓力、原生家庭影響、社會價值觀改變、對婚姻制度的不信任等眾多因素影響,不婚不生好像成為主流。他說,年輕人還是會想要談戀愛,但就是不願意給承諾,不願意投入傳統的角色框架裡,因為有太多責任與壓力。

劉家富牧師帶領婚輔課程。(圖/受訪者提供)

劉牧師表示,現代的未婚男女,包括基督徒,都覺得不需要依附傳統價值觀而活,不用男主外女主內,也不用男尊女卑,女性也可以全心投入職場,男性也可以變成家庭主夫;但一旦論及婚嫁,面臨要結婚的時候,常常又停留在過去傳統觀念,期待男性要負擔大部分的經濟、女性要成為賢內助;也可能因此,很多人覺得太困難了,以致於選擇不結婚。

他說,教會普遍強調婚姻的價值與家庭的重要性,若教會有資源可以導入這一領域,讓「婚前輔導專業化」,由專業的輔導者(若同時具備神學與輔導專長的牧者更好)帶領雙方作更深入的探討,除有心理學、諮商輔導,又能巧妙結合聖經真理的運用,就不會太偏向人文主義或太過教條導向。

婚前輔導專業化 結合聖經和專業

不過傳統的婚前輔導大多是上課,有些教會開設「團體班」,有些教會是「未婚男女+牧者」的組合。他認識有些牧者的作法,以查考聖經為主,然後帶領新人交流分享;有些教會還會找結婚後的夫妻現身說法或擔任陪跑教練,這樣的作法也很好,如果雙方都是穩定聚會的基督徒,問題不大!但若是遇到信仰不同,或是兩人居住在不同地區(美國、台灣),或兩人身分特殊(牧師傳道)就不太適合接受一般上課形式的婚前輔導。

探討婚姻可能面對各種議題

劉家富牧師表示,協會的婚前輔導比較像是婚前協談,由牧者帶著未婚男女交談、討論各種婚後可能遇到的議題,像是婚姻藍圖(未來生活的各種面向)、財務議題(未來婚後每一個月要花掉多少錢?我們的收入減去支出剩下多少?要如何運用?),還會帶領他們進行溝通訓練,好好的練習表達情緒感受、說出自己的需要,然後找到共識,一起來面對問題。

他表示,如果輔導者本身是牧者,除了具備心理輔導技巧,若能同時導入信仰的力量,效果會更好。例如,有些教會設立輔協部,由受過聖經和心理輔導專業訓練的老師們投入事工,不僅在教會內推動婚前輔導,也經常延伸到社區服務,運作相當完善。他指出,輔導和牧養雖然屬於不同的系統、概念和方向,但如果牧者願意接受一些輔導裝備,將如虎添翼。同樣地,若輔導們能善用聖經真理,也能成為輔導過程中極具力量的資源。

婚前輔導最基礎的心理學技巧是「協談技巧」。劉家富牧師指出,輔導者應透過提問來了解雙方的問題與心裡需求,而不是由輔導員一味講述。理想的情況是讓個案比輔導者說得更多,在表達的過程中整理出自己的想法與答案,這樣的互動,才能讓輔導更深入,也更具效果。

劉牧師認為,使用心理學技巧的還有很多,若用在婚前輔導,不可或缺的是「了解兩人關係的動力」。通常他們互相吸引,一定是彼此身上具備某些異質性,譬如說男生很體貼、很積極、女生很體貼、很美麗,當然同質性也是吸引力的一個層面;例如雙方都有相似的價值觀、都曾經有國外留學經驗。曾有專家說:兩個人的相似度若達30%,雙方就有「似曾相識」、「相見恨晚」的感覺,覺得「我們好合喔!」豈不知兩人還有60%以上的差異。

溝通了解對方需要和期待

此外,輔導也需要了解,男生需要什麼?女生需要什麼?進入關係之後,他們希望獲得什麼?未來想要達成什麼樣的期待?如果能在婚前就能帶領雙方深入溝通,關係會比較和諧。

他也提到,如果輔導能夠涉獵一些家族治療的概念,也有助於輔導工作,透過了解個案原生家庭的排行、手足、父母的社經地位、成長背景,去了解他在親密關係中可能會有的表現?認識彼此的依附關係型態如何,或是引導他們去看見對方內在的小小孩,都能幫助兩人在未來互相協助、互相幫補與互相照顧。

此外,劉牧師也期待有督導制度,可以讓輔導者帶著自己的案例來跟老師、同學一起研討。教會界的牧者、輔導都很需要專業師資的資源,若是有機構或單位可以統籌或提供類似的資源會更好。

相關新聞:從浪漫到盟約 婚前輔導解碼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