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4 基督教論壇報 / 社論言論

【社論】動盪的時代,不變的信仰—現代人的身心靈平衡之道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本報主筆】現今的世代,災難與區域戰爭頻傳,我們歷經了SARS風暴、COVID-19疫情,以及持續數年仍未落幕的烏俄戰爭,加上不時爆發的中東衝突。隨著世界人口增加,環境變化日益加劇,不禁教人聯想,啟示錄預言的末世大災難,是否離我們愈來愈近了。

現代社會壓力不減反增
科技的日新月異,固然帶給人們十足的便利,卻也衝擊著傳統價值觀。現代人或許多了生活的便利,卻增加了複雜程度。有了更多彩的生活,卻增添了選擇的壓力。

因此可以說,用前幾代人的生活哲學,來面對充斥現代科技的生活,想必是力不從心。更不用說,傳統價值觀受挑戰之時,家庭價值面臨解構的風險,人們心靈的支持力卻更薄弱了。現代人的生活壓力不減反增,在都市化的社會裏,人們的物理距離常常很近,心靈的距離卻更遙遠了。然而,人類對身心靈平靜的要求卻沒有改變,反更迫切。

風雨中仍能找到心靈平靜
真正的「風雨中的寧靜」,並非風平浪靜的湖面,而是風雨交加中,仍能安穩哺育下一代的鳥巢。從聖經中的事例來看也是如此,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居無定所,身心煎熬,但是相信他內心深處的平靜,是遠勝過埃及王宮裡的不安;十二個探子中的迦勒,不因沒有如同約書亞成為接棒人而退縮,反倒挑戰最難攻取的希伯崙山區,成就他的人生命定;大衛王因為不肯加害上帝的受膏者,而被掃羅王追殺之時所寫的詩篇,卻成為後人苦難時的心靈共鳴。

相反的,得勝之後的大衛王,閒居王宮時與拔示巴所犯的錯誤,竟意外埋下了家國動亂的禍根;靈命沈睡的祭司以利,疏於家庭教育與傳承,以至於喪失祭司家族原有的榮耀與福分;啟示錄也載明,位處商業中心的老底嘉教會,物質上或許十分富足,卻被主耶穌當作是羞恥的,並且嚴重警告。

如同傳道書所說,人生的經歷,每個人都不同,也沒有人能完全參透(傳道書三章9-10節),真正身心靈的平穩,來自親自跟主連結,以致「拆毀、哀慟、撕裂、爭戰」之時,仍能在信仰中找到真實的盼望;反之,在「建造、跳舞、縫補、和好」之時,更能真正的歸榮耀給上帝。

主耶穌就是最佳榜樣
主耶穌自己就是身心靈平衡健康的最佳榜樣,他在出來傳道之前,歷經並成全了三十年,同時身為人子的本分。出來傳道之後,不論是經歷撒但試探的陰沉、神蹟成功的高峰、眾人簇擁為王的熱絡、門徒爭競鬥爭的吵雜,以至於在上十架前的迫切與悲痛,我們的主都一一度過了,乃成為教會的房角石。最大的外邦使徒保羅也這麼勉勵我們:「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哥林多前書十一章1節)

相較於使徒時代的教會,現在的基督徒更接近末世了。我們不一定會遇到如同羅馬帝國,對於萌芽發展的教會之迫害,但相信在不遠的未來,新的考驗將會接踵而至,直到主再來的日子。同時身為「完全的人」與「完全的神」的主耶穌基督,可以成為我們效法的榜樣。在約翰福音十六、十七章在受難前對門徒的教導、對天父的禱告裡,主耶穌展現出他為人處事的優先次序:首先是榮耀天父,第二是完成使命,再來是建立門徒,並關懷後世信徒的需要。或者,可以用「榮神益人」來總結信徒在世的命定。

另外,閱讀四福音書,可以發現主耶穌好幾次「清晨到曠野禱告」,記載在加利利事奉初期(馬可福音一章35節)、揀選十二使徒前整夜禱告(路加福音六章12-13節)。而主耶穌也數次「暫時離開人群」,為了禱告(路加福音五章15-16節)、脫離輿論的試探(馬太福音十四章23節)、分別教導門徒(路加福音九章18節)、受難前夕(路加福音二十二章41節)。忙碌的現代人不一定有時間規律的禱告靈修,卻也不要忘記瑣碎時間的運用,哪怕只是三、五分鐘的片段,將聖經的話藏在心裡,也能發揮日積月累的力量。

總之,真正身心靈的平衡,不在於追求生活表面的風平浪靜,那是不切實際的;也不該追求人群熱衷的事,而忘記追尋上帝的心意。當優先次序對的時候,瑣碎的時間都可以有意義的運用。即使歷經工作、生活、家庭中的不順遂,只需再一次回到主面前心意更新,用聖經的話重設心態,每一天都可以重新出發。忙碌的時候,學習靠主得勝;安靜的日子,更多的在信仰裡扎根。同時不要忘記,每一個時代,都有許多一起奔跑天路的「本仁約翰」。基督徒姊妹、弟兄們,你並不孤單!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