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4 基督教論壇報 / 見證宣教

經歷生命的風雨, 唯有靠著信仰饒恕──王春花的故事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王春花(右圖)最深的體驗就是:「若沒有神的幫助,我無法走過人生的苦難。若沒有神的帶領,我的人生只是渾渾噩噩、荒蕪孤寂、毫無目標。」(照片為受訪者提供)

◎胡慧馨

聖經不僅記載神對人的賜福,也敘述人承受的苦難。兩年前失去愛子的王春花,歷經錐心之痛後,更能體會上帝的恩典夠她用。能在患難中重新得力,不是得自對風暴的掌控,而是來自對神的仰望。

年近60歲的王春花,回想人生最快樂的日子,莫過於在花蓮芝苑教會(姬望紀念教會)和母親聚會的童年時光。「那時家裡只有我和母親信主,父親雖沒有受洗,卻會帶我們去教會,然後在外面等我們聚會結束。」

天真女孩婚後體驗人生磨難
那時,王春花是個無憂無慮的天真女孩,活在父母兄姊的庇護裡。即使生為家中七個孩子的老六,從小學六年級就要趁暑假到台北打工,然而她對工廠單調的工作,到台北半工半讀完成高中學業的生活依然甘之如飴。唯一可惜的是,從鄉下到台北的忙碌,讓她漸漸離開教會。直到25歲結婚,才開始因先生漸漸暴露的惡習,體會生活的不易與人間的磨難。

前夫是小學同學,透過學長牽線曾經一起出遊,後來兩人都在台北工作,同鄉情誼讓他們自然的走在一起。但是年輕懵懂的她,對先生的背景、人品、個性卻一無所知。論及婚嫁時,疼愛她的父母,全權尊重她的決定,至於對前夫印象極差的大哥,因爲顧忌擔心惹怒春花,只有點到為止。

丈夫外遇結束坎坷婚姻
外表安靜、靦腆的春花檢視這段坎坷的婚姻,認為早年的任性和脾氣,才令家人不敢明言反對,也讓思緒單純的她只看到前夫工作能力強的一面,忽略他沈迷賭博和對家毫無責任感的性格缺陷。「他學什麼技術都又快又好,卻沒有定性,容易虎頭蛇尾;只要別人說什麼行業好賺就心猿意馬,容易受人影響。」

婚後,兩人三觀不同,時有齟齬,但為了成就先生的事業,最後王春花總是選擇妥協、全力配合。

最初,從事汽車修理的前夫在友人慫恿下轉成做汽車改裝,不料客戶到賽場途中發生車禍,為了賠償只得賣掉基業,另起爐灶。然而重回修車業的前夫,即使「工作很賣命,收入也不錯,卻從沒把錢帶回家」、「做很多決定,也從來不跟我商量」。

最令她寒心的是懷孕時,忙於賭博的前夫竟把店交給年輕的員工打理。整天見不到人影的春花只好靠賣檳榔維生。生下小孩後,前夫也不聞不問,全由母親和夫家的大嫂張羅照顧。甚至為了賭債,前夫還欺騙春花的父親抵押房產。

婚後不斷靠借貸替丈夫收拾爛攤子的春花,35歲再度懷孕時,顧慮前夫的個性與餐廳繁重的工作,曾有墮胎的念頭。結果和先生、女兒到診所進行人工流產時,洽逢醫生不在而作罷,只得到馬偕醫院做產檢,並在醫生的勸導下,決定把孩子留下來,沒想到過沒多久,丈夫竟然外遇。

「婚前我曾告訴前夫說,雖然不會管他在外的行為,但只要外遇、另有女人,就一定離婚。」由於前夫的行徑已超過容忍的底綫,儘管身懷六甲,春花仍然堅持離婚。那時,她並非不知作為單親母親的舉步維艱。尤其女兒已經小學,離婚多少會影響她的心理。但另一方面她也為了不用隨時應付前夫的債務感到釋然。

因信仰願意饒恕前夫
談到重新回到教會的過程,王春花認為這是上帝對她不離不棄的恩典。最早是大女兒讀幼稚園時,神召會原住民牧師開始探訪、幫助她。後來搬家換過幾間教會,直到十年前,前夫要求復合,為了就近經營的修車店,才到現在的教會。想不到,沒多久前夫又故態復萌,另結新歡,兩人自此分道揚鑣。

離婚後,父母從沒責怪,春花卻非常自責,尤其在她經濟青黃不接時,還得仰賴母親幫她照顧孩子,塞錢幫她度過難關。最感恩的是,很少向人提起難處的春花,每逢情緒低谷,財務遇到瓶頸時,總有天使送來及時的幫助,如離婚時主動降租金的房東、不斷探訪關心的牧師,與她信仰堅定的母親……這些愛與幫助,逐漸建立她以禱告倚靠神的信心。

因為信仰,她開始反省過去與前夫的關係,願意饒恕前夫帶來的傷害。心態的轉變,也讓她為兒子做了一件至今甚感欣慰的事。三年前,深知渴望父愛的兒子很想與前夫互動,便趁著回花蓮探親時,讓兒子與前夫相處。看到兒子非常開心,她也反省身為母親和妻子角色上的不足。「我覺得作妻子時,太放縱丈夫,讓他為所欲為,沒有盡到規勸丈夫的責任。」

兒子意外早逝留下遺憾
至於對從小有過動症的兒子,她同樣覺得歉疚。「兒子過動,並非他的錯。但是年輕時,不太了解他的特殊情況,加上生活壓力大,以至只要有家長、老師告狀,就會嚴厲打罵兒子。」最讓她不捨的是,貼心孝順的兒子,每次被打後,還是會主動靠近她,向她撒嬌賠罪,毫無怨懟。

最讓春花心痛的是,高中輟學的兒子誤交損友觸法,因深受打擊開始罹患思覺失調症。自此全然承擔照顧責任的春花,為了避免兒子惹事,除了定期陪他就診,上班時都儘量帶兒子同行。沒想到在一次上班途中,載著兒子的摩托車被後方超速的沙石車追撞,自此母子天人永隔。由於當時自己腦部出血,腿部骨折,春花在整個醫療過程中幾乎在無意識下進行。直到兒子喪禮撿骨時,才感到失去愛子的痛徹心扉。

兩年來,在會友與親人的關懷中,王春花逐漸走出哀傷。現在的她仍會想念兒子,捨不得他才22歲就離開人間,想他喜歡吃的東西,也希望無論再苦都寧願兒子守在旁邊。但另一方面也知道,「每個人的生命都在上帝的手中,任何事的發生都有神的帶領。既然是神的旨意,相信兒子在天父身邊會比在我身邊好……。」

偶爾,她也會自責。覺得自己沒給孩子完整的家、安定的環境,加上孩子過動惹禍時常常打罵他,平時工作也很少陪伴他,「如果還有重來的機會,我一定要花時間好好陪伴孩子、幫助他。」

王春花因為信仰重新找到生命的光。(受訪者提供)

求主賜下更多服事機會
像每個人ㄧ樣,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春花也會擔憂,但是以賽亞書四十一章10節說:「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神。 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 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這段經文常給她生活的力量,提醒她在日常生活及餐廳工作時,要活出基督徒的樣式。

現在,春花的目標是求神給她更多服事主的機會,正如母親生前服事教會一樣。在她心目中,母親慈祥、善良、包容的美德,是她最好的榜樣,也給她繼續往前走的力量。最讓她感謝神的是,因著聖靈的感動,使她在母親病逝前,有機會達成母親想要從安養院搬回家裡的心願。

目前在教會,春花仍以協助煮愛宴、插花來服事主,未來希望能夠向人傳福音。考量自己不擅表達,她求神賜她開口的智慧;為了裝備自己,便和一些姊妹定期研讀聖經,學習正確的真理與教導。

經歷生命的風風雨雨,她很清楚唯有靠著信仰,才能遵循聖經上:「……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的教導,全然饒恕前夫帶來的傷害。也因為走過一次次的困境,她深刻體會「神的恩典夠我們用,神的大能在人的軟弱中得以完全。」

回首前塵,曾在困頓徘徊的她,因著信仰,重新找到生命的光。王春花最深的體驗就是:「若沒有神的幫助,我無法走過人生的苦難。若沒有神的帶領,我的人生只是渾渾噩噩、荒蕪孤寂、毫無目標。」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